成化十四年 作者:梦溪石

    分卷阅读140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后对方又勾结了瓦剌人,企图趁着大明群龙无首之际一举攻下北京,并吞大明半壁江山。

    在那之后,又经历了不少世事波折。

    总而言之,时局一旦平稳,没有可趁之机,白莲教就好像从人间彻底消失一样,无迹可寻,一旦稍有风波,他们又会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搅风搅雨。

    朝廷对此非常头疼,只是各派势力互相倾轧,常年以来勾心斗角尚且不及,皇帝自己又无心政事,任用奸佞庸才在朝廷里混日子,哪里分得出精力来对付这种组织庞大严密的邪教?

    直到妖道李子龙事发,皇帝震惊兼且震怒,锦衣卫和东西厂这才合力出动,加大打击力度,四处搜捕白莲教妖徒,不过敌明我暗,纵使锦衣卫和东西厂手段狠辣,但整个国家这么大,那些妖人随便往百姓中间那么一藏,就很难揪出来。

    像这一次,要不是唐泛亲耳听见九娘子承认,也不会想到这个买通了万贵妃的弟弟万通,俨如京城地头蛇一般的南城帮,竟然还跟白莲教有勾结。

    一直以来,南城帮便是白莲教一手扶植起来的,他们干的勾当与京城其它黑道势力没什么区别,所得利润需要大半上缴总教。

    但邓秀才是个有野心的人,久而久之,他就感到不满,心想凭什么苦活累活都是我在干,好处却全由你们得了?他便处心积虑想要借着攀上万通,靠向朝廷,与白莲教划开界限。

    他一面还没有完全跟白莲教撕破脸面,该交的钱照样上交,只是借口生意不利,逐年减少,另外一边他就跟万通打好关系,甚至将写意楼的生意利润分给万通一半,左右逢源,好不痛快。

    但总教那边得到的钱少了,自然会派人下来查,所以九娘子就来了,没想到这时候正好邓秀才的手下不长眼,绑了两个不应该绑的人,事情闹大了,连万通也保不住他,邓秀才不得不带着人跑到荒村暂避风头。

    结果因为九娘子与邓秀才不和已久,又正好来了个唐泛,她就利用唐泛来跟邓秀才斗法,最后反倒把自己性命给斗了进去。

    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

    但唐泛他们想知道的自然不止这些。

    他们更想知道白莲教的情况,包括所谓的总教在哪里,教徒到底有多少,分布在哪里,他们最近在筹划什么阴谋等等。

    可惜这些内情,邓秀才全部不知道。

    他虽然掌握着整个南城帮,但说白了还是白莲教的外围份子,没有资格参与教中的重大事务。

    在西厂的手段之下,任邓秀才是铜皮铁骨,也只有乖乖招供的份,他说自己只知道白莲教有一位大龙头,也就是教主,十分神秘莫测,别说邓秀才,连九娘子这样从总教派下来的人,也没见过教主的真面目,除了总坛之外,白莲教的势力遍布全国,也就是在各地设立分坛。

    北京这边由于是皇城所在,又有锦衣卫和东西厂坐镇,白莲教也不敢太过张扬,所以没有在京城设立分坛,只是扶植了像南城帮这样的外围势力。

    南城帮每年都要定期向总教上缴税收,时间不定,都由总教那边派人过来,邓秀才他们只负责接待,而且每年的使者也都不定,前两年的使者是一个叫竹和尚的人,今年则是九娘子,双方以白莲教的令牌、口号为联络方式。

    令牌就是当时邓秀才从九娘子手中夺来的总教令牌,那个含金量最高,可以号令白莲教众,但如果你光有一块令牌,对不上秘密暗号的话,那有令牌也白搭,别人肯定知道你是冒牌货。

    暗号也很玄乎,白莲教内自有一套对应的暗号,邓秀才自然悉数交代了出来,不过他又说,为了防止出现叛徒,这套暗号定期会更换,每次总教使者过来的时候,都会将下一次需要用的暗号顺便教给他,而不会一套暗号一直沿用下去。

    如此环环相扣,严格缜密,所以白莲教才能躲过官府的搜捕打压,代代相传至今。

    邓秀才所能交代的,全部仅止于此。

    知道得更多一些的是九娘子,不过她和她的两个手下都已经被邓秀才干掉了。

    汪直他们虽然没能将白莲教铲除,但总算拔除了南城帮这颗白莲教设在京城的钉子,也算大功一件,不过唐泛觉得,南城帮既然能与宫中搭上线,将幼童发卖入宫为宦,只怕不止行贿万通,在宫里说不定还有其它门路,建议汪直深查。

    理所当然,这个提议被汪直拒绝了。

    汪直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他本来就是抽空回来办差的,现在差事办完了,自然还要赶回大同去,没空再瞎折腾。

    而且他告诉唐泛,早在妖道李子龙案发之后,宫中就被彻查了一遍,当时别说白莲教烙印,就是身上有点疤痕的人,都被单独挑了出来,送入东西厂轮番审问,在那之后,与白莲教沾边的奸细都被抓了出来,其他没事的也会定期检查,他们身上根本不会留下什么白莲教的烙印。

    也就是说,白莲教烙印确有其事,但那只是针对中下层的教徒,像九娘子这种总坛使者,身上根本没有,当时她也很可能只是在吓唬吓唬唐泛,试探他的心意罢了,根本不能作为甄别教徒的凭证。

    末了他还郑重警告唐泛:不要没事找事!

    最后这句话寓意深远,以唐泛的聪明,不难听出其中内涵。

    汪直不愿意多事,原因其实很好理解:他虽然权势滔天,可权柄大多集中在宫外,伸不到宫内去。不单是他,东厂的尚铭也一样。在宫内如今说得上话的只有两个人,怀恩和梁芳。

    内宫十二监里,以司礼监和御马监权柄最大,每个部门里还有掌印和秉笔,简单来说就是老大和老二。

    什么地方都要讲究资历,怀恩和梁芳两个人分别是司礼监和御马监的现任老大,就连汪直和尚铭这两个新贵,也只能挂个老二的名头罢了。

    这两个部门的老大都深受皇帝的倚重,尤其是梁芳,因为走了万贵妃的路线,更加如鱼得水,朋党众多,在宫里的势力很大,汪直也不敢轻易招惹他。

    南城帮与内宫勾结,虽然未必跟梁芳直接有关,但肯定瞒不过梁芳的耳目,说不定其中的好处也没少孝敬梁芳,这件事深查下去,难免就会扯到梁芳身上。

    汪直与梁芳都是同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后者还是前辈,汪直当然不想得罪梁芳,更何况这次的事情已经牵扯出了一个万通出来,皇帝在得知万通收受南城帮的贿赂之后,虽然看在万贵妃的面子上没有对他怎样,不过又将袁彬请出来坐镇锦衣卫,也算是剥夺了万通

    分卷阅读140

    -

章节目录

成化十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梦溪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梦溪石并收藏成化十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