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是说到林老头的心坎上了,笑道,就是这个理。
    走了啊。付完钱,林老头拿了报纸就要走,就在这时,眼角的余光突然注意到另一边的杂志区中有一本杂志和其他的都不太一样。
    他停下脚步问:那是什么?
    嗯?老板闻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哪个?
    林老头指了指,就那个,老兵,戴奖章那个。
    老板看了一会才找到林老头指的那个,哦,那个啊,叫西雅杂志,要看看吗?
    话虽然是这么问,但在说话的时候,他已经站起身过去把杂志递给了林老头,听送杂志的说,这期说的都是关于老兵的,好像是为了建/军节,致敬老兵。
    林老头年轻时就当过兵,只是后来受了伤病退了,所以对于他们这种退伍的军人来说,天生就对老兵这个名称心生好感。
    他几乎没有多想就道:来一本,多少钱?
    三块五。
    给。
    拿到杂志后,林老头也不慢悠悠的溜达了,急匆匆的往公园走。
    一路上他心脏跳得有点快,当然,这不是因为走得快的缘故,而是因为杂志封面上的那八个字。
    山河犹在,海晏河清。
    所以到了公园后,他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去和老伙计们打招呼,而是寻了个清净地方,看起了杂志来。
    看到激动和熟悉的地方,他没忍住一拍石桌,就是这样!!!当初他们就是靠着坚强的意志扛下来的。
    这一巴掌把离得不远的老伙计们都惊到了。
    老林,你看什么呢,这么激动?
    当然是好东西。林老头大笑道。
    说完又得意道,说了你们也不懂。
    这下其他人不干了,什么啊,他们就不懂了?
    几个人围了过来。
    让我们看看是什么东西。
    几分钟后
    诶,先给我看看,老林你都看那么久了,先让我。而且这写的是炮兵,你一个步兵看什么?
    我先,我先来的。
    书还是我的呢。
    诶,老李你去哪啊?
    趁人不注意要走的李老头脚步一顿,又若无其事道,啊,我想起来家里还有点事情就先回去了,明天聊啊。
    哦。
    众人收回视线。
    只是下一瞬,有人率先反应过来,不好,老李那家伙肯定是想抢先去买杂志了。
    不行,我也要去。说完急匆匆走了。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跟了上去。
    我也去。
    别跑啊。
    原本吵吵嚷嚷的地方,转瞬间只剩下林老头一个人。
    他笑眯眯的嘚瑟道:还是我运气好,早早看到了。
    他收回视线,正准备把剩下的几篇看完,然后就发现石桌上空空如也。
    林老头的眼睛蓦地瞪大,我的书呢???他那么大一本杂志呢?
    刚离开不久的一道身影顿了顿,又加快速度。
    下一瞬,一道中气十足的吼声冲破了天际,姓刘的,把我的书还回来!!!
    middot;
    社长!!!
    西雅杂志的发行农国超顾不上敲门,满面红光的冲进了徐解放的办公室。
    社长!经销商那边打电话过来说杂志不够卖要加货!
    徐解放腾的一下站起身,你说什么?
    农国超激动得语无伦次,要加印,杂志!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问了好几遍,确定是不够卖,底下正在催货呢!
    徐解放当机立断,先把那两万多准备的发出去,然后再加印。
    加多少?农国超问。
    徐解放想了下,道:两,不,五万吧。
    农国超闻言一愣,会不会太多。
    说实话,徐解放也知道自己有点冒险,但杂志马上就要停刊了,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不如就赌一次,要是赌赢了呢?
    何况早报的采访还没放上去呢。
    他压下心底的激动,道:就五万。你马上去联系印刷厂,让他们连夜开工。
    见徐解放已经下定决心,农国超也不再劝,应下后立刻去联系了相关人员。
    也幸好徐解放下了这个决定。
    因为随着三天后早报上的专题报道出来,西雅的热度一跃而起,销量节节攀升。
    新增加的五万册也才堪堪解了燃眉之急。
    之后又增加了四万册才够。
    西雅杂志社内一片喜气洋洋。
    庆功宴上,徐解放朝叶未歇举起了酒杯,小叶,我代表西雅杂志社谢谢你。
    如果不是你提了老兵的想法,我们的杂志不会那么受欢迎。如果不是你帮忙联系了早报的采访,杂志也不会得到那么多的关注,销量也不会这么多。
    谢谢!
    --

章节目录

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路小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路小哥并收藏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