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未歇听后并不觉得意外,其他的同学却是跟吞了苍蝇一样。
    因为他们信了。
    甚至有几个已经舞到叶未歇面前,说他不要脸。
    这下,大家的矛头就都指向了罪魁祸首徐长威。
    当初说叶未歇时不给面子,现在骂起徐长威来也是半点不留情面。
    有来道歉的,叶未歇就说没关系,至于是不是真的原谅了,那就只有叶未歇自己知道。
    有了警方的介入,学校处理起来也是雷厉风行。
    念在徐长威是初犯,给了个留校察看的处分,再有下次直接开除。
    最后在叶未歇的要求下,徐长威的道歉信贴到了学校的公告栏上。
    广播站那边也播报了这条消息,并呼吁大家不要轻信谣言,以讹传讹,这次的事件更是要引以为戒。
    学生会那边也解释了叶未歇去团委办公室的原因,这下当初说叶未歇坏话的人,更无地自容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沸沸扬扬的流言事件就此落下了帷幕。
    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徐长威哪里好意思再和叶未歇一个宿舍,所以当天就搬走了。
    至于换到了哪里,没人和叶未歇说。
    宿管那边也没再安排人住进来,404宿舍也就由原来的八人变成了七人,但少了个人后,宿舍气氛却是比以前好了不少,聊天声都比以前多了。
    用苏小明的话说,封印终于解除了。
    不然老有人阴阳怪气的,怪烦人的。
    事情彻底结束后,叶未歇请徐小清吃了顿饭,感谢她在此期间的帮忙。
    临分开时,他想了想,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学姐,关于贫困生兼职的事,我有个提议。
    徐小清一听,马上道:你说。
    叶未歇就把学生会可以组织开补习班的事情说了。
    四周的居民区很多,也就意味着需要补课的学生也很多,而且,与其大家单打独斗做家教,不如集中起来。
    到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科目开设补习班,那需要的老师数量也就多了。
    还有,相同科目的还可以分大班、中班和小班。大班就是人数最多的,价格也低,中班次之,小班人数最小,大概是三个、五个就够了。
    当然,如果有需要一对一的也可以满足,只要钱到位就行。
    徐小清听得双眼发亮,她一把抓住叶未歇的手臂,激动道:未歇,加入我们学生会吧,真的,我们需要你。
    叶未歇:
    不,他不想!
    叶未歇拨开徐小清的手,道:抱歉啊,我平时比较忙,实在抽不出时间。
    不如这样,他建议说,你们如果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我可以帮你们想想办法,进学生会就算了。
    徐小清还想说什么,叶未歇赶紧道,真不行,我还要工作。
    徐小清闻言只能认命,好吧,那我回去找人开会,先把你刚刚说的写个计划出来,到时候可能还需要你这边完善一下。
    没问题。
    几天后,叶未歇找报社登的招聘广告终于在周五这一天刊登出来。
    而叶未歇也终于后知后觉的想起他画的那幅画,也不知道刊登出来的效果怎么样。这么想着,他就让胡睿给他找找那天的报纸,他看看。
    自从那天叶未歇说了登报的事情后,胡睿就多了一个每天买报纸的习惯,所以很快拿了过来。
    叶未歇翻着找了一会,终于在第二页找到了他的那幅画。
    他先看了署名,画下一共列了两个名字,一个是摄影师,一个就是他。
    倒是很严谨。
    之后他才看起了画,大概是技术原因,加上又是黑白的,所以画印到报纸上后已经有些失真,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其所要传达的内容。
    小女孩的那双充满了渴望的眼睛依旧是画上的重点。
    让人过目不忘。
    而叶未歇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或者可以说,和他猜测的差不离。
    国内虽然早几年就已经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因为家庭实在困难,加上一直以来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影响,一些偏远地区依旧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还不如在家喂猪做饭带孩子。
    当然,有部分的确是因为家庭困难拿不出钱来。
    所以即便国家已经颁布了教育法,也依旧有很多女童没用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
    她们只能望着学校露出渴望而向往的神色。
    看完报道后,叶未歇若有所思。
    他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小女孩们做些什么。
    只是给钱不难,难的是要怎么确保那些钱是实实在在用到了她们身上的,不然最后钱出了,该享受的人却没享受到,那不是白忙活一场?
    这么想着,他干脆给日报的主编秦悦打了个电话。
    那边秦悦接到叶未歇的电话后也有些惊讶,问他有什么事。
    叶未歇开门见山,我想和秦主编聊聊那篇报道的事。
    秦悦一愣,那篇报道?哪哦,你说用了你画的那一篇是吗?
    对。
    --

章节目录

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路小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路小哥并收藏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