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就急,到时候大家赶赶工不就完了?大不了到时候我们每天多干两小时。
    就是,让我们多干三小时都没问题。
    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多加班,反正多干多拿钱,大家都乐意。
    这不是多加班的事,最初说话的女工道。
    那是什么?
    快说啊,别磨磨唧唧的,马上要开工了。
    快点儿。
    等把胃口吊足,女工终于开口道:是因为原材那边延迟了交货。
    延迟交货?
    是啊,对方摊手道,你看,没了面料,就是我们想要加班做都没东西做,那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巧、巧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说了一句属于,对方高兴道:就是这样。
    其他人闻言,脸上却不自觉的露出了着急的神色来,那怎么办?
    我们不会倒闭吧?有比较担心的问。
    只是话音刚落,就收获了一批呸呸呸,别乱说话啊。
    她们现在能找到这么一份好工作可不容易,夏天服饰给的工资高不说,福利也好,老板时不时的还请个客,喝瓶汽水,吃个冰激凌什么的。
    虽说这些东西也不值什么钱,但起码说明老板对他们有心了。
    她们不怕工作辛苦,就怕辛苦了也拿不到什么钱。
    现在是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多好啊?
    而且最近还出了一个政策,只要能提出有用的建议就会有奖励。
    有不少人因为给出办法,提高了产能,都拿到了钱。钱虽然是不多,但也算是额外收入,所以拿到的人都特别开心。
    其他厂子哪里能有这样的好待遇?
    所以绝对不能破产。
    有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短发女工突然问到:那是不是解决了原材的问题,公司就不会倒闭了?
    问题一出就把大家给问住了。
    因为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哪里懂怎么样就不倒闭的问题?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家想问题也想的简单。
    应该吧?不是原材出了问题吗?那有原材不就好了?
    问题是,原材哪里来?
    老板们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我们了。
    哎,要是我们认识那些个卖原材的就好了。
    我认识。
    谁说不是呢,好不容易找着一份这么轻松还挣钱的工作,可别没了啊。
    还是我们认识的人太少了。
    我说我认识。
    要不我们去打听
    等等!
    十几个人突然倏地转头朝不怎么爱说话的女工看过去。
    你刚说什么?
    十几双眼睛突然看过来,短发女工惊得向后缩了一下。
    最后为了厂子不倒闭,她顶着压力道:我说我认识卖原材的。
    大家倏地瞪大眼,似乎是不敢相信般道:你认识?熟吗?
    短发女工:我娘家嫂子家就是做那个的,不过他们厂子不大。
    没事没事,有就行。
    就是,能有一点是一点。
    大家顿时开心起来,很快商量起要去和老板说这事。
    不过短发女工说,她先去问问看,不然贸然和老板说,到时候没有的话就尴尬了。
    大家一听,觉得也有道理,所以让短发女工晚上下班后就去打电话。
    等第二天女工找到办公室里来,叶未歇着实惊了下,他们虽然用不到,但叶未歇还是让新招的采购去和人家联系了一下。
    一是摆出他们原材很缺的样子,二是对女工们的帮忙表示感谢,不然人家好心好意的帮忙,他们却完全不理,那说不过去。
    还真别说,虽然人家厂子小,但东西质量不错,价格也合适。
    所以叶未歇很干脆的买了一批,还下了一部分订单。
    最后大家皆大欢喜。
    11月月初的时候,叶未歇和余清和再次回元丰县参加了期中考试。
    第一天考完之后,他回河西村看了下,发现房子和围墙之类的都已经建好,只等晾晒完成后装修放上家具入住。
    叶未歇逛了一圈,发现建的是真不错,和他想象中的一模一样。
    他站在露台上,看着不远处已经收割完,只剩光杆子的稻田,和远处的山峦起伏,道:就是可惜了,我们注定在这里住不了多久。
    最多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回来住一住。
    而且以后去得远了,还回不回来都不一定。
    余清和刚想安慰两句说他们可以常回来看看,就听叶未歇说,不过可以放着等我们退休了再回来住,到时候就在这里养老了。
    余清和:
    余清和面无表情道:哥,你知道距离你退休还有几年吗?
    叶未歇应得理直气壮,我都当老板了,谁还能管我几岁退休?搞不好我明年累了就不想干了,以后都啃弟弟。
    说到这,他得意洋洋道:人家是啃老族,我是啃弟族。
    --

章节目录

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路小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路小哥并收藏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