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只是他的感觉。
    至于周叔和季维所谓的他和季家夫妇像这一点,季晏倒没有太过在意,外表的相似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彼此间门的缘分。
    季维给季晏在电话里说了新年快乐,季晏回了对方,可对后来季雪空和季雨时打来的电话他却理都没理,前者还表达过想和季晏跨界合作一首单曲的意愿,季晏直接让他去找季软。
    毕竟季雪空是搞艺术的,季软又在JS艺术学院进修,他俩在音乐上应该更有共鸣才对。
    毕竟他是被穷人家养出来的血统,远不如他们季家的血统高贵。
    季晏和季雪空通话的时候季青和嫂子都在,季青倒没有多说什么,他虽然不喜欢季家,但那边毕竟是季晏的亲生哥哥,他不想口出恶言,也不想给季晏灌输什么仇恨的想法,没那种必要,他是过好现在的那类人,也希望季晏能够和他一样。
    嫂子就没那么多顾虑了:他血统高贵,他血统能长熊猫啊?连国宝都不是,吹什么血统高贵,这么牛怎么不上天呢?
    季晏双手伸出大拇指。
    他哥和他嫂子的搭配就是最棒的。
    其实他嫂子平时性格很温柔,也挺护他哥的,毕竟那边与其说是嘲讽季晏,还不如说是在嘲讽季青,季晏的血统好歹和季家沾点边,季青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不是挨骂挨得更狠吗?
    当然,她吐槽归吐槽,季晏有什么想法,她依然充分尊重季晏的意见。
    季晏在家和墩墩玩得开心,以至于快要回A城的时候,他根本都不想回去。
    因为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实在太好玩了!羽绒服裹着,围巾包着,再戴上一顶圆圆的帽子,加上季晏的超厚滤镜,简直就是一个小雪人。
    还特别听话,季晏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再过两年就没这么好骗了。
    季晏忍不住在群里嚎了两声,得到了方屿和陆苇的积极响应。
    虽然另外两人因为家里蹲时间门过长遭到了父母的嫌弃。
    为什么要工作!
    好想当咸鱼啊!
    可惜到了该回去的时候还是要回,事实上,在春节前,翼的行程表里就有好几项工作需要完成。
    主要是代言和采访。
    《歌坛》杂志为翼安排了一期专访,这是翼出道以来首次接受这种大型专业杂志的采访。虽说《歌坛》影响力大不如前,也会报道一些八卦,但杂志的主业依然与乐坛发展相关,诸如盲客这种坐拥百万粉丝的乐评人经常会在《歌坛》杂志上发表评论。
    《歌坛》上一期的专访对象是齐照,主要内容是齐照对于当前摇滚市场的看法,以及他个人对摇滚的理念,去年杂志则采访过戴越,后者是Night盛典最佳专辑的获奖者,他获奖的那张专辑曲风变化极大。
    换句话说,《歌坛》更青睐那些专业性相对强的歌手,也更关注乐坛变革的趋势,在五六年前,大概是蓝色的音乐风格完全固定下来的时期,《歌坛》曾经一连三期发表了对蓝色的专访,盘点了蓝色自出道以来的全部专辑,附加各路专业人士的点评,那三期翼全部都收藏了,但网上依然有不少人在求购。
    《歌坛》开放的电子版里,蓝色专访的这几期也是销售量最高的,直至今日依然在为《歌坛》创造着收入。
    在希望采访翼的同时,《歌坛》杂志那边也提了要求,他们希望翼能够完整讲述《迷雾》和《在23岁》两张专辑的创作理念,同时对新专的展望也可以透露一下。
    这也就意味着,《歌坛》杂志方面并未把翼当成纯粹的偶像组合,翼在两张专辑中表现出的音乐理念一直被专业人士所关注。
    这么看的话,老谢责任最重。
    谢鸣轩这次倒是一直在线:你们的想法也要说吧?
    还得好好思考一下。
    商量过后,翼几人一致觉得,有话直说就可以,毕竟歌是他们自己写的,创作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很多波折,现在虽然忘得差不多了,可写的时候那种崩溃的状态却很难忘记,从这个角度去想的话,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季晏一边和墩墩抱头哭,一边依依不舍地抱了小胖墩一下又一下。
    他回程依旧坐的高铁,并不是季青不乐意送他,而是他这次在家足足赖到正月十五之后,季青他们小学都快开学了,季青作为班主任要忙的事情多,还有家长在开学前找到家里来,请季青帮忙多关心关心孩子的。
    季晏也不好意思再赖下去了。
    可墩墩这段时间门和他建立起了更深厚的感情,小朋友抱住他腿不肯他走,季晏心里一下子就难过起来。
    其实今年他在家的时间门要比去年长很多,可大概是在家太安逸了,他就有些不想回A城去。
    好想把我侄子偷走啊。季晏感慨道。
    计划可刑。
    季晏终究踏上了回A城的高铁,在接受《歌坛》杂志的专访前,翼还要拍摄一家运动品牌的广告,还有一款笔记本的代言。
    --

章节目录

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娱乐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远上天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远上天山并收藏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娱乐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