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小三轮的乘客又多了一个人,后斗几乎挤成了罐头。农人好奇地站在斗里,觉得看啥都新鲜。
    你这是啥车?跑得可是不咋快,但是力气不小,俺还是头一次看到有车能在村里的地面上走的哩!
    你们这些后生真客气,来干活还带着油唔,这是鱼油啊,俺们村不吃这个,太腥臊!
    呀,听口音你们不是亓湖人啊,打哪儿过来的啊?是冯老二他媳妇娘家的亲戚?
    噢,青州阳坡,郡府城就是不一样呢,犁田还要这小车,真厉害!
    农人大叔是个开朗健谈的人,小三轮车开了一路他就说了一路,倒是半点都不见外。看到相熟的人还,大叔还会主动打招呼,十分热心地跟人介绍这几个后生是来帮着吴老二家犁田的。
    这样一来,全荷叶村都知道吴老二家来帮手了,还带了一辆奇怪的斗子车,有三个轮子,一共四个后生。
    后生不像干活的好把式,但斗子车足够惹眼。没见洪大脑袋多神气吗?站那车斗里挺胸抬头眉开眼笑的,跟个要成亲的新郎官一样!
    啥?帮俺家犁地的?青州来的?
    吴二婶子一脸疑惑。
    俺家在青州又没有亲戚,谁能过来帮俺犁田?
    哎呀,恁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人家都到村口了,是开着小斗子车来的
    一位邻居大婶笑道。
    吴老二夫妇这才半信半疑地走了出去,然后一眼就看到了那辆其奇奇怪怪的小三轮。
    啊呀,这不是冉七郎嘛!?
    吴二婶子一拍巴掌,笑道。
    原来是他们两个,那可真是稀客!
    围观的乡亲马上打听这个冉七郎是谁,等听说是吴二婶子在青州铺子的食客,顿时都觉得稀奇。
    呀,这青州人可真是有意思,花钱买吃喝还追过来帮着开田,这是咋想的呢?
    也不是没有人想歪了,往不清不楚的事情上靠。可可这话他们也就敢在心里想想,一个字都不敢往外吐,因为说了不但没人相信,还会被吴家人打上门。
    那两个小少爷,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来的,身边还跟着随从。吴二婶子虽然性格极好,可打年轻的时候就是相貌平平,现在更是做人家娘亲的年纪都够了,能有啥不清不楚的?!
    嗐,这可不是一般人,你们买的那些化肥那都是冉七郎工坊里造的,人家来是想看看咱们农家人怎么开田,会不会用着肥料。
    吴二婶子笑得大大方方。
    哦,原来是化肥厂的东家。
    众乡亲顿时恍然。
    这化肥可是不好抢的,隔壁村有人排了好几天都没排上,只有吴老二一家提前买到了肥料。
    荷叶村乡亲们对给地用化肥这事普遍有些犹豫。倒是听说桃花村那边的地产都翻了倍,可人家那不是有墨宗大学院的大师坐镇亲自指导嘛。他们荷叶村可是没有大师,使用这肥料全靠给赠送的纸册子。村里有的人连字儿都认不全呢,哪看的懂这玩意。
    难不成是这化肥厂的东家,听说他们村有人买了化肥,所以特地跑过来教授方法了?
    吴二婶可管不了村里人都怎么想,她现在正忙着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
    我二叔是个老实稳重的庄稼汉,说话实实在在的,当听说冉昱等人是来帮他们家犁田的,顿时忙不迭的摇头。
    使不得,使不得,那可使不得,犁田这伙计可要累死人的。
    不用人犁田。
    冉昱这样说,吴二叔反而更为难了。
    他们家原来是有一头耕牛的,结果前段时间家里的娃子放牛没看住,牛摔下山坡断了腿,到现在还没养好。
    牛是农人耕地的主力,牛要是不能动,那就得人来补上。种田是有农时的,早了晚了都不行,所以吴二婶子才急急忙忙赶回老家,要跟着自家男人一起下地干活。
    他们都是打小干过这活计的。以前没有牛,起早贪黑拼死拼活,一家子人也能把这地犁完。
    现在换了这两个小少爷来掺和,能不能干得成且不说,万一累坏了人,或是耽误了他们耕种,那不就出大事儿了吗?!
    也不用牛。
    冉昱笑着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那辆小三轮车,问吴二叔道。
    二叔,能把你家的农具给我看看吗?要是得用我们用这内燃车帮你犁田!您放心,我们就想试一试,你要是觉得不行,那我们便收工,肯定不耽误您家的田地!
    第119章
    犁田原本就不是什么精细的活计,牛都能干,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
    既然冉昱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吴二叔和吴二婶也没有理由拒绝,便痛快的答应先用自家的一块田亩做实验。
    吴二叔回去院子里找出了自家用的曲辕犁,他家的梨是农人最常用的款式,在传统曲犁的基础上改进完善,犁辕更短更弯曲,缩减掉策额、压镵等复杂部件,使结构更加轻巧,使用灵活,耕作效率也更高。
    冉昱先测量两人一下吴家曲辕犁的尺寸,觉得和自己之前预估的差不多,应该可以安装到小三轮车尾部的固定架上。
    他请两位亲兵大哥帮忙,先把车斗中放置的鱼油桶搬了出来,然后卸下车斗,改为安装吴家的曲犁。
    --

章节目录

工业之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晴空之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空之下并收藏工业之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