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牙行的都会说话,三两句就能捧的人心中舒服。
    但此刻随从的心中却是在反复翻腾。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他家少爷是怎么七拐八拐找到了这家青雀胡同的老户,这根本就毫无道理啊!
    高文渊想了想,又接着问道。
    和帝年间开的张,这可有些年头了。不过我记得京城最近一次地震是在哀帝年间,走了水可是麻烦,牙行的页册怕不是都给烧没了吧。
    所谓页册,就是牙行登记物件的记录薄,可以说是一家牙行最值钱的东西。赵婆婆听高文渊说起页册,还以为他在质疑她们青雀牙行的实力,连忙招呼孙子把页册箱都搬出来。
    孙子一边搬,她还一边笑着给解释。
    那哪儿能呢?这都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据说当年走水的时候也是先可着这些宝贝搬,家里的锅碗瓢盆都顾不上了。
    青雀牙行的确还保存着当年的页册,大都是用正体小楷写的,字迹工整,内容详尽,还配了房宅的简图。不过笔迹各不相同,看得出有男有女,有些纸页发黄透墨,不知保存了多久。
    高文渊专挑年深日久的翻,果然很快就找到了目标。
    这一间
    他指着页册上的一处铺子,笑道。
    我看这间就很不错,临街又宽敞,价格也不算高,就去这处看看吧。
    第59章 高文渊挖宝
    他指着册子上的一处房子,大喇喇对赵婆婆说道。
    赵婆婆一脸为难。
    可叫贵人误会了,这些册子是我家牙行经年积累下来的老页,您手里的那本还是京城走水前的东西,现在怕是已经都改换了。
    改换了?
    高文渊完全不在意。
    改换了也没啥,房子没了地不是还在?
    我看这叫青雀巷子的地方就不错,有鸟,这上面写的还挨着海赟王旧居,妥妥的兴发之地啊!
    听他这样说,赵婆婆思索了片刻。
    那贵人的意思是选了青雀巷?可叫贵人知晓,青雀巷在哀帝年间被拆分成到两个坊市,现在已经不叫这个名字了。
    那倒是无所谓。
    高文渊摇头。
    反正出门遇鸟这句箴语已经应在你家了,在你这选什么都没毛病。你这这么多本册子,偏那本我第一眼就看中了,这就是命。
    赵婆婆无法,只得应下,帮他找寻原青雀巷的铺子。
    也就是她家祖上是在青雀巷开的张,对周遭的房地都有扎实的记录,不然哪里去找一条百年前就已经消失的小巷?!
    贵人,您说的那块地,现在怕是在这里了。
    赵婆婆的孙子捧着一本页册送到高文渊的面前。
    按照当年的记载,青雀巷的原址是在城西通天坊和彩云坊之间,京城走水以后,彩云坊整个被烧毁,火灾也蔓延到青雀坊,所以在之后的规划中,所有走水的地被统一划归重建的彩云坊。
    灵帝年间,辅国法师要修建三宝善德寺,当时选中的就是彩云坊西侧的一片空地。因为善寺附近不能有勾栏瓦舍,所以整个彩云坊又经历了一次规划,现在那块地改名叫做柳枝胡同。
    这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口齿含混迟缓,一字一句都说得有些吃力。但他的逻辑却异常清晰,把整个青雀巷几次很重要节点都简要点出,几句话讲的明明白白。
    少年有点紧张,仿佛很久都没说过这么多的话,一边说还一边小心地观察着高文渊的表情,生怕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利,让贵人觉得不耐烦。
    我家的账册上倒是记了几处柳枝胡同的院子。
    高文渊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倒是和他之前随意的模样完全不一样。
    等少年一一回答完毕,他便在牙行提供的舆图上看了良久,最后选定了一处店铺。
    于是几人又搭乘车夫的蒸汽车前往目的地,果然在院中找到了一棵银杏树。高文渊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不是冉昱信上说的地方,但按照青雀牙行的记录,这地的确就是在当初海赟郡王旧宅的巷尾没错了。
    不过这房子只租不卖。因为三宝善德寺的关系,整个彩云坊都不算商业区,是以店铺的租价倒是不高。
    敢叫贵人知晓,此处有不少赌坊。
    赵婆婆提醒高文渊。
    明面上寺庙附近不许有勾栏瓦舍,但赌场却是不禁的,柳枝胡同口就有一家大赌坊,人流混杂,时常有地痞滋事。
    无妨。
    高文渊笑着摇头。
    乱才更和他的心意。龙鱼混杂的地方就没人关注他到底在院中挖什么,搞些小手段也十分方便。
    在支付了租费和牙行的佣金后,他又额外给车夫包了个红包,车夫欢欢喜喜地走了。
    这院子,也是够破败的了。
    听着隔壁赌坊的喧闹声,随从长吁了一口气,忍不住有些嫌弃。
    表少爷是要挖坑,他们家少爷就跟着起哄,还特地赁了一个破院子下来,这不是瞎闹嘛?!
    你还愣着干什么?
    高少爷绕着院子转了两圈。
    赶紧动手挖树,注意别把根给碰坏了,说不定是百年的老棵呢!
    --

章节目录

工业之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晴空之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空之下并收藏工业之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