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邻牵扯的利益广,风评不可信。
    冉昱笑道。
    倒是生意伙伴说他守信,这可是个很不错的评价。
    的确。
    冉夫人点头。
    她与儿子也是一个想法。
    钱酉匡虽然是暴富发家,但难得还保有一颗坦荡之心,投钱分红的事一早便说在前头,姿态摆得十分有诚意。
    别的不说,单就是只分红,不要银股一事,就让冉家十分心动。
    做生意么,谁愿意旁边有个人总跟着指手画脚?当然冉家也不会真像钱酉匡说的那样股息随便给给,必然是要按照行内的规则来厚待钱郡守。
    竟然加了钱郡守的十万银钱,那三哥的那部分也折算成银股吧。
    冉昱提议道。
    其实早在崔慎掏钱的时候他就想提,毕竟这可是三哥的私房钱,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更别说现在大家手头都紧张。
    造枪坊的事他没办法跟母亲要钱,家中还有两位嫂嫂和侄子侄女,万一造不成总不能让一家人都跟着挨饿。冉昱自己没有多少私房,他研究各种机关的花费不小,又不像几位兄长在织坊做事,时不时就得去找三哥打秋风。以前花三哥的钱就算了,毕竟三哥手里有船队,接济一下贫穷的幼弟不算什么。可这次是一下子拿出二十五万,应该是三哥的全部身家,再装傻就是昧良心了。
    阿昱对自己的枪有信心,他觉得三哥的这笔投资肯定不会亏本。
    我以图纸和配方入股,与三哥各占一半的银股,分红的时候四三二一,三哥占四,我分三,我再拿一成给公中算作家用,两成给钱郡守,剩余一成给娘亲和两位嫂嫂,如何?
    不如何。
    这个分红比例,冉夫人和崔慎都不同意。
    两位嫂嫂也纷纷推拒,毕竟自家一文钱都没掏,反而白得一成银股分红,天下的账没有这样算的。
    最后决定公中也出一些银钱入股,分红比例还是一成,阿昱的三成自用,余下不变。
    阿昱嘿笑了两声,凑到崔慎的身边小声念叨。
    三哥要做郡尉呢,这一路也需要不少银钱打点,不然为啥宋立国女婿的任命不下来,还不是因为他舍不得去兵部打点关系。
    若是担忧弟弟吃亏,那以后便在造氨工场上多投一些,也省得阿弟再来打秋风了。
    他眼眸晶亮,看得崔慎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阿昱总是这么妥帖,事看得清楚,话说得圆融,从不会让人有任何不愉。
    算了,就依着他。
    左右这钱也是备着给他的,就随他心意吧。
    第28章 轧钢
    哥,啥事那么着急?
    孙二江急匆匆跑进院子,还没等脚迈进门槛,就扯着嗓门地喊道。
    咱是不是又有活计了?
    自从冉七郎的实验间完工,他们也有一阵子没开张了,现在一家子人都在吃老本,靠着给人打零工过活。
    可城里的店铺也不怎么景气,能找到的差事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眼看着连糊口都难,最近已经有几个老兄弟离开东海,往上南郡去寻营生了。
    孙二江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见天地去城里转悠,今天一听说大哥找他,端着饭碗就往家里奔,就盼着能听到点好消息。
    有活,有活!
    孙大海笑着答道。
    他就是那日与冉昱对话的匠头,土生土长的东海人,家中祖辈都做泥瓦匠。
    大雍朝的泥瓦匠与别处不同,不单单是靠卖体力和手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进过学塾,懂得基本的匠造知识,自己也能画出简单的设计图。
    但太大太复杂的工程他们就不行了,要请专业的匠造大师。大雍目前最有名的匠造师是毕津,孙大海在为冉昱建造工坊的时候见到了毕津本人,激动的两天没睡着觉。
    毕大师,那可是能造大冶铁场的人物,乃是匠师行当中的第一人!
    当然,孙大海高兴也不单单是因为见到了偶像。他就觉得一下子能有这么多大师前来青州,冉七郎说不定真能搞出点明堂,到时候他们也能跟着沾光了。
    万万没想到,梦想竟然实现得如此之快,今天一大早他就接到冉家仆人的传信,说冉七郎要建造新的工坊了!
    怎么就呢来了?锁柱宝栋和桂香呢?
    啊?
    听到大哥的问话,孙二江直接愣住了。
    锁柱宝栋和桂香都是他家的娃,前两个召过来他倒是能明白,毕竟是成了年的小子,做活都是好手。
    但是桂香?
    哥,桂香跟她娘在家喂猪呢?叫她来干啥?
    嗐!叫来你就赶紧的,哪有那么多废话!?
    孙大海看了眼院子里满满当当的人,压低了声音跟自家弟弟嘀咕。
    听说冉七郎的新工坊招工,要先挑人过去训教,这次不拘男娃女娃,你家桂香是个机灵的丫头,说不定有戏。
    哎,哎!
    孙二江听得连连点头,喜上眉梢地夸奖自家闺女。
    桂香可机灵了,宝栋锁柱都没她灵巧,咱们家就她念过中塾。我这这就叫她过来,哥你可一定给你侄女留个地方啊!
    嗐,我哪有那么本事,还得是人家冉七少爷自己挑中才算。
    --

章节目录

工业之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晴空之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晴空之下并收藏工业之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