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迢越听越糊涂,沉吟半晌,也揣测不出个所以然。她足够了解男,却常常在女人身上发愁,她们的心肠太曲折。
    董墨笑了笑,“你瞧,你是女人也不明白。不想它了,锅热了。”
    “噢、险些忘了!”梦迢蹦起来,忙烧油切豆腐,先煎了,后又加水炖,盖上锅盖,她复蹲回去,挨着董墨笑,“烟熏火燎的,你去屋里等,我自己烧好了。”
    董墨不动弹,安安稳稳憋憋屈屈地坐在那木墩子上,忽然冒出句:“眼下各州府的税正往布政司缴,我大约会有些忙。”
    梦迢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你忙你的,你托的活计我总不忘就是了。”
    叵奈他抻抻长腿,状若不经意地瞥她一眼,“再忙,也总得空来瞧你。”
    梦迢本能想逃,可理智上,她有重责在身,不得不迎难而上,歪着脸对他笑了笑,“来前叫小厮来说一声,倘或我不在家,玉莲晓得去寻我。”
    锅里咕嘟嘟冒着泡,咕噜噜地,从这天起,仿佛在“张银莲”与“梦迢”的夹缝中,在一个幻境里,冒出了另一个生命。那是本该得到爱与给予爱的梦迢,是被老太太一手扼杀在贫贱里的少女。
    也是孟玉常年守望着的一只囚鸟,他知道的她存在,但他尚且自缚,解救不了她。
    连孟玉也觉察到连梦迢自己都不曾发现的一点微妙变化。譬如梦迢往小蝉花巷去得益发勤了,譬如那日立冬,梦迢使针线上的人拿了给董墨做的帕子来查检。
    圆案底下点着炭盆,案面上还放着一个鎏金回纹银熏笼,里头开着一团黄澄澄的花,倏明倏暗地陪照她海棠似的脸。
    她托着帕子,蹙着额,“先前就说了这云纹不要过于繁杂,用银线,你瞧你绣的,像是姑娘家使的。这一条作废,拿线来,我自家绣。”
    那仆妇忙取了一块镶了边的湛蓝缎子来,又捻了针线才下去。孟玉在榻上写往泰安州的信,间隙里不冷不热地笑一声,“董墨就这样将就不得?一个云纹,还如此挑剔。”
    “他倒不讲究,只是他跟前那丫头,说他素日不喜欢繁琐的样子。”梦迢卡好绣绷子,捧着到对榻坐,“讲都讲了,我再绣繁琐的样子去,岂不是我不上心?”
    孟玉剔了那帕子一眼,照旧走笔,“你该对他的事上心么?”
    噼啪闪了个火星,点了点梦迢。她领会到他话里的酸意,好笑着睇住他,“我不对他上心,他又怎样对我上心呢?”
    陡地簌簌几声,孟玉收了纸笔,喊了小厮来交予信,口气如天发冷,“送去泰安州给庞大人,捎个话,就说盐年下月送到泰安州,银子务必年关前收上来。”
    那小厮见二人皆冷着脸,不敢逗留,忙接信去了。孟玉打榻上下来,吩咐丫头取他的灰鼠斗篷。梦迢踟蹰一瞬,扯着线问,“哪里去?”
    孟玉拢着斗篷,倜傥地笑了下,“盐运司罗大人摆酒请客,去一趟,不必等我吃饭。”
    应酬是常有的事,梦迢眼也不抬,点了点头。只等人出去,她才搁下手上活计,追着绮窗望他的影消失在袅袅雾霁处。
    孟玉这厢出府,钻进马车里便呆坐了会,想着那闹哄哄的席面,好像已在他脑子里喧开,倌人们的急管繁弦,大人们的觥觞交酌,吵得人脑仁疼。
    家里也是坐不住的,坐在那里,透过梦迢的脸,仿佛也能看到她与董墨坐在小蝉花巷的院子里谈天,两个人在槐树底下,一个在长条凳的这一端,一个在那一端,中间隔着足够让人心驰意荡的距离。
    他阖上眼,太阳穴果然隐隐犯疼。
    小厮久不闻吩咐,撩开帘子腆着脸问:“老爷,往哪里去?”
    他默了半晌,俯下背,把脸埋在双掌中搓一搓,吁了口气,“不知张大姑娘的病好了没有,去瞧瞧她吧。”
    作者有话说:
    榜单原因,本来今天明天的更新是各3000字的,但今天我把两章合并一起更新了,7号就不更了,请见谅!
    8号晚上23点准时更新六千,以后都是日更六七千的样子,感谢大家订阅。
    8号晚上23点更新哈(重要的事说两遍)! 爱你们!!!
    第26章 琴心动(六)
    这时节, 不见北雁,仅仅满树寒鸦飞掠城荒。一堵一堵的院墙连成曲曲折折的长巷, 马车进不来, 孟玉款步其中,与挎篮子的老妪擦身,他侧身让一让, 蹭了一背的绿苔痕。
    恍惚还是幼年时候走在苏州的深巷里,朝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讨口粮, 或是冷馍, 或是残羹, 总能果腹。
    世事多变, 谁也想不到一眨眼他竟长成了济南府台, 锦袍罗衫, 遗落了公文银两,暂时的落魄里, 撞上了梦老太太。
    那时节春尚早,风是凉的,老太太绣裙翩翩倚着门, 睨下眼打量他, “我可不管你是谁家的公子, 即有缘撞见, 少不得我发善心,收留你几日。也不图你哪样报答,只求你规矩些, 那屋子住着我两个女儿, 你不要打她们的歪念头。”
    银莲听见故事如此起头, 愈发来了兴致, 还带病色的脸红扑扑的发了精神,“后来呢?既如此嘱咐老爷,想必也嘱咐了两位小姐,怎的老爷与太太还碰了头?”
    旧事如梦,孟玉提将起来,还觉好笑,“拢共几丈宽的一个院子,想不碰头也难,嘱咐也是白嘱咐。”
    孟玉那日初遇梦迢,并不知道这嘱咐含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是母女三人设下的个圈套。他还当是一场最美的天赐缘分,仿佛梦迢是天降的宝鉴,干干净净地立在洞门前,照尽了他半生的荒芜与下作。
    --

章节目录

折娶弱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再枯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再枯荣并收藏折娶弱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