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宁推开院子外的竹篱笆回家的时候,和刚要出门的姜正武碰了个面对面。
    现在正是大家吃了午饭休息的时间,姜宁宁见到姜正武的第一反应,就是问他:二哥?这么大的太阳,你这是要去哪?
    见到姜宁宁,姜正武顿时就长舒了一口气,他满脸无奈的说:还不是爸妈见你这会儿了都还没有回来,不放心你,所以让我去接你。
    姜宁宁休假回家的时间之前在县里的时候就告诉过姜正武了,冯丹琴好姜山这大半个月每天都盼着呢。
    原本冯丹琴他们想着从县城到村里只有二十多里路,女儿就是脚程再慢,走到中午也该回来了。
    然而一直等到大家吃玩晌午饭了,都还没有见到姜宁宁的人影,冯丹琴可不就就急了吗?。
    冯丹琴觉得女儿可能是在路上遇到什么事情耽搁了,所以刚吃完午饭就连忙催着小儿子赶紧去看看,能不能在路上接到人。
    姜正武在地里干了一上午的活,中午就想好好眯一会,然而被爸妈不停的催着,他只能顶着大太阳出门去接姜宁宁。
    好在姜宁宁已经到家了,倒是省了他的事儿了。
    都不用姜宁宁说,姜正武看着自家小妹晒得红扑扑的脸蛋,十分自觉的伸手接过了她怀里抱着的东西,完了还没忘扯着嗓子朝屋里喊:爸,妈,小妹回来了。
    姜山和冯丹琴担心女儿,本来也没睡着,只是躺在床上歇凉罢了,这会儿听到小儿子的声音,当即就穿上鞋子从房间里跑出来了。
    姜正武这一嗓子,直接把姜家所有人都喊了出来。
    当妈的心疼女儿,冯丹琴见到姜宁宁的第一眼,就是拉着她前前后后的打量了一遍,确定女儿这一个月没有饿瘦后,她才打心里放下了心。
    看来大女儿的婆家人这段时间确实没有苛待宁宁。
    第一次休假回家,可以说姜宁宁简直是得到了皇后般的待遇,她被冯丹琴拉到堂屋坐下后,大嫂庄槐花适时地递上了一碗加了白糖的温水给她。
    庄槐花把装着糖水的碗摆到姜宁宁面前之后,一个劲的催促到:走了这么远的路,肯定累了,赶紧喝点糖水缓一下。
    姜宁宁确实是渴了,捧起碗就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
    因为刚才是和她那位不知名的堂兄一起坐拖拉机回来的,所以在半路上她口渴了都没办法从超市里买水出来喝。
    见一大家子人,不管老少都围着自己,姜宁宁都被弄得有些不自在了,她指着姜正武放到桌子上的东西对冯丹琴说道:妈,我回来的时候买了点东西,里面有肉,你先处理一下,别放臭了。
    现在天气热,超市里的肉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早上现宰的,必须先抹上一层薄薄的盐才放得住。
    原本冯丹琴是想问问小女儿在县里住的习不习惯的,现在听说姜宁宁买了肉,她也顾不上关心女儿了,连忙去站起身去翻袋子里的东西了。
    然而让姜家人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是,姜宁宁竟然带了这么多的东西回来。
    布袋子最上面装的是鸡蛋,冯丹琴数了数,袋子里竟然有二十个鸡蛋。
    姜宁宁没敢用超市里的购物袋装鸡蛋,手里又没有其他的容器,所以这些鸡蛋是直接被她装在袋子最上面那一层的,这一路磕磕碰碰的,碰坏了得有五六个鸡蛋,可把冯丹琴给心疼坏了。
    好在这几个鸡蛋都只是被碰出了裂缝,并没有被自己碰碎的,单独捡出来放到一边,晚上煎来吃还是没有问题的。
    鸡蛋下面的东西在冯丹琴他们看来就很稀罕了,黄澄澄的一大把长条条,闻着竟然带着点清香,他们以前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是个啥。
    一整把长条条,拎在手里沉甸甸,做惯了农活的冯丹琴单手都差一点没能把这玩意儿拎起来。
    见一家人都好奇的盯着那一把香蕉看,明显是之前没见过香蕉,所以姜宁宁又指着香蕉介绍了一下:这是香蕉,南方来的一种水果,软糯香甜,挺好吃的。
    姜宁宁之所以敢从超市里买香蕉出来,就是知道这个东西在县城里确实有卖的。
    前几天供销社就来了一百斤香蕉,是市里的供销社分配下来的,香蕉不多,就两箱,都是已经熟透了的香蕉,这样的香蕉在供销社里一斤要买到三块钱的高价。
    要知道现在一斤大米才只卖一毛多,售价三块钱一斤的水果,确实算得上是天价了。
    没办法,现在运输不方便,南方的水果运到南县,至少的花上半个月,香蕉又不耐储存,满满一货车的香蕉花上许多功夫运到市里,在路上就得损耗掉至少三层,剩下这些还完好的香蕉,价格可不就涨上去了吗。
    就算是这样,按照安小莲所说,在南县的供销社里,香蕉也是极其稀罕的水果,一年到头都上不了一次货,绝大部分的香蕉刚到市里就卖完了,鲜少有能到下面这些县城的。
    供销社那两百斤香蕉,内部的那些人一人买了几斤后,摆到柜台上卖的也不多,半个上午就被人抢完了。
    在南县,香蕉!绝对称得上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听姜宁宁说这个叫香蕉的是好吃的,大人还能控制得住,姜晓敏和姜亚军两个小家伙馋得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

章节目录

带着超市穿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ALAMM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ALAMM并收藏带着超市穿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