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
    郡王有令,闲杂人等不能靠近梨园。
    这些年公主府几乎不曾设宴待客,今日大婚可谓是自公主府落成以来第一次大开门户。但宾客只进外院,无人敢涉足内院禁地。
    梨园是公主府的禁地,除去温驸马和温御父子,旁人一律不能入内。这个规定不仅府里的下人皆知,便是外人也有的耳闻。
    温国公不可能不知,若不然也不会避着人私下前来。
    我是郡王的大伯。
    还是驸马的兄长。
    但这句话他不会讲,因为驸马这两个字是他的禁忌。
    郡王有令,除驸马之外,任何人不得入内。
    黑衣侍卫半步不让,依旧拦在路中间。
    温国公望着梨园的方向,目光晦涩。
    又是驸马。
    这个称呼,原本应该是他的。
    他们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他是国公府世子,璃儿是先皇后所出的嫡公主。朝堂纷争,世事纠葛不曾将他们分开。哪怕是宫闱算计,岁月蹉跎也从未动摇过他对璃儿的爱慕之心。
    他等着,守着,初衷不悔。
    后来陛下登基,璃儿说要功成身退。她还说自此以后要做一个好妻子,与他朝夕相处生儿育女。
    那时他何等欢喜,迫不及待地告知母亲准备大婚。
    母亲不置可否,他以为是默许。哪成想一觉醒来,身边竟睡着一名女子。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他视为晚辈的王家长房嫡长女。
    他心知,是被母亲算计。
    母亲中意王家嫡长女,曾不止一次提及。他以为他和璃儿的事人尽皆知,母亲的私心不过是一厢情愿,却不想母亲会做到那个地步。
    王氏才情不俗,且有贤名。出事之后不哭不闹,反倒自责自己大意疏忽。王家有女不妾的祖训,王氏身为嫡长女,更是不可能屈身做妾。
    母亲适时出现,逼他娶王氏。王氏不同意,说是她不能拆散自己和璃儿,还说她会隐瞒此事。
    他当时悔极乱极,唯恐失去璃儿。他以为如果王氏不说,此事或许能一直瞒着,谁也不会离间他和璃儿的感情。
    然而他忘了,母亲费心安排,岂能半途而废。
    璃儿终是知道了,亦是不哭不闹。
    初时他惶恐,惶恐过后他自责懊悔,在璃儿面前无地自容。他以为自己多年等待,璃儿会不计前嫌。他以为他们情深意重,可敌世间一切变数。但是后来璃儿告诉他,他们之间缘分已尽,让他娶王氏。再后来无论他如何乞求,璃儿心意已决。
    那段日子,他浑浑噩噩。最后他听从母亲安排,娶了王氏。谁知在他成亲后不到三日,传出胞弟尚主的消息。
    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是他的弟弟温华?
    他更不明白,为什么多年感情敌不过一个算计?
    他痛苦,因为他心里只有璃儿一人。他难过,因为他觉得璃儿并不是真的爱重自己。世间男子娶妾者众多,他与王氏的肌肤之亲并非自愿,为何璃儿不容?
    甚至他不无沮丧地想,或许对于璃儿而言,他不过是一个能利用之人。等到他无用的那一天,即便没有那件事,他可能也是一枚弃子。
    他曾负气地想,一别两宽也好。
    绝情的人是璃儿,不是他。
    他以为日子长了,后悔的人一定是璃儿。但是他没有等到那一天,他等来的是璃儿去世的噩耗。
    他们曾经那么相知,到头来竟是阴阳两隔。回想璃儿最后的那些日子,他们不曾见过,不曾说过一句话。
    往后年年岁岁,他没有一天不是活在悔恨中。即便是思念如疯长的草,他却是连祭拜璃儿的资格都没有。挡在他面前的何止是一个侍卫,那是世间礼教的鸿沟,也是人伦尊卑的天堑。
    若我执意硬闯,你当如何?
    国公爷想硬闯吗?一道含着怒气的声音响起,一青色褙子的妇人从暗处走来,手里还端着一盘祭果。
    温国公眯了眯眼,认出妇人。
    十锦?
    难为国公爷,还记得奴婢。
    这位叫十锦的妇人是安和长公主生前最为倚重的大宫女,早在安和长公主出宫嫁人之后就脱了奴籍,还受封了恭人。
    长公主去世之后,她跟着小主子重新回到宫中。小主子长大后,她又跟着出了宫。这些年她深居简出,留在公主府里荣养。
    哪怕是温老夫人见了她,都要唤她一声锦恭人。
    她此时自称奴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温国公记得他和璃儿两情相悦时,十锦极是活泼话多,也很恭敬有眼色。不想时隔多年,对方竟是老成这样,暮气沉沉满脸刻板之相,且言语含沙射影,再无恭敬可言。
    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奴婢是个有福的,自然过得好。
    你手里拿着的是给璃儿祭品?
    国公爷自重,您应称我家主子为长公主。
    长公主?
    那是他的璃儿!
    温国公沉痛闭目,二十多年了,昔人已是黄泉碧落,他却从未放下过。恐怕这一生他都不会放下,终将活在过去的记忆中。
    只是时至今日,他竟是连睹物思人都不能。
    难道我想祭奠故人,也不可以吗?
    --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嫁给了女主她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漫步长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漫步长安并收藏穿越后我嫁给了女主她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