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好想和周阿姨深入接触一下,笑着说道:我很喜欢驴打滚,谢谢樊爷爷。
    她和黎可告辞江老爷子、范老爷子,跟着樊爷爷回了小区。
    樊奶奶亲自给他们开了门,她见到谢箐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诶哟~是小谢啊,快进来,你们来得正好,樊奶奶买了一件连衣裙,你们给奶奶参谋参谋,看看好不好看。
    樊爷爷喊道:小周啊,你把驴打滚拿出来,给俩孩子尝尝。
    马上。周阿姨答应一声,我刚整理完垃圾桶,洗个手就来。
    谢箐立刻说道:樊爷爷,我自己去取吧,让周阿姨忙她的。
    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樊爷爷指指客厅北边,厨房就在那儿。
    谢箐进了厨房。
    周阿姨正在洗手,她笑着对谢箐说道:小谢今儿回来得可早。
    谢箐道:还行,下午工作不忙。
    怪不得。周阿姨打开蒸锅盖子,新做的,又软又糯,你们快尝尝。
    谢谢周阿姨,我洗洗手。她在水池边洗了手,目光往窗上一扫,从右手边的窗户往外看,她家和檀易家的门前一览无余。
    厨房里非常整洁,油烟机、墙面、窗户、地面、边边角角没有任何污渍。
    可见周阿姨在这里下了相当大的功夫。
    谢箐问:周阿姨多大年纪了?
    周阿姨道:四十六,看着不像吧。
    她头发花白,眼角细纹多,看起来比同龄人大几岁。
    谢箐擦了手,不像,阿姨面相慈和,看着就心善,心善的人大多年轻。
    真的吗?周阿姨对着玻璃照了照,眼里有了一丝喜色,我总觉得我像六十了。
    谢箐道:当然真的,您只要把头发一染,保准年轻四五岁。少白头是没办法的事。
    少白头?周阿姨像在自我说服,对对,我就是少白头。
    谢箐从锅里取出盘子,谢谢周阿姨,我先出去了。
    周阿姨道:去吧去吧,我给垃圾桶套上塑料袋。
    回到客厅,樊奶奶穿着一件素雅的碎花连衣裙从卧房走了出来。
    黎可赞道:这个花色好看,特别好看,樊奶奶在哪儿买的?
    谢箐也道:樊奶奶的眼光真好。
    飞扬服饰。樊奶奶开心地转了两个圈,裙摆飞扬起来,像一朵盛大的喇叭花。
    哦谢箐想起来了,飞扬服饰就是和筠玉服饰唱对台戏的服装公司,老名牌了,质量好,款式也很适合您。
    衣服确实不错,谢黎二人又有意奉承,樊奶奶收获了一堆赞美,心满意足地回屋换衣服去了。
    樊爷爷从卫生间出来,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尝尝吧,周阿姨的手艺相当不错。
    谢箐捏起一块,咬一口,驴打滚弹性十足,甜而不腻,口感极好。
    她试探着问道:听口音,周阿姨是安海人,但这一手驴打滚做得比京城人还地道呢。
    樊爷爷道:她是安海人,你樊奶奶是老京城人。你樊奶奶虽然做不好,但背菜谱很有一套。
    樊奶奶从冰箱里取出两罐可乐,我小时候特爱吃,我妈觉得我肠胃不好,从不让我多吃。等我长大了,可以自由吃了,又怕太胖不敢多吃,现在老了,不怕胖了,却吃不动了。
    谢箐起身把可乐接了过来,我爷爷总说,克制是为了更长久,樊奶奶是有毅力的人,所以才能保持这样好的身材。
    那确实。樊奶奶喜滋滋地说道,你樊爷爷常说,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人会使用工具外,还有一个区别就是人能更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
    黎可道:看来我也得像樊奶奶学习,单位伙食太好,我胖两三斤了。
    谢箐的目光落在条案上的相框内樊家是中式装修,摆了一整套的酸枝木家具那是一张七寸彩色照片,中间是中年时期的老两口,樊奶奶身边站着一个女孩子,兄弟俩在后边,他们和樊爷爷长得很像,年纪稍大的男子还搂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人。
    一家人笑容灿烂,和和美美。
    樊爷爷把照片拿了过来,爱惜地在镜面上摸了摸,二十年前的老照片了,樊爷爷那时候还年轻着呢。
    樊奶奶的眼里闪过一丝痛苦,她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樊爷爷把照片放回去,就没有下文了。
    谢箐知道,她可能触碰到樊家人的痛点了,吃下两块驴打滚后,带着打包的吃食离开了樊家。
    天黑了,路灯亮了。
    咸湿的海风迎面吹来,虽不够甜美,但足够让人清醒。
    黎可揉了揉短发,樊爷爷家有故事啊,会不会和七一年那场战事有关?
    谢箐道:很有可能,回头让檀队查一查。
    二人绕过房山,上了小区马路,谢箐假借系鞋带回头看了一眼樊家厨房没有开灯,里面有一条暗影,一动不动地面对着她的方向。
    --

章节目录

女法医穿书后和男二he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十月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海并收藏女法医穿书后和男二he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