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警告李骥一句,往他的独立办公室去了。
    李骥做了一个展示肌肉的动作,压低声音,太好了,说不定这桩案子就靠我们了。
    黎可轻轻一跳,我也有这种感觉。
    谢箐扶额,你们哪来的这种信心?
    当然是你给的。黎可抱住她的胳膊,没看黄大队都说,可以照你的名单查吗?
    谢箐正色道:有信心可以,但也要做好一无所获的心理准备。
    好啦,放心吧。黎可拉着她往外走,其实啊,我觉得你说的那些比我俩还不靠谱呢。
    李骥哈哈一笑,虽然没附和,但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谢箐松一口气之余,还有了一点不服气她是法医,很少做侧写,但她做的侧写都很准。
    警察局在凤山区,老城区在其西北向,也叫丰安区,骑自行车太远,三人坐公交车过去了。
    李骥家在老城区,对这一带熟悉得很,他做了个路线规划,三人按顺序走居委会,七户人家,十七点之前就搞定了。
    七个人,其中三个父母健在,之所以联系人不写父母,是因为父母家没有电话,便填了邻居或者兄弟姐妹的联系方式。
    综合了解后,七个剩下了四个,他们分别是:孟文凯,赵伟志,孙志峰,范小山。
    原本巨人观一案和黄琦案并案就不绝对,圈出来的一百多人也颇勉强。
    现在连七个都没有了,如果在四个人里找出凶手,简直跟撞大运一般。
    为此,谢箐遭到了黎可和李骥无情的嘲笑。
    谢箐不恼,她不是神仙,也不是福尔摩斯,更没看到凶案现场,几个警察局都没辙的案子,她从未指望看看档案、做做侧写就能侦破。
    一般来说,出租车早晚交班通常在车主家附近,两位司机大抵是同一个区的人,住的不会太远。
    三人本着来都来了,索性把该做的都做了的原则,往其中一个车主的住处去了。
    车主姓常,家在夹子胡同,司机孟文凯开晚班,一般在胡同口处交接。
    三人运气不错,人还没到夹子胡同,就见一辆红色夏利开了过来,看车牌,正是孟文凯开的那一辆。
    谢箐道:李骥回家吗,不回家我们就打车回去。
    李骥犹豫了。
    黎可便道:你又不是大禹,没道理过家门而不入,回去吧,我俩跟他聊聊。
    李骥道:那行,我回家跟我爸妈一起吃个晚饭,有事你们呼我。
    黎可朝出租车招了招手,那是,烀你没商量。
    李骥走了,出租车停下了,车窗被摇下,露出一张笑脸,二位,去哪啊?
    黎可迟疑地看看谢箐她不知道该不该自报家门。
    谢箐打开副驾驶的车门,警察局。
    孟文凯对警察局三个字没什么反应,哪个警察局?
    谢箐道:凤山区市局。
    哟,大活儿啊。孟文凯欣赏的目光毫不掩饰地落在谢箐侧脸上,大妹子,你们去市局干啥啊,人都下班了。
    谢箐道:我同学在市局,约了晚上一起吃烧烤。
    吃烧烤还得是咱们老区多啊。
    他下班不准时,晚上又不回家,我们找他更方便。
    那倒也是,不过现在不怎么安全呐,听说前几天还死了个孩子,警察怀疑是出租车司机干的,正到处查呢。
    我们也听说了,没事,我同学开车送我们回来。
    那还成。
    师傅,你觉得那孩子能是干你们这行的人杀的吗?
    不好说,干我们这行的啥人都有。
    这不能吧,你们不是有交警管吗?
    主要是交通局管。知人知面不知心,坏人也没在脸上写着不是?
    二人在警察局门口下了车,目送孟文凯消失在车河之中。
    谢箐道:这人几乎不可能是那个杀人犯。
    黎可不明白,为什么?
    谢箐笑了,你没发现他经常透过后视镜看你的胸部吗?凶手自视甚高,一定不会做这样龌龊的事。
    黎可用手挡住胸口,愤愤道:流氓!
    正是饭点儿,二人去了食堂。
    黄大队也在,他等二人打完饭,叫道:小谢,小黎,这边有空位。
    谢箐和黎可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了过去。
    黄大队放下筷子,怎么样,有收获吗?
    黎可低着头,还
    谢箐截断了她的话,我们把圈出来的七个人都走访了一遍,已经排除了四个,还有三个,我把具体情况说说,黄大队帮我们分析分析
    第一个是赵伟志,高中毕业,26岁,有女朋友,未婚。开出租六年,晚班车,紧急联系人的名字是他堂姐。
    其父母在其高考前因煤气中毒病逝,赵伟志当时寄宿学校,逃过一劫,但也导致他高考发挥失常,连大专都没考上。
    --

章节目录

女法医穿书后和男二he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十月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月海并收藏女法医穿书后和男二he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