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有特殊药材,带在身边可以驱除病气。
    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宫里太医给皇贵妃配制,后来皇贵妃送与徐筱锦的,林纨纨拿到后,在手里把玩了几下,与绿芳道:我要是再还回去,她应该就消停了吧?
    这未免太过绝情,绿芳支吾道:姑娘有这么讨厌徐姑娘吗?
    非常讨厌,林纨纨扔给绿芳,还回去吧。
    果然自那天后,徐家再没有帖子送来。
    今年的京都似乎格外的炎热,皇上批阅了一阵子奏疏,觉得气闷,便稍作休息,来晚清轩散心。
    临湖的一座亭子,四面通风,又有葱茏花木遮阴,端得凉爽,他坐在石椅上,叫宫女倒上凉茶喝。
    随身服侍的黄朴善解人意:皇上宵衣旰食劳心劳力,不如让林首辅分担一二吧。皇上累倒了,可是群龙无首啊!
    确实是有几桩棘手的事情难以解决,皇上慢慢啜了一口凉茶,可都交给林镜清的话,内阁就得换人主持,他身边已经离不开林镜清。
    黄朴的意见没被采纳,也就禁声了。
    纳凉足够后,皇上准备回文德殿。
    在路上却遇到陆昭,他似乎是从军营刚刚回来,白袍上占满泥土,脸上也不甚干净。
    你怎么弄得如此狼狈?皇上询问。
    陆昭行礼后道:儿臣与许将军讨论步军方阵,临时同兵士们操练了一回,故而仪容不整。
    皇上皱眉:你身为储君竟亲自参与吗?成何体统!
    本来他是不想让陆昭去兵营的,可偏偏太后插手,说陆昭自小就对兵法有兴趣,让他去兵营里向几位将军学习学习,亲眼看看他们操练。结果陆昭去得越来越勤了。
    面对父亲的责备,陆昭不以为然:皇祖父十八岁时领兵南下,与兵士们共同吃住整整半年,儿臣这算不得什么。
    表情十分的坦然,皇上忽然就想到了张蕣华。
    他第一次见到张蕣华的时候,她也是一身的白袍,若不是母后介绍,他本以为是个年轻将军,后来才知,张蕣华是自小就在兵营里长大的,根本就没有小女儿的那种娇态。
    拿起刀剑的时候,英气勃勃,竟比他还像个男子。但她张家当时立了大功,他还是娶了张蕣华。
    母后满意,父皇也满意。
    父皇时常夸奖张蕣华,说她是天纵之才,张蕣华似乎因此也越来越没有分寸了,经常指出他的不足,要他改正。
    他登基后,张蕣华也没有丝毫的改变,甚至不顾他的反对,亲自去兵营视察,回来时,有时也是一身的泥污。
    想到这个人,不知怎么他又有些气闷,用力喘息了几口气道:朕看你是太过清闲了,最近听的课是否都明白?
    是,老师讲解的很是透彻。
    那你觉得你能独立处理政事吗?
    陆昭微微犹豫了下:儿臣觉得还得分是什么政事,儿臣没有任何经验。
    经验是要积累的,岂能一蹴而就?皇上盯着他英挺的脸,这儿子长相也随了张蕣华,尤其是一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一切,他微侧过头,说起你皇祖父,他是十六岁就能处理政事了,与你一样的年纪。
    陆昭觉察出他的意思:父皇可是有什么事要吩咐儿臣?
    皇上点点头:是时候让你去历练一番了。他朝文德殿走去,朕有封奏疏要给你看。
    陆昭跟上去。
    那是一封弹劾云城知府卢松的奏疏,称他贪污救灾银,尸位素餐,鱼肉百姓。
    看似极其普通,这样的弹劾,通政司每日能收到上百封,然而这不是第一次。往前也有官员曾去调查,却一无所获,反倒弄掉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
    云城正爆发旱灾,又有一批赈灾粮即将达到,你准备妥当后便启程去云城吧,朕相信你能替朕分忧。
    就这样突然下了旨意,陆昭知道他没有退路,躬身道:儿臣遵旨。
    黄朴这时真想扇自己耳光了。
    君心难测,他以为他真的能了解皇上吗?若不是亲耳听到,谁能相信,皇上竟将这样难的事情交给初出茅庐的太子!
    第18章
    永安宫里,太后打翻了一碗寒瓜汁。
    鲜红的果汁顺着案几流下,十分的瘆人。
    芸香急忙蹲下擦拭。
    岂有此理!太后霍地站起来,喝道,备车,去文德殿。
    可见太后有多急切,这么一点路还要坐车。车夫甩起马鞭,片刻功夫,车便停到了文德殿门口。
    太后不曾要黄门传话,径直走入。
    放下手中御笔,皇上起身道:母后为何事过来?哦是不是朕让昭儿去云城的事?
    你也知道吗?太后差些用手指指着这儿子,昭儿才几岁,你让他去管这等事情?可是没有官员了?林镜清呢,李易呢,再不济,也能派徐彦辉去吧!徐彦辉是皇贵妃的亲哥哥。
    他是兵部侍郎,要管的也是军事。皇上哭笑不得。
    那就只能是昭儿了吗?他才几岁?
    母后别小看昭儿。皇上扶着她坐下,皇祖父十六岁都与朕一样批阅奏疏了,昭儿怎么做不得?母后,朕也是听大学士说,昭儿举一反三,聪颖非常,这才让他去试试的。如果不行,又能损失什么?他毕竟年少,谁还敢置喙。
    --

章节目录

天生皇后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久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久岚并收藏天生皇后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