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廷俊大惊。
    陈念分明说过不想同他有什么牵扯的, 怎么转头就去勾搭苏起?
    你从何处听来的?他不动声色, 或者你听错了吧?你二舅父从不给人做木器的。
    赵蕊撅着嘴道:我是从外祖母口里听说的, 怎么会听错?二舅父已经去陈家了, 还带了府里的木料,不知要做几天。外祖母让管事去请他回来,二舅父也不肯二舅父以前只给我雕刻小玩意儿。
    这么听,一定是真的了。
    陈念到底想做什么?赵廷俊暗暗咬牙,她那次是在糊弄他吗?她难道盯上的是他小舅子苏起?
    怎么,想嫁给苏起不成?
    赵廷俊心头冒出无名之火,陈念也不看看自己的岁数,也不看看自己的家世,她凭什么嫁给苏起?真是做梦呢,想入侯府!
    蕊儿,听为父的话,快些去睡。他把女儿哄去睡觉,然后马上派随从去打探此事。
    快到月中,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中秋。
    卫国公府林老夫人的生辰在九月初,因是小生辰,霍老夫人提早就把十方佛锦缎送上了。
    林老夫人笑道:这幅锦缎我还没见到就闹出风波,我得仔细看看。
    在林家的客人也随着她一起欣赏。
    林老夫人用的锦缎好些都出自宫里,故而眼光是极为苛刻的,但这幅十方佛锦缎她竟是挑不出毛病,不管是佛的神情,仪态,还是衣着,各处的着色,都是恰到好处。她不由赞叹:难怪万春锦缎铺要关门,实在是一个劲敌呢。
    这话很快就传了出来,一时陈家门口极其热闹,不止有想买锦缎的,还有许多织娘。
    织娘们来拜访,对青枝是新鲜事,她细细听了之后,冒出了一个念头现在开锦缎铺也不是不可能。
    她们想把自己织得锦缎挂在我们家,因卫国公府的关系,我们在京城有了名气,便有人想找我们买锦缎,我觉得可行。她跟陈念商量。
    可始终不是我们织的。
    这不要紧,说明情况便是了只要我们把好关,专门要织艺精湛的织娘。青枝心里有个主意,她们都是有经验的,只要姑姑再去指点一下,说不定能有很大的突破。
    周茹也在场,极不赞成:教会徒弟没师父,万一她们学会了,自立门户抢你们生意那该如何?
    青枝奇怪:娘不就希望我跟姑姑不织锦吗,怎么还怕没生意?再说,我已经收了采石为徒。
    那不一样!采石是你手把手教的,那是正式的师父,这孩子我瞧着也憨实,不会出卖你。别的人就不同了,我可不想你被人欺负,就算你们不织,那陈家的织艺也不能被外人夺走。
    母亲说得有理,人心难测,青枝思忖着道:那先观察观察,倘若有不错的织娘,可以立个契约。
    陈念也同意。
    有了开锦缎铺的念头,青枝便想马上动手。因苏起是京城人士,这几日常来做织机,青枝与他有些熟了,询问他在何处开最好。
    苏起笑道:这你可问对人了万春锦缎铺曾经在哪里你应该知道吧?
    旋街吗?
    确实很繁华,青枝记得,那条街道尤其的长,听说是用八千块大青石铺就而成。
    好是好,就是怕赁个铺面太贵,她跟姑姑来京城后一共赚到两百两左右的银子,姑姑手里还有一些,但后面她要跟姑姑去理县看丝线,肯定又要花掉好几十两银子。
    看小姑娘犹豫不决,苏起猜到是什么问题:不去旋街,也可以去西街,你先试着开个小点的店铺,等以后再换大的。手艺在手,不必着急。
    西街倒也不错,青枝点点头:好,我这就去西街看看。
    她骑着阿毛,带着阿黄出门。
    等来到西街后,第一眼瞧见的却是潘济美开得脂粉铺。青枝暗道一句糟糕。不知不觉过去两个月了,她竟忘了跟潘济美说清楚。此事不能再拖,她急忙走到脂粉铺门口。
    潘掌柜在吗?
    伙计认识她,立刻去告诉潘济美。
    青枝穿一件杏色绣竹纹的窄袖罗衫,满头秀发梳成个利落单螺,一样首饰都没有。她身边是一头驴,脚下一只黄狗,好似云游到此地的秀丽道姑。
    潘济美马上看出青枝是来做什么的。
    若是接受他,小姑娘绝不会无心打扮,也不会是这种态度。
    潘济美抢先道:你是来找铺面的吧?
    青枝:
    他是神算子吗,怎么会知道的?
    潘济美观神情就知自己猜到了,看来拒绝他只是顺便,他心里一阵失落。凭他的条件娶不到世家女,可商户之女很是容易,结果他看上青枝,青枝看不上他。
    也是,到底是不愿嫁入裴家的女子。
    他甚至难以想象青枝的要求会有多高!
    自从郑泰初离开京城后,你陈家的织艺就传开了,后来又被林老夫人夸赞,你自然要开锦缎铺的。这种时机不开,何时开?潘济美脸上挂着足以吸引女子的笑容,我说过会出一份力,怎么样?我帮你找吧。
    不用。她是来断绝潘济美的念头的,怎么还能接受他的帮忙,我自己可以,我今儿来找你,是有话跟你说。
    --

章节目录

艳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久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久岚并收藏艳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