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行,周茹道:除了公事外,也得有惦记的人儿啊。要是裴连瑛心里没有女儿,也不怪女儿抱怨。
    李韭儿明白了:周妹妹放心,连瑛就这会子忙,等手头案子查清楚就好了。
    还是案子案子的,周茹对这回答并不满意,她总觉得,案子再难查,晚上都没个空吗?
    就在这时,有一位公子敲响了陈家的大门。
    翠儿打开门,微微怔了怔问:公子是来买锦缎吗?
    那公子道:不,来找你家姑娘谈一桩买卖关于丝线。
    那是青枝极为在意的,翠儿忙去禀告。
    青枝果然立即从木楼爬下。
    院子里那位公子正等着,穿一件如意连云纹的竹绿色锦袍,头戴青色纱巾,听到脚步声,转过身,露出张极其俊俏的脸。
    青枝打量他一眼:公子要做什么买卖?
    表面上是丝线,实质当然不是
    那公子也仔细打量青枝。
    裴辉说的不错,小姑娘果然貌美,身段也好,亭亭玉立,他笑得越发迷人。
    一双桃花眼简直要勾魂。
    作者有话说:
    提醒,这个也不算男二,半个吧。。
    第17章
    绝不会再看错。
    奈何青枝不似幼时了,容貌对她来说已无吸引力,故而一点反应也无。
    那公子常用此招对付女客,屡试不爽,但眼前这位却很平静,便略微收敛,正色道:不才姓潘名济美,听牙行的牙人说,你想买丝线织锦。我一向对锦缎颇有兴趣,也有门路买丝线,便想与你谈一桩生意。
    她们是在牙行提过香云桥,但青枝仍有疑问:听公子的意思,你并非丝线商人,牙人为何与你提起此事?
    倒是挺谨慎,潘济美也有准备:我虽非丝线商人,但做得买卖很杂,故而常去牙行。牙人知道我正寻织娘织锦,说不知你们的织艺是否合意,让我来此问问。
    原是这么回事,青枝请他去屋里坐,又叫翠儿倒茶:你对锦缎有何需求?我先把话说在前头,我们家就我跟姑姑两个人织锦,若你要几十幅上百幅,我们是拿不出来的。
    潘济美一笑:不是,我是想要比较特殊的锦缎万春锦缎铺要价太高,我不想做冤大头。
    青枝道:公子稍等。她将家中剩余的可卖的锦缎取来,一幅是群仙祝寿,一幅是竹梅双喜,不知这两幅公子可看得上?
    潘济美初衷是为了接近青枝,但看到锦缎时着实吃惊,连连夸赞:难怪你们要买许多丝线,这等织艺在京城不愁客人,不过我是要佛像,一幅如意轮观音,一幅千手千眼观音锦缎。
    这种锦缎很花功夫,青枝思忖片刻:我得与姑姑商量商量,光是底本都不好画。
    竟然是自己画纹样的,潘济美又有些惊讶,说道:一幅我给你们二十两银子。
    价格倒是不低,青枝好奇问:你信得过我们?万一没织好呢?
    我也不是傻子,先说好了,我们双方是要立契约的,你们底本什么样,锦缎也得什么样。当然,定金不会少。
    这潘公子做事滴水不漏,但也正合青枝心意。说明白了,以后也清楚,她起身道:我去问问姑姑。
    陈念见她一直不来,已经走到门口,青枝就同她说了一遍。
    在均州时陈念就跟兄长织过不少佛像的锦缎,一般这种锦缎都是拿来做屏风或者挂饰所用,可惜的是正好没织过这两种,还得画底本。她点点头:可以。费心是费心些,可做好了就能挣四十两,省了她们这段时间去寻别的活计。
    青枝当然也赞同,就答应了潘济美。
    潘济美起身道:过几日我找牙人来立契约,至于丝线,我与别人谈妥,再来找你,你想买多少斤都没问题。
    青枝眼眸微睁:随便多少斤?
    刚才认真谈事时她看起来很严肃,此时却显得有几分娇憨,潘济美微微一笑:我刚才说了,丝线我有门路,之所以愿意帮忙,是想以后还能合作。不瞒你说,这两幅锦缎是我替一位老主顾寻的,他现在不在京城,他若满意的话,以后还会让我采办,我自然又要来麻烦你们。
    青枝听明白了。
    潘济美算是中间人,她们织锦得四十两,而潘济美什么都不用做就能白得银子。
    难怪来找她们,她们比万春锦缎铺便宜,那潘济美拿得就更多,这个忙便不算什么。青枝点点头:好,劳烦潘公子了。
    她送潘济美出去。
    潘济美却不着急,走得缓慢,欣赏庭中景色。
    宅院是新修葺的,花木尚不葱茏,只有两盆杜鹃开着粉白色的花朵。
    青枝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香味。
    鲜花的味儿。
    男子很少有这种味道,裴连瑛在均州时身上只有干净清爽的木香味,但来京城后却有种墨香味,想必是用的墨锭越来越金贵。
    潘济美忽然停下脚步:你往后可想开锦缎铺?
    当然。青枝毫不犹豫。
    潘济美道:若是看上哪家铺面,告诉我,京城的掌柜我多数都认识,可以帮你牵线搭桥。
    --

章节目录

艳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久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久岚并收藏艳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