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是先做事,还是先坐一坐?陈柏云征求他们的意见。
    沈见微幽幽道:这两个都先不提,陈观主,我和明逐刚才上山,打扫山门的道长远远看着我们就冲我们挥手,还知道我们一个姓沈、一个姓明,这是什么情况?
    陈柏云笑呵呵地道:这不是两位出资修葺了白云观嘛,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就把两位的功绩做成了ppt,召集了全白云观的人,讲给了他们听。
    沈见微:
    明逐:
    倒也不必做成ppt吧?
    陈柏云转移话题:两位施主不如说一说,今天来白云观是想办什么事?
    他们想给亲人烧些香烛纸钱。
    要不是明逐还有亲姨妈在世,他们俩真的要能凑上一对天煞孤星的命格了,父母双亡,这放古代或许还会被冠上一句不详。
    沈见微没明说,只说自己十岁那年,全家都意外死亡,除了他没有一个人活下来的,而明逐的父母飞机失事,在网上还能搜索到相关的咨询。
    陈柏云听完之后,怔了半晌,约莫是很难想象两个光鲜亮丽的人,最求不得的是亲缘。
    老人都讲,人要不是寿终正寝,而是死于非命,都会心生怨恨,久久地滞留在人间不去投胎,沈见微和明逐都不信鬼神,只是敬鬼神而远之,可心理上还是想要一个慰藉。
    既然两位施主自带了香烛纸钱,那贫道就为两位施主的亲人诵经度亡吧。
    多谢陈观主。
    现在的人已经越来越不迷信了,很少有在办丧事之外还请道士或者是和尚做超度法事的,陈柏云这些年在白云观,做的也是解签讲经的活儿,超度的活儿,他已经十几年不曾碰过了。
    不过陈柏云十几年不曾动过,却还是对这一切流程都一清二楚,甚至还换上了自己的法衣,专门为沈见微和明逐的亲人做一场规格极高的法事。
    沈见微和明逐在白云观看着法事一点一点地进行。
    两个人手牵着手,像是在互相支撑。
    似乎自从他们认识以来,就一直在破旧立新,挖除沉疴宿疾。
    今天是除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来年的春风,也一定会带给他们,更加光明璀璨的未来。
    等陈柏云把法事做完,时间也不算早了,便留他们在白云观一起吃中午饭,白云观是道观,自然是没有什么荤腥能吃的,都是素菜。
    不过做饭的道长手艺很不错,甚至连摆盘都相当精致,说不定上山之前专精厨艺。
    在白云观吃过午饭之后,沈见微和明逐又赶回丽水居。
    赶回丽水居,家里已经在布置祭祖的桌子了,吴妈用盘子把每一样菜都给装了一些出来,又摆了一圈的碗筷,砍了一截白萝卜用来插香烛,纸钱拿去了院子里烧。
    正好你们回来了,还没有拜呢,快来拜一拜!顾天逸一手拉着一个进了屋,对着摆放了食物碗筷和酒水的餐桌,也别管是谁的祖宗了,都鞠个躬,要是真的地下有灵啊,多保佑保佑你们。
    沈见微和明逐老老实实地鞠躬,还鞠了三次。
    顾天逸满意了,又招呼着他们去把院子里的纸钱给盯着,烧完了之后要处理掉的,不然风一吹,整个院子都是灰,那就难打理了。
    顾天逸帮着吴妈把餐桌给重新收拾了出来,年夜饭也陆续要端上桌,吴妈今天忙碌了一天,做了满满的一桌子菜,份量还不小,都快把餐桌给堆满了,连放碗的地方都是挤出来的。
    土鸡汤、香肠、腊猪蹄、剁椒鱼头全是好菜。
    明逐去把从朗宇市的家里带过来的白葡萄酒给开了一瓶,又拎了四个高脚杯,一人倒了半杯。
    今天是我们聚在一起过的第一个除夕,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除夕。明逐率先举起了酒杯,杯子里的酒水在灯光下摇晃,晶莹剔透。
    沈见微跟着明逐举起了酒杯:新年快乐,干杯!
    干杯!
    五个酒杯碰撞在一起,声音清脆。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怎么都消不下去的笑脸,笑意已经烙印在了他们的心上。
    自家人喝酒,没有必须干完酒杯里所有酒的规矩,大家都是喝了一口,然后开始动筷子夹菜。
    吴妈蒸了米饭,不过她很有先见之明,没有蒸太多,就这一桌子菜,每道菜多夹两筷子都能饱了,谁还顾得上吃米饭啊!
    这顿年夜饭吃了很久,从天擦边黑到进入夜里,沈见微挂的灯全部开了,把院子里都给照得亮堂堂的。
    吃完年夜饭之后先收拾了碗筷和厨房,然后五个人都到了院子里。
    沈见微买了五十盒仙女棒,很是豪气,别人点都是一根一根的点,或者一手一根,他不一样,他一把一把地点。
    仙女棒点燃之后就像是串了一串星星在闪烁,而又比远在银河的星星要明亮得多,更何况沈见微还一点一大把,直接照亮了好大一块地方。
    沈见微把第一把仙女棒送给了吴妈:祝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里唯一的仙女新年快乐!
    吴妈笑着接过那一大把仙女棒:谢谢沈先生!
    沈见微转头又去点了第二把,第二把送给了楼宣:小叔叔新年快乐!
    --

章节目录

魔教教主在现代的咸鱼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一寸星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寸星火并收藏魔教教主在现代的咸鱼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