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虚做了个礼,心情不错,连带着对人也客气:原是乾管家 。
    不知乾管家造访所为何事,里面请。
    那管家也没客气,跟着张放远就进了宅子,过廊子眼睛也未曾闲着,四处打量。见张家伶仃的仆役和简单的装点,不禁微微蹙起了眉。
    一路进了中堂,喝了口茶,那管家才不紧不慢道:不知张老爷求学一事进展如何了?
    劳管家记挂,一直在给孩子留心寻着夫子。
    管家又道: 我们老爷近两日也有招选了几个学童,这朝就要开课了,思及张老爷与我们孟家是同民巷之人,还是可行个方便。
    张放远眉头微挑,今天还真是都上赶着来他们张家了。
    那管家直言:张老爷是两个孩子,一并送到私塾求学费用算下来着实也不是小数目,若张老爷手头困难,我们老爷心善也好说,两个孩子八十两。
    乾姓管家熟稔的用茶盏盖子拨开杯中的茶叶,一副大善人模样:这已是别家没有的殊荣,张老爷意下如何?
    张放远不免低头轻笑了一声:多谢孟夫子周全,只可惜鄙人已经寻好了夫子,实乃可惜。
    那管家手一顿,颇有些不可思议:寻到了?
    正是。
    不知是哪家私塾?管家追问道:可是浅草堂的私塾?张老爷可别怪鄙人说话难听了些,这孩子求学可别只图束脩礼低廉,一分钱一分货。
    张放远道:乾管家误会了,并非是浅草堂。
    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左右都是青山巷的人,进进出出稍作留心便能只孩子在何处受学,他直接道:犬子乃是在近邻骆家开蒙。
    骆家?
    不单是管家疑惑,就是孟家夫子听闻管家回来报告之时,不免也回头问了一声。
    那骆家张家一前一后搬进青山巷来,前阵儿也乾人前去打听了这骆家,却是一无所获。
    管家道:莫非这骆家和张家乃是亲友?
    若是亲友一开始便把孩子送过去了,还用得着四处求人?
    老奴愚钝。
    孟姓夫子冷哼了一声:这起子商户目光短浅,竟是不舍得多花几两碎银在子嗣身上,便是个能识文断字的都认作夫子,呸!我倒是要看看能成个什么事儿
    只是丢了个香饽饽略有可惜,多一个学子毕竟就多一份收支。
    乾姓管家自知老爷的想法,宽慰道:老奴瞧那张家也不过如此,宅中仆役三五,未有奢靡,想必是倾尽财力才购得城中宅舍一处,手头也紧,自是舍不得出手这许多银两。
    也罢,高看他了,以后不必再来往。
    是。
    瑞锦瑞鲤的夫子落实以后,张放远许禾给两个孩子连夜做了教导,孩子虽然懂事,但毕竟一直都是在两口子的羽翼下成长,这朝头一回要送到他人家中,即便是隔壁,不免也有忧虑。
    一则是怕孩子苦恼,二则怕冲撞了骆檐。
    为此张放远又掏钱去伢行里买了两个七八岁的孩童作为伴读,城里人都兴这套。
    许禾原本没有打算给孩子配置这些的,但是孩子总要有人看着,他们两个大人总不好跟着去陪读,有书童相伴倒也是件好事。
    于是挑挑捡捡的带回来两个,甘草培教了一番,五日后的清晨,张放远就带着两个小家伙以及两个伴读一同去了骆家。
    骆檐虽是半道收了两个学生,但是也慎重以待,吩咐下人收拾了一间敞亮的屋子出来作为课室。
    三个小朋友碰面,甚是欢喜。
    张放远扣着两个新奇的崽子,先规规矩矩的给骆檐行拜师礼。
    第107章
    两个小奶娃每日有了固定去处,辰时吃过早食前去骆家书塾受教,午时回来用午饭,小睡半个时辰,下午申时初再去,戌时放课回家。
    初入私塾几日两个奶娃神采奕奕,新奇的很,倒是张放远许禾两口子牵肠挂肚,总操心着孩子。一天几趟都要亲自把崽子送过去,整日授课结束后,又要从两个伴读身上询问一番今日学习的事情。
    说到底最不放心的还是小鲤哥儿,哥哥在家里也是稳重老陈的,出门在外倒是不怕惹是生非,要紧就是调皮的小鲤哥儿,不过倒是两口子多虑了,走出家门,小鲤哥儿要懂事的多,并没有像家里一般窜上跳下。
    如此过了好些日子,两口子慢慢也就习惯了孩子入了学堂的事情。
    早出之时,偶还能听见三个奶娃的读书声,张放远和许禾都喜欢在门口站着听一会儿。
    这头上了正轨,两口子才抽出时间回村去寻看一番田地。
    时至初夏,庄稼都已经落地,旷野青葱一片,今年的秧苗种的晚,长的也慢一些,不过好在是没有灾死什么。
    两口子到海棠湾那边去时,雇农正在给地里的玉米苗锄杂草,他们是荒地头年种植,庄稼的长势比之村里其余乡亲的都要弱一些。不过即便如此,地里的雇农还是十分满足,看着土地庄稼就看得见希望,东家还借用农具耕种,他们没有什么不满。
    荒地只要好好拾腾,精心料理几年,不遇什么大灾大难,也是能肥沃起来的。
    --

章节目录

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岛里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岛里天下并收藏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