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孩子长的可比旱地里的庄稼快,抽了些条儿起来,都不似一岁多的时候那么像地里的冬瓜了。
    地里的庄稼汉力气大,张世诚一手抱起一个崽儿:别乱跑摔了,伯爷方才捡到一窝鸟,看看去!
    两个小家伙兴致勃勃,头一回看到木枝渣子做的圆圆的鸟窝,里头两双还不能飞的幼鸟正在大张着嘴巴啾啾直叫。
    小鲤哥儿圆溜溜的眼睛睁的老大:小鸟,小鸟!
    有四只!
    瑞锦看着幼鸟,虽然反应不如小鲤哥儿激烈,但眼睛还是忽闪忽闪的,和小鲤哥儿对着话。
    张世诚惊了一瞬,扭头去看张放远两口子:这孩子竟会数数!
    两口子也有点惊讶,先前隐隐就发觉瑞锦沉默寡言的,但是喜欢跟着大人学习,没想到一鸣惊人,竟是会数鸟了。
    这孩子聪颖,早些送去开蒙才是!
    张世诚两眼放光,欢喜的很。
    孩子才两岁多,再要开蒙也得三岁过了再送去,现在也太早了。
    小朋友聪颖张放远也高兴,毕竟先时村里不少人还私下议论说瑞锦呆傻,可他并不想为着证明张家的孩子不傻还聪明,对孩子拔苗助长。
    现在家里好了,总之是要送孩子去读书的,倒是早晚一些也不碍事。
    张世诚还想抱着小朋友扭一会儿,两个小朋友的心早就飞到小鸟身上去了,摇着腿要下去。
    不可以去摸幼鸟,晓得了不?
    两个崽儿乖乖点了脑袋张世诚才给放下去,沾地立马围住了鸟窝,两人并排蹲着,叽叽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有时候许禾都听不懂。
    张世诚看着两个崽儿蹲着尤显肉乎乎,一步三回头的才回去砍柴。
    张放远摇了摇头:四伯这么喜欢大孙子,把这两个家伙抱过去亲一阵算了。
    闹腾的很,我一把老骨头可照料不住。
    那就早些给晓茂找个夫婿,大外孙就得早些抱了。
    张世诚瞪了张放远一眼,骂了一声没大没小,心里头却是早已经再美滋滋的想了,可又不好意思挂在嘴边说,便扯别的话头出来。
    话又说回来,你囤这么多柴火作何?现在倒是不如囤粮食拉去了沃江县卖,指不准儿还有的赚。
    张放远道:囤些柴火过冬烧,再者还要烧炭出来。
    张世诚前些日子都在操持灌溉田地,这朝得空了就过来帮忙砍了两天的柴火。
    听闻张放远的话更是不解:这热的跟待在灶火塘里一样,囤啥炭啊。
    四伯,你没见天时都是夏旱了冬雪嘛?这囤米卖是来不及了,我还不能发碳火财了?
    张世诚砍着干树干道:夏旱冬冷是不错,可又非回回如此,那也只偶然间罢了。你适当囤些就好,当心囤多了今年冬像去年那般暖和,碳火卖的廉价了不说,还没人买。
    张放远笑了笑:你就听我的准没错。
    张家砍柴烧炭一连干了一夏。
    今年大旱,泗阳城虽说未曾受干旱影响到颗粒无收的境地,但是收成相较于去年已是大打折扣。
    农户很快就把庄稼拾掇了干净,好些人都挽着篮子在收割了的稻田里捡遗落的谷穗。
    卖亏了,卖亏了。城里粮行的米又涨了五文起来,要是迟些卖可就赚了。
    哎呦,沃江县那头大旱,好不易熬过了夏,秋来又遇了蝗灾,实在是惨。今年四处收成都不好,粮价那能不涨嘛!
    现在粮价那么贵,再拉些粮食去卖嘛!
    这朝我可不敢卖了,合该听张放远的。
    去了城里回来的村民议论纷纷,地里的村民也凑上去打听外县现在的情况,说起受灾都是一阵自危的感叹。
    你们还团这儿说乐咧,张家方才说要收炭火,谁家都能送去卖,就比市价低一些,十文一斤。
    忽的村头这边一撇着柴刀准备上山的村民见着热闹,吆喝了一声。
    村户登时就静了,转而问道: 真的假的,可不兴胡说!
    谁没事儿拿这说乐,你们要不信自己上张家问去!
    言罢,村民便自顾自的去了。
    村民一下子炸开了锅:张放远到底是要作何,都弄了一两月的柴火炭了,竟还要收!
    管他作何,我看看去!今年农忙就那么一阵儿,正是愁着没事儿可做,要是能在张家找到点儿事做可就好了。
    许禾瞧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询问了情况,即便是让大伙儿奔走相告,许是觉得事情有些离谱,就是得了乡亲的告知,还是来家里问一嘴。
    家里院儿前院儿后已经囤了几千斤的柴火,眼下在屋宅后头挖了好些土灶土窑准备烧炭,他们已经不准备自己再动手上山去忙活了。
    张放远看着大伙儿积极响应甚是满意,准备多投些钱进去。
    怎的了,还在担忧?
    他瞧着有些出神的许禾,虽然自己有绝对的信心,可别人不知道始末,自是觉得他有些不可理喻。
    而自己只是同许禾提了一回,他略有迟疑,受自己的解释鼓舞之后便义无反顾的顺着,他心中不免感动。
    --

章节目录

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岛里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岛里天下并收藏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