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月眸光柔和:幸而是回来,遇见了你们夫妻俩,还有老四。
    为此啊,人这瞧着好坏,极少是天生丽质好得不得了的,还得看怎么活怎么养。张世月笑道:我不晓得你以前什么样子,总归现在瞧着就是十里八乡都想讨的小哥儿模样。
    许禾耳尖子红了红,他只从满嘴胡话的张放远嘴里听过这样的话,很不好意思,觉得张世月是把她当自家孩子看,所以怎么看怎么好。
    不过听到这样的话,心里还是挺高兴。
    哎呦,瞧我光顾着说话了,外头来了个瓜农,我来问问要不要买点瓜起来?
    许禾跟着出去,夏里瓜果也是丰富繁多,戴着斗笠的老农挑了西瓜和脆皮儿甜梨。
    西瓜三文钱一斤,多买两个存着,客来也能切一盘嘛。老农抱着个西瓜拍了拍,让许禾听:都是熟了的,甜的很。
    张放远就是个馋嘴,什么都吃,先时也买了西瓜回家分吃,在城里买的五六文一斤,许禾听老农的价格,倒是真买叫价,是屯买的价格。
    没有叫价,我是前两个村外红石村的,想跟小郎君做长久生意。您这茶棚要瓜果就给您送来,都是最低价。村里还有桃子、李子、还有杨梅咧!
    许禾看了眼张世月,两人都有些心动,午时切个西瓜卖,还是很有人买账的。
    那就定个十几斤,卖完了又买。就是不知道怎么联络老伯。
    老农见生意成了,眼角起了褶子:好联络,我几乎每日都上城里卖瓜,回来路过此处便问一声,茶棚里要我就回去摘新鲜了送来。
    许禾瞧见老瓜农也是有自己的牛车的,瓜果好运送,便一口应了下来。卖的了就卖,卖不了就少拿,虽利润薄,但是又多一个进项,小本生意就是靠着三两文的积攒。
    抱瓜进屋的功夫,许禾还喊老农喝了盏茶。
    十五斤西瓜又花了四十五文去。许禾看着钱箱里的铜板,苦哈哈,挣的没多少,花钱还快。
    他是发觉了,官道旁买东西其实很方便,花钱比城里还快。
    倒是没等他愁一会儿,又有了客来,这回是遇见几个货郎要备干粮。
    许禾趁着人歇脚喝茶的功夫,立马烙了几个大饼给包好。
    等干粮的货郎接过饼沉甸甸的,像棉被压在身上一样颇觉踏实,有些意外这里的茶棚竟然这么实诚。
    你们这儿这茶棚叫什么啊?
    榕易茶棚,老榕树底下。
    货郎点点头,几个人互相招呼着又继续出发了。
    下午饭点上茶棚吃饭的人不多,他们这儿不像客栈能留宿,天不早了过路的都赶着回去,更是没什么生意。
    路过的人大抵上都是附近归家的村民,许禾盘算着空闲了做点豆腐叫卖,有时候村里人会买一方回家解馋做菜吃。
    下午张放远的肉只卖出去了两斤,天色不早了许禾就收了肉,准备自做点菜一家人就在这头吃了饭再回家去。
    许禾瞧见远来了个熟悉的身影,是她娘刘香兰,背了个背篓。
    老远能看见里头像装了些菜。
    许禾自是知道她娘不可能闲往官道这边去,定然是冲着茶棚来的。
    你爹说你今日开业,让摘了些菜送来。
    茶棚先前修的时候她来看过一回,这朝修好了还是头一次来,放下背篓便开始东瞧西看。
    第56章
    这四面儿修的不错啊,有模有样的。瞧这些锅炉碗灶,尽数全是新的。
    刘香兰在茶棚里里外外看了三圈,又看了许禾一眼,又一眼。直到张世月过来招呼:许娘子过来了,坐啊。
    行。刘香兰这才收回目光,很是没客气的在茶棚里喝起了茶水,又抓着许禾问东问西的,一会儿是修茶棚花了多少,一会儿又是生意好不好云云。
    许禾摇了摇头,还不知他娘的德行嘛:娘过问这些做什么,难不成想给点补贴?
    家里日子都还难着,如何拿的出来钱补贴。你们这又是肉摊儿又是茶棚的,不有的是钱?
    娘,生意没那么好做。
    得了吧,这就开始跟我叫苦,我又不管你们借钱。
    刘香兰翘着二郎腿,颇有一番主人家的做派,正张口又要嚷嚷两句什么,忽而见着门口回来的高大健硕身影,她下意识的摆平了腿。
    哟,丈母娘过来了啊。
    张放远进屋就看见了人,放下了水桶去喝水。
    刘香兰搓大腿:啊,禾哥儿他爹惦记着你们开茶棚做生意不容易,让给你们送点地里的菜过来,以后要吃就上家里自己摘去,能省些算一些嘛。
    张放远啧了一声:那倒是也稀奇。
    刘香兰又道:改明儿让禾哥儿回家里吃顿饭去,这都一个村子的,好一阵儿都没有回去了。
    那敢情好啊。
    刘香兰觉得同张放远说话如坐针毡,就是在板凳上烧的慌,说了几句后就寻不到话说了,本是瞧着许禾收的肉好,想叫明儿来家里带上一块儿,可又见张放远跟个判官大老爷一样劈腿坐在屋里,心头打了几个转儿的话还是说不出来。
    --

章节目录

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岛里天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岛里天下并收藏重生娶了对照组做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