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父皇?
    燕娇见皇帝一眨不眨地看着她,有些纳闷儿,但还是解释道:父皇,儿臣绝没有做不轨之事。
    皇帝却没听她说话,指着那本子道:这这《清平赋》是你写的?
    燕娇一愣,随即撅了撅嘴,垂下脑袋,点了点头,正是儿臣所做。
    竟不是孟不吕作的?
    皇帝记得这《清平赋》一出,引得无数文人学子争相效仿,而孟不吕也成了所有学子敬仰之人,只是后来他不出息,成了亲,就不再动笔了。
    皇帝见燕娇点了点头,他心里起伏极大,倚在椅背上,深深吸了口气,难怪孟不吕不再提笔,原是心有所愧。
    他又抬眸深深看着燕娇,他真没想到,这个儿子竟是如此有才之人。
    柳生生见皇帝似不怎么生气,这才将刚刚听到的话说出来,陛下,这民间都说说安阳郡主欢喜的是写《清平赋》之人,而这写写《清平赋》正是太子殿下,就就说安阳郡主要同小郡爷和离,是因知道了此事,说她欢喜的是殿下。
    说罢,柳生生就将身子伏得低低的,只心下暗叫乖乖,这叫个什么事儿啊?
    燕娇一听,连连摆手,赶紧解释道:父皇,儿臣绝没有生些不该有的心思,昨日是是想探望表兄,却不想久等他未归,儿臣又喝了点儿酒,就就在郡主府歇下了。
    皇帝听她还喝了酒,又是深吸口气,自古以来,喝酒便坏事,而她喝得都在人家府上歇着了,那到底在哪个屋子歇着,谁知道?
    孟不吕要是一大早从孟府回来就提了刀出来,那见到的是她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皇帝打心里是不信燕娇这话的,又看她眼神躲闪,便知她与安阳就算没有肌肤之亲,也绝不清清白白。
    若真如民间所说,安阳喜欢的是写《清平赋》之人,又早就知晓是太子所写,那昨日太子在她府上,她焉能不见他?
    更何况,他怎么没听说太子和他的表兄好到去探望,没见到人就在人家家里等着呢?
    皇帝垂下眸子,想着此事该如何做,刚抬眸,就见燕茁进了来,皇帝问道:你看完你母妃了?
    燕茁点点头,母妃身子恢复得极好,父皇不必忧心。
    皇帝摆摆手,自从你母妃为我挡剑,就落下心口疼的毛病,你平日里多多来看她。
    燕茁躬身应是,侧过身看向燕娇,殿下
    燕娇懒懒地冲他一扯唇,然后就见他掀袍跪地,她惊得眼皮一跳,不解地看向他。
    父皇,儿臣相信太子殿下绝非百姓口中所传之恶徒。
    燕娇:百姓哪说她恶徒了?不都说她风流有加吗?
    她撇撇嘴,燕茁又开始要坏她了!
    皇帝扫了他们一眼,摆摆手道:朕知道。
    燕茁没想到皇帝竟会这么轻飘飘,不由一愣,燕娇恶劣一笑,怎么?六哥,父皇信本宫,你不欢喜吗?还是觉得父皇是人云亦云之人?
    燕茁脸色一僵,垂首道:殿下言重了,父皇自是英明神武。
    当然!燕娇高高扬起下巴,笑望着皇帝。
    皇帝目光在他们两个身上来回打量,末了,看向燕娇道:你年岁不小,也该选妃了。
    燕娇总觉得这话十分熟悉,不过她要的就是皇帝这句话。
    只有选妃,才能绝了这甚嚣尘上的谣言,而只有选择孟家为姻亲,才能让皇帝放心。
    因她与孟不吕会因安阳而水火不容,因孟家已然算个空壳子,孟随手中无实权,对她这个太子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姻亲人选。
    她眸光微闪,红了脸颊,皇帝见了,冲他们摆了摆手,让他们出去。
    待他们一走,皇帝又拿起那《真相之清平赋》,笑了一声,太傅说得果然不错啊!
    柳生生不解地看向皇帝,皇帝冲他晃了晃手中的本子,当时太子不学无术,太傅就同朕说,太子这是藏拙,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早在三年前,这位太子就写出了这《清平赋》,这赋能落到燕洛手中,就是说太子早就与孟随通过信,也是他将此赋交到孟随手上的。
    比他派太傅去接她还早上一年,想必从那时起,太子就有了要回京城的心思,也想好要借孟随之手回京,却不想孟随将《清平赋》给了孟不吕,这才晚了一年回京。
    而现在,太子已在民间有了贤良名声,率着齐城大军回京,在朝堂之上,他也立稳了脚跟,所以不再藏拙,开始嚣张起来。
    此时,天下文人士子皆知《清平赋》为太子所作,他就又有了文人支持。
    皇帝轻笑了一声,他果然小瞧了这个儿子啊!
    他眯起眸子,如今就让太子去斗着,去和杨忠义斗,去牵制怀安王。
    而他这个皇帝,只要平衡他们就可以了!
    至于皇位
    皇帝的目光落在燕茁的身上,嘴角微微勾起。
    郡主府。
    安阳看向孟不吕,昨日太子说让她帮个忙,她是等着孟不吕回来才应的,也得知孟不吕父亲之死真相。
    --

章节目录

女扮男装的太子总想被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南华夭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华夭夭并收藏女扮男装的太子总想被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