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的批示是从上而下的推动,讨论会上几乎再无阻碍,没有人再质疑什么,之前几个在高新技术发展会议上提出疑问的,虽然依然有一部分人认为,在现在的中国大搞高科技会将中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但是没有人在说什么了。
    问题不再围绕着该不该做,而是围绕着该怎么做,用多长时间来做,花多少钱来做。
    其实初步的会议,自然不可能马上有个决断,毕竟从星球作战到现在已经两三年了,国内就这个问题已经争执了这么久,现在勉强算是有了进展,已经让人激动了。
    谁知道等会议结束后,就有人将林望舒并一行专家叫到了旁边的偏厅,这位领导以前当过科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姓王。
    大家突然被这样的领导召见,自然心里犯嘀咕。
    林望舒开始也有些紧张,不过想想倒是也没什么。
    她公公陆崇礼说起来和对方也是半斤八两,怕什么!
    王同志态度亲切温和,先大致讲了这件事,之后提议道:要做好这件事,你们觉得,大概得需要多少经费?
    王同志这一说,大家都面面相觑,都是搞科研的,平时就是一心钻研学问,根本没接触过钱,大家一听经费这两个字都懵,更别说给出一个预算,平时这种事也不是他们说了算。
    林望舒见此情景,只好道:这个计划可能需要不少钱。
    王同志听了,笑望向林望舒:你是林同志吧?我听说你才从美国回来,高材生。
    林望舒道:是,我在国外这几年,一直在关注西方高科技发展情况,最近更是深入搜集研究了星球作战计划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激光行业的研究情况。
    她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谦虚的时候,毕竟抓住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能做主的领导面前说一句,能顶外面十句。
    王同志听了,笑道:那你说,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搞激光?
    林望舒:王同志应该知道,就在前年美国研究了太空穿梭机?
    王同志点头:前年的事吧,我记得他们取了一个名字叫哥伦比亚。
    林望舒:对,这是自从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做到太空飞船返回地球。
    她又道:还有一件事,王同志可能不知道,十年前日本做了一台手术,对一个小女孩切除脑部肿瘤,这种风险极高的开颅手术,却没有大量出血,而且小女孩在开颅手术半小时后开口说话。
    王同志皱眉:这个我没听说过,开颅手术半个小时后开口说话?
    林望舒道:王同志,美国的太空穿梭机的技术支持力量之一就是激光,如果没有激光,他们绝不可能做到穿梭机返回地球,日本的肿瘤手术,用的就是激光刀。
    她正色道:从工业到航空,从医学到国防,我可以举出各国上百个例子,不过我们可以简单点说,自古至今,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光,光就是希望,就是光明。而在未来的社会,激光之于我们国家,就是社会发展的光,如果我们不能掌控这一束光,将来必陷于黑暗之中。
    她说起来激情昂扬,铿锵有力,言语浪漫到富有诗意。
    不要说王同志,就是旁边几位专家都听得动容。
    王同志望着林望舒,沉思片刻,最后终于道:虽然我并不懂具体技术层面的问题,不过我明白了,激光就是现代社会的光,没有这束光,就注定落后于人,永无翻身之日。
    林望舒:是。
    王同志颔首:那现在大家商量下,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其它几位老专家都憋得脸通红,林望舒更是有些心里没底。
    要知道,为了高科技研发问题,各路专家已经争执不休几年了,但大家都知道,国家的经费有限,这边投了那边就得少,谁也不知道上面能给出多少钱。
    林望舒自然更不敢提,她怕提多了,吓跑了王同志,提少了的话,那不就亏大了?
    陈琰更是为难,他当然希望研究经费越多越好,毕竟如果没有雄厚财力支撑,钱随便一花就没了,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可问题是,太多了的话,人家领导不一定批。
    大家伙年纪一把,没和人讨价还价过,提起钱就脸红,不知道怎么说。
    王同志见此,亲切地笑道:这也没什么要紧,现在只是让你们预估一下大概的数目,这样我们作经费预算的时候可以提前规划,至于合适不合适的,我们可以再做研究。
    陈琰一听:估计得几千万?
    林望舒听这话,心里就犯嘀咕,几千万?是不是有点少了?
    当下一咬牙,道:几千万的话,怕是有点困难,我觉得怎么也得两个亿吧?
    陈琰的视线顿时落在她脸上。显然是惊讶的。
    他是期盼多一些,但又忐忑。
    林望舒故作镇定,严肃地道:两个亿,应该能做出一些成绩吧。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视线落在王同志脸上,发现他正严肃地皱着眉头。
    她心里微慌,想着自己是不是报多了?狮子大开口了?
    --

章节目录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女王不在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女王不在家并收藏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