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殿卿淡淡地道:他能说什么?他当初在机场和自己妻子吻别,那还是几年前的中国呢,我说什么了吗?
    林望舒想起以前,顿时笑出声的,当时她和七堂妹都看得脸红了呢!
    陆殿卿继续道:我们的照片登上人民日报了,大篇幅报道,挺好的。
    陆殿卿笑:好,等会让人发传真过来,给你看。
    一时他又道:我们单位的同事都表示,以后可以义务帮我们陪孩子说中文,还要帮我们做家务。
    林望舒听着忍不住想笑,那天颁奖过后,陆殿卿正式将她介绍给几个同事,那几个同事激动地要和她握手,不但握手还要拥抱,热情得简直不行了,陆殿卿从旁边看着脸都黑了。
    也许因为林望舒是女性,且是来自中国的女性,这在西方世界是非常少见的,她一下子引起了大众的注意力,甚至接受了《时代》的采访,登上了《时代》杂志。
    而《时代》杂志依然用了陆殿卿吻她的那张照片,于是陆殿卿也跟着她一起出名了。
    陆殿卿的长相其实比起一般的东亚面孔要更深刻一些,但是在西方人眼里,他好像更有浓郁的东方特性,于是陆殿卿便被赞誉为来自神秘东方的的男子,精通五国语言,一下子在西方社会有了不错的知名度。
    他甚至被好莱坞找上,说他可以拍电影
    陆殿卿面对这一切,自然推拒,为了避免影响,他只好深居简出,低调行事,这件事才算慢慢平息下来了。
    林望舒得了这项赞誉后,心里放松了一些,除了安分做研究,也开始和国内的研究机构接触。
    国内物理学界对于她几年前挑战层子模型的事,可谓是记忆深刻,不过昔年科学大家如今已经悄然退去,今日的中国物理学界已经赫然升起几位新秀,层子模型仿佛没人再提了,物理学界已经是另外一番情景。
    如今林望舒又获得青年科学家奖,她当年在物理研讨会上的发言重新被翻出来,此时恰逢国内改革开放,正是推陈出新打破传统束缚的时候,林望舒一下子成了勇于创新拼搏改革的典范,被大书特书。
    林望舒看着自己在国内的声名,感慨不已:陆殿卿,你说我到底凭什么出名的,真是凭着科研能力吗?
    她必须承认,如果说科研界充满了投机取巧的,那她一定是头一份了。
    陆殿卿却道:管你是因为什么出名的,反正现在出名了,这不就挺好的?
    林望舒想想也是,之后琢磨着自己眼前的事:我现在想着,申请博士提前毕业,如果能提前拿到学位的话,我们就可以早点回国。你呢,你这边的工作,现在什么打算?
    她记得,他其实按照任期说应该回去了,只是一直拖延着,其实还是想和她一起在国外。
    陆殿卿:如果能提前拿到博士学位,那当然好,这样的话,也许顺利,能赶上孩子在国内上小学,一点不耽误。
    林望舒点头:嗯,这样就很好。
    而她,也终于可以开始她的计划了。
    这两年,林望舒埋头学习之余,也一直关注着国内激光学行业的发展,也时不时跟着导师参加一些会议,在一次国际激光会议中,她还顺利结识了国内光学大师陈琰。
    陈琰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三十年代末期考取了留英公费生,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了应用光学。
    解放后,在他的倡议下,国内成立了光学研究所,并在五十年代便被选聘为学部委员。
    因为七十年代遭受过一些苦难,他身体并不好,也是最近两年,才在耄耋之年重新出任了光学研究所的所长。
    其实这个情景也是凄凉,这说明中国光学研究已经后继无人,才不得不让这么一个老人重新挂帅。
    林望舒回忆上辈子,其实当时的中国激光学人才济济,后起之秀辈出,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
    只能说,当一片落叶从窗前飘过,其实无数的落叶已经消逝在枝丫。
    这让林望舒更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
    而在那次的国际激光学会议中,林望舒和陈琰深入沟通了一番后,陈琰对林望舒赞叹不已,引为忘年知己。
    林望舒所说的许多话,恰好说到了陈琰心里,而陈琰对于林望舒在国外所做的激光学研究也非常感兴趣。
    林望舒趁机将自己目前能够得到的一些光学资料和书籍分享给陈琰。
    现在国内的留学生还能接触到国外一些敏感专业的资料,林望舒便想着多搬一些,再过一些年,这些都不好说了。
    而现在,林望舒毕业在即,便重新和陈所长联系,提起自己想要回国的意愿,陈琰自然很激动,热切地欢迎她回去。
    前几年,国内也开始搞学术和技术职称了,学校是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而科研机构则是一级研究员、二级研究员、三级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实习研究员。
    按照往常的惯例,林望舒如果博士毕业回去,不必当助理研究员,直接能当副研究员,但是陈琰许诺,只要她回去,她就是二级研究员了。
    这自然是拿出来十万分的诚意,当然了以林望舒如今在国外扑腾出来的这些成就,她倒是也不心虚。
    --

章节目录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女王不在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女王不在家并收藏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