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主任:好,林同学,既然你话都说到了这里,可以,你讲,在场的全都是物理学界的老前辈,你但凡讲得哪里不对,大家会对你提出批评。
    林望舒目光扫过,看到了这其中也有几位北大的老师,更有胡教授,他正皱眉望着自己。
    她便诚恳地道:今天的会议厅中,也有我的授业老师,如果我不对,我愿意接受批评处分,我任凭处置。
    宋主任眸中泛起欣赏:那你说就是了,我们既然要开研讨会,那就是要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任何意见。
    林望舒感激地望着宋主任,便讲起来:其实我们国家的层子模型在六十年代,研究成果一度领先于国家上的非相对论夸克模型,甚至比相对论夸克模型还要早上一两年,但是因为众多周知的原因,我们的文章只能发表在国内非常普通的期刊上,国际学术界无法引用了解这些成果。
    她说到这话的时候,在场的众多研究学者大多漠然地看着,不过也有一些面上浮现出一丝遗憾。
    层子模型就是他们之中一些人的青春,曾经在富有创造力的青年时代付出了太多心血,只可惜后来陡然中断。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如今他们依然无法舍弃。
    林望舒继续道:我们的层子模型曾经辉煌过,取得了比国际上更先进的成果,可问题是,十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已经变了,曾经落后于我们的夸克模型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动力学的标准模型理论,非相对论的夸克模型发展成了相对论夸克模型。
    她无奈地说:一场大梦醒来,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层子模型已经完全落后了,国际粒子物理学理论一直在飞速前进。
    她望向旁边的一位黄专家,道:黄老师,您研究的复合粒子场论,确实在国内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可问题是,这依然是停留在十年前的唯象模型水平,这个在国际上已经毫无竞争力,是被别人抛弃的!
    那位黄专家一听,顿时愠怒,瞪着林望舒。
    他满头白发,研究物理学多年,已是耄耋之年,却没想到,自己今天竟然被一个年轻学生羞辱,他当即起来:小姑娘,我问你,我参与核武器研究工作的时候,你出生了吗?我聆听伟大领袖的哲学构想时,这个世上有你吗?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层子模型吗?
    说到这里,黄专家的声音悲怆而激昂:因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因为我们领袖说基本粒子并非不可分,我们基于伟大领袖的哲学,才有了今天的层子模型,你一个年轻姑娘,你懂什么,你竟然敢质疑我们?
    林望舒望着黄专家,言语越发诚恳恭敬:黄老师,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长者口中,您也不可能永远是对,如果您觉得我是那么幼稚狂妄,为什么不看看我在说什么,把我的论点看明白,然后狠狠地把我所有的话驳斥,让我心服口服?
    她问道:把我们的领袖拿出来镇场子,拿年纪说事,拿曾经的辉煌来压人,这些,只会让我觉得,您在以大欺小,您已经恐慌到不得不用这些来压制后辈!只有您把我所有的观点一一驳斥,我才能说,我敬服您,不是因为您曾经的辉煌,而是因为您确实掌握了真理。
    林望舒这一番话说完,全场顿时哑口无声。
    林望舒太过年轻,年轻到根本不配出现在这个场合,但是她说的话,确实一语道破真谛。
    如果她确实是狂妄幼稚到荒谬,为什么不把她的观点拿出来,一一驳斥,让她心服口服吗?
    宋主任从旁看着这一幕,眼中浮现出激赏。
    她是旧社会走来的学者,留学法国,受尽白眼,都是自己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出来的,她能在六十多岁坐稳了这科委主任的位置,强硬和骄傲几乎是写在骨子里的。
    她没想到,今天能在这么一个普通会议上,看到如此精彩的一幕。
    一个北大大三的学生,赫然挑战堂堂学部委员!
    这也太狂了。
    林望舒站在那里,只觉得所有的质疑和打量犹如乌黑的夜一般朝她压来。
    不过她倒是没什么好怕的,拼死一身剐,皇帝拉下马。
    就算失败了又怎么样,大不了她回家相夫教子好了!
    林望舒在几乎凝滞的气氛中,笑着说:如果在场诸位,竟然没有人敢看看我的文章,没有人敢挑战一下来反驳我的文章,那我只能说,中国的层子模型,果然是故步自封的一个笑话。
    说完,她抬腿就打算走人。
    这时候,就听那黄专家怒道:站住,把你的文章拿出来!
    林望舒的论文很快被拿出来,复印成多份的文章分发到了诸位在场的专家手中,当然也给了宋主任一份。
    大家皱眉研读,也有一些没拿到论文的,纷纷凑过来看。
    大家看着她的论文,先是皱眉,低声议论,之后翻页继续看,僵在那里沉思片刻,又重新翻回去,再继续看。
    表情从最初的不屑,之后皱眉,然后沉思,最后是凝重。
    林望舒的论文是参考了国外先进的文献资料,同时由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一位知名大学教授指点修改,这么一篇论文,哪怕在国外物理学报刊上,也可以发表了,更不要说在国内这种封锁的层次模型范畴中。
    --

章节目录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女王不在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女王不在家并收藏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