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舒的心一下子提起来了:两位老师现在在哪里?
    系主任道:当时没录取的,档案也没往我们招生办调,所以这两位老师现在东城那边的旺宾楼住着,每天就近去查档案。
    林望舒顿时明白了:谢谢老师,那我下午先请半天假,我得去问问我那个学生。
    系主任:行行行,那你赶紧去吧,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可别耽误了。
    林望舒不敢耽误,她不知道叶均秋住哪儿,但冯秀荷知道,她先跑去北理工找到了冯秀荷,问起来叶均秋家的地址,知道他家住在琉璃厂附近,便赶紧坐公交赶过去。
    到了叶均秋家,却是大门紧闭,一问才知道,他外公去世了,他跟着父母为外公奔丧去了。
    这下子她可算是急了,彻底急了。
    补录工作显然非常紧急,也就那么几天,如果错过了,那怎么办,只能等明年的高考了。
    但是高考一年比一年难,一年比一年风险大,第一年不成,人的心理压力也大。
    再说第二年未必能考上北大呢,多少人盯着。
    她无奈,一咬牙,又跑去了东城的旺宾楼,说是旺宾楼,其实就是很破旧的小旅馆,一个房间住着四五个人那种。
    两位老师单独包了一间,每天过去借了档案,回来记录研究做表格,进行录取。
    林望舒找到老师,先自我介绍了下,好在老师对她大概有印象。
    她松了口气,便和老师提起来,希望老师能调一下叶均秋的档案看看:他的分数应该很高,希望老师能看看。
    说着,她低声哀求道:他确实很优秀,这次没考上,年轻人也怕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希望老师能把他档案拿出来,看看到底什么情况,给他一个机会。
    旁边孙老师已经七十六高龄了,头发几乎全白,身体仿佛已经伸不直了,他看林望舒这样,和蔼地笑着说:林同学,你不用担心,我们也正在找合适的学生,等会正好过去提档案,你把他的情况说下,我们调出来看看。
    林望舒哪里知道叶均秋的考生号呢,只好道:不知道考生号,不过知道名字,也知道报的北大数学,要不这样吧,老师,我陪你们一起过去,我年轻,眼尖,没准就能看到。
    两位老师显然有些犹豫。
    林望舒便道:我就跟着走一趟,不添乱,万一没有,我也说不了什么,就当这是他的命。
    那孙老师叹了口气:行,那你跟着我们过去看看吧。
    毕竟是年纪很大的老师了,并不忍心看着优秀的学生因为别的原因被埋没,所以才特意破例。
    林望舒自然感激万分。
    当下跟着孙老师过去了档案处,那边琳琅满目,都是按照学号排的,哪里那么容易找到一份叶均秋的档案。
    林望舒便有些急了,只好悄悄在报考北大数学系的学生里翻,旁边那档案管理员看了:这个你不能乱动!
    林望舒给对方赔笑:我就看看,找一份档案。
    那管理员:姓什么?
    林望舒赶紧道:姓叶,数学系的。
    管理员:你看这边,叶笔画是五笔。
    林望舒感激不尽,就差给人家点头哈腰了,赶紧过去那边,小心翼翼地翻找。
    也是她运气好,很快就找到了,一时惊喜不已,忙捧着那档案,恭敬地递到了孙老师面前。
    孙老师接过来,林望舒见此,也就先退出去回避了。
    这种档案,是她不能随便碰的,现在孙老师让她来找,已经是开了特例。
    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她才重新进去,试探着问起情况。
    那孙老师长叹了口气:他的分数确实考得不错,不过第一批录取的时候,他父亲履历不清白,就被刷下去了。
    林望舒看着孙老师这样,小心地道:不是说这次不看背景吗?
    孙老师继续叹息:那份档案里,竟然有一多半都是他父亲的个人情况,看上去情况麻烦,还有海外关系。
    林望舒心里咯噔一声。
    她明白,虽然那十年过去了,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要想彻底打破一切,更是不容易,有些历史问题可能还没弄清楚,老师们也不敢轻易录取。
    她心里便有些沉重,她一直怂恿着大家努力学习,告诉大家这是公正公平的高考,只要有本事就能考上。
    结果最后呢?
    她想起来叶均秋懒洋洋笑着的样子,他其实早就知道吧,知道根本不成。
    不过他还是信了,学了,也抱着期望报考了。
    她又想起那天,叶均秋去找自己说的话,他说小林老师说的,他信,所以他报考了,希望他们能在未名湖畔相见。
    最后竟然没成。
    孙老师第三次发出叹息:这学生很优秀,第一批没被录取可惜了。
    林望舒心便像是被针刺着。
    孙老师长长地叹了口气:我回去商量下吧。
    林望舒一听,呼吸微顿,看向孙老师。
    孙老师:这个情况,我需要和陈老师商量,我也不能随便做主。
    --

章节目录

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女王不在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女王不在家并收藏七零之改嫁前夫发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