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衡迟了片刻,才行礼领旨:臣遵旨。
    此事按下,孟诚便忙不迭地上前关心,然而董灵鹫只一个眼神,旁边瑞雪姑姑就三两句把他劝走了,一直到走出慈宁宫的门槛儿之后,小皇帝站在门外,对着昏沉沉厚地高天,才突然醒悟反应过来,回了些神:我娘亲不会是装的吧?
    他是不是真搅扰到什么事儿了?母后之前听他说了这么多,一声没咳,怎么偏偏等他要驳了郑玉衡的事儿,她反而咳嗽了呢
    都是郑玉衡这个狐狸精的错。
    小皇帝左思右想,不敢确认,最后干脆合二为一、下了一个怎么想都没错的结论,这才掸了掸衣袍,起驾回宫。
    孟诚走后,郑玉衡就没人看着了。
    他待到皇帝的人随着龙驾而去,再也忍不住,上前挽住董灵鹫的手,挽袖诊脉,一边折起她的袖口,一边跟瑞雪姑姑问道:怎么睡不着呢?安神香点了吗?镇宁益清丸你给娘娘吃了没有?这么大的事为什么只告诉陛下、不告诉我
    瑞雪摇了摇头,掩饰住唇边的笑意,难得打趣道:告诉小郑太医,那可怎么得了?还不把宫里闹翻了天。
    我什么时候
    郑玉衡说到这里,话语一顿,摸出董灵鹫身体康健,并无半点阴虚或阳虚之症,除了头疼耳鸣的老毛病之外,应当一概无虞才是。
    他不信任自己似的又探了探,随后才缓慢抬起眼,对上一双幽深温柔的眼眸。
    郑玉衡喉间一紧,被看得紧张,低声道:您
    他欲言又止,董灵鹫便声音和婉地率先开口:虽是忙碌,却也记得郑卿所说的万事以养生长寿为要的嘱托。
    郑玉衡哑口无言,被这句郑卿叫得面红耳赤,神思恍惚了一下,小声道:卿卿。
    什么?董灵鹫没听清。
    这称呼取自于《世说新语》,正是描述男女相爱的,原句为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后来此称呼流传出去,又有意映卿卿如晤等信上用词,缠绵悱恻,妙韵非常。
    董灵鹫没听清,郑玉衡却也不好再说一遍,因为这两个字比起直呼太后的小名还更犯禁,若非情深夫妻之间,不好做此称呼。
    他沉默未言,却猛然莽撞起来,抬首飞快地亲了一下她的面颊。
    董灵鹫微怔,抬眸向身侧看去,李瑞雪失了眼误看,当即背过身去,宫扇遮面,念道:阿弥陀佛,妾合该托生成一个瞎子啊。
    这世上罕少有董灵鹫都脸上挂不住的时候,她尴尬不已,缓了缓语气,假作不悦道:当好你的瞎子去吧,下回皇帝要来提前些报,眼睛总这么不中用。
    瑞雪听出娘娘并未生气,只是顺着这话玩笑了回来,便俯身行礼,慢慢退下去了。
    四下无人,连偏僻窗棂前等着誊书抄文的侍书女史都敛容而去,董灵鹫转过头,跟郑玉衡算账:安分还没一天,野性难驯。
    郑玉衡挽着她的手,双手捧着她的手腕,指腹落在腕骨上轻轻摩挲,乖巧道:我什么都听娘娘的。
    董灵鹫已经不吃他这套了,装乖装傻都没用。她站起身,将手腕从他掌中抽回去,平静道:你既然把别人唐突成了瞎子,又是这个时辰了,还不进殿伺候?
    郑玉衡仍不放心她:您的药方记录、近日脉案、一概食用所录,还都放在崔内人那里吗?我想先看
    董灵鹫站定,回神瞥了他一眼,面无表情道:我真要打你了。
    郑玉衡呼吸一滞,默默跟了上去。
    一场绵绵小雨。
    四月立夏已过,再待几日就是小满,小满时节会下更多的雨水,一场比一场丰沛,而今夜这场雨,却是惠宁三年以来最大的一场。
    郑玉衡服侍她更衣洗漱,褪下金钗首饰、环佩珠翠,又掖好了被角,点了安神香,才靠在锦被旁陪着她。
    董灵鹫本来不困,可是他服侍得太周到,殿内又暖烘烘的,香气熏人欲醉,此刻便也有些困了,带着些许困意,与他同听雨声。
    廊上歇着值夜的女使、内侍,隐约模糊可闻得三两低语声。雨水淅沥,如珠串拆落、玉珠碎地,一声声地、密密地砸在窗外的金瓦、回廊、还有一层层的雕梁画栋上。
    郑玉衡披着衣裳靠近,虚虚地隔着锦被抱她。
    他没钻进去倒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肩膀上的伤还没有,说是没有伤筋动骨,也是实打实的贯穿伤,血没流干、跳江没死掉,那是他福大命大、有檀娘保佑,但要是说半个月就好利索了,那也没这个可能。
    这伤口上敷着药,带着一股青草微涩的清苦味儿,何况没好全,要是一时不妨出了血,把檀娘的被褥衣衫弄脏了,郑玉衡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而且董灵鹫才困倦着要睡着,见了他的伤口,还让她怎么睡?
    雨声绵绵,郑玉衡隔着锦被抱一抱她,已经觉得心神燃起暖意,宛如倦鸟归巢,飘摇的魂灵寻到一个归处。
    董灵鹫从被子里探出手,温暖的手指勾住他绕过来的手背,先是摸了摸指尖,闭着眼低语道:这么冷,怎么不让我抱着你睡?
    --

章节目录

太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道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道玄并收藏太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