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围聚的人越来越多,侍卫有心阻拦,却也不好推搡,只是偏头凑到赵珩耳边,嘀嘀咕咕说着什么。
    第五辞见状立刻让出位置,又道:殿下既有要事,不妨先行,臣与拙荆还要再逛逛市集,就不打扰殿下了。
    赵珩大笑道:甚好。
    语毕,一行人缓缓踏马而去。
    温娴跟着福身行礼,等到马蹄声渐远,彻底不见赵珩的身影,她才抬头看向第五辞,他扶手而立,背对着众人,身姿挺拔且气宇轩昂,与往常并无二处,却又莫名瞧着很是不同。
    这个巨大的反差,温娴直到回府都一直没想明白。
    --------------------
    作者有话要说:
    莫名想起了那句经典台词。
    大郎,该吃药了
    第三十四章
    晚膳是在豫园同侯夫人一道吃的饭, 她对第五辞在回府路上遇到十七皇子的事颇感兴趣,仔细问了好些问题,又同他闲谈着一些朝廷上的消息, 母子俩一问一答,竟破天荒地没有急眼。
    温娴从不参与政事,所知甚少, 自然也就听不太懂他们口中的话, 等吃完饭, 服侍着侯夫人归寝, 在回到沁园的路上,她随口与第五辞闲聊,同样问到了白日之事。
    对于第五辞,她满心眼的都是夸赞。
    十七皇子风姿绰约,言谈举止皆有帝王之相, 可我觉得, 夫君亦是才貌双全,比之皇子, 竟也丝毫不会逊色。
    第五辞眼睛一亮:缘何会这么说?
    温娴抬头望他, 星眸微转, 饱含深情:我所见过的世家公子, 有老有少,好坏参半, 可几乎没有像夫君这般, 言行得体, 文韬武略, 即使面对官家,也能做到不卑不亢, 气度雍容,从前那些传言太过荒诞,都没有说出夫君一半的好处。
    是么?连第五辞自己都有些不太相信,他放飞了十余年,早就忘记儿时的那些赞誉,被骂得太多,偶尔听到夸耀,竟生出一股陌生之感。
    可他也知温娴是在说着好话,不咸不淡地泼上一瓢冷水:你一个闺阁女子,又能见过几个外男,莫不是把我同付淮安比吧。
    温娴极少会在第五辞面前提到别的男子,刚过去一个段循礼,现在又来一个付淮安,她唯恐被人误会,急忙撇开关系:不是的,我并非是拿你与别人相比。等到第五辞面色稍缓,才继续道:我这是被夫君的气度所折服,忍不住才会多说了几句。
    世间男子虽多,却也总改不了受美人一句赞誉就乐不思蜀的臭毛病,尤其这个美人还是自己的枕边人,男人强烈的虚荣心被满足得透透的,如羽化成仙,骨头酥了大片。
    这套吹捧对第五辞来说极为适用,他眼看着温娴,面上虽没有太多变化,实则内心早就旋转跳跃蹦跶开了花。
    我素来低调,优秀只不过是我的掩盖本色。
    第五辞一路克制着要起飞的脚步,回到卧房,快速拾掇完,等到躺回床上,还是难掩心里的欢喜。
    他扭头问温娴今日见到赵珩都有些什么印象,却听到了温娴满嘴的夸耀之词,比前头说他自己还要多。
    第五辞这脸被打得啪啪作响,咬牙听着,心里却把赵珩诽谤了个遍,醋意上头,整整一晚上都没睡舒坦。
    第二日他在书房坐立难安,正琢磨着该找个什么理由与赵珩碰面,就忽然收到了来自宫里的消息。
    是一直游走在京城内外替赵珩传递密信的暗卫,说是受主子所托,特来邀她前往潇湘馆密谋要事。
    提到潇湘馆三个字,第五辞整个后背又开始抽痛起来,满心眼的抵触,默念了一句晦气,可皇命难违,再如何的不愿,也只能老实巴交赴了约。
    赵珩瞧见他这幅冷脸,便知自个儿扫了某人的好兴,不禁戏谑道:
    怎么?一脸不情愿的样子,莫非是我耽误了你的好事。
    第五辞勾唇淡笑,颇为正经地打起了官腔:这哪儿能啊,殿下相邀,臣岂有推脱之理。
    赵珩与他相识多年,怎会听不出其中的怨念,想起月前那桩误会,心里难免生出一丝歉意。
    你这般扭捏,是担心家中妻子吃味吧。他似是拿捏住了第五辞的痛处,还不怀好意地往上插了一刀。
    听到此话,第五辞一口热茶呛到了喉咙,既忙着掩饰自己的狼狈,又要抽空应付赵珩:我担心她?哼,大老爷们在外出公差,她难道还敢有意见不成。
    我就算是半个月没回府,她也不敢对我说半个不字!
    第五辞着重强调自己在家的地位,但这话语中到底有几分真实性,赵珩笑而不语。
    哦?倒是我高看了少夫人的御夫之术了。赵珩陡然来了兴致,玩味道:既然如此,今日你也就别回府了,留在这里,我们不醉不归。
    第五辞听后背脊一僵,不可置信道:又来?
    今日若再宿在潇湘馆,他爹非把他皮给剥了不可。
    鉴于上次给的教训太大,第五辞不敢再惹武安侯生气,单手撑额,跟赵珩打着商量:殿下找我定有要事,耽误不得,我们还是尽早商议,喝酒这种误事的东西,便免了吧。
    --

章节目录

京城第一纨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百里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百里虽并收藏京城第一纨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