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杨翠芬依然绷着脸不肯松口,赶紧跟一旁的婆婆求情,娘,您帮着说道说道,让大姑姐别跟我们志气了。都是一家人,有啥解不开的隔夜仇啊,是吧?
    杨婆子闻言气的心口疼,她拿着水瓢转身进了屋。
    从两个儿子阴阳怪气撵她出家门的那刻起,她便对儿子儿媳彻底死了心。人家信任女儿才把招工这般的大事交给她,她帮不忙不说,不能给闺女添乱。
    杨家的俩儿子看母亲这般模样,气愤的一甩袖子走了,临走时还烙下狠话,有本事,你一辈子不回家。
    此话自然是对杨婆子说的。他就不信,她能一辈子住女儿家。过段时间还不得乖乖走自己家。
    看她有啥脸回,看她有啥脸继续让儿子供养。
    这点儿小忙都不肯帮。
    看杨家兄弟走了,在场的顾家村的乡亲们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脑子简单如他们也知道,这厂子刚开,第一次招工的名额肯定是有限的。
    要杨翠芬破例先把四个名额给了自己的弟弟弟妹,他们也不能说啥是不?
    台阶上的杨翠芬也狠狠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开始面试了。
    第一个上台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只见他一脸憨厚的看着杨翠芬,侄女,我就不用自我介绍了吧。你当年嫁进来时,是老叔我给你赶的车。
    杨翠芬点点头,我知道了,老叔,您可以下去了。
    中年男子一愣,别看他比杨翠芬还小一岁,但辈分大啊。她这是啥意思,他通过面试了没有啊?
    杨翠芬看他一脸迷惑的模样,主动解释到,老叔,通过第一轮面试的人会在三天后公布出名单来。
    第一轮,也就是说还有第二轮,第三轮?
    杨翠芬点点头。有没有第三轮她不知道,但第二轮一定是有的。一个月三十块钱,当那么好挣。
    面试进行的很快,第一轮的面试倒也挺简单,就如她之前说的那样,把自己捯饬得像个人样就行。
    只是就这般简单,还是有一半的人没有做到。她无奈的摇摇头,有啥办法呢,她可都提醒过了。
    面试从早晨太阳刚出来开始,直到金柱下班,院子里还有好些人。
    杨翠芬此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只是依然在强撑着。
    下一个。她有气无力的喊道。
    呵呵,翠芬是我。刘崔生兴奋的看着眼前的媳妇。
    第146章
    不要小看顾家村,觉得无非就是个偏远的小山村,可方圆十里八乡,它最大啊。
    老的小的都算上,村民两千多人呢。
    这年头人力不值钱的很,这些人又没一技之长,挣钱的手段无非两样,留在村里种地,或者外出打工。
    可在城里扎根也不容易啊,哪里有那么工给你打。
    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留在村里种地。抛去种子化肥上交的公粮,剩下的粮食填饱肚子总是没问题的。
    可是居家过日子哪里不需要钱。孩子不要交学费,还是老人不用看病?
    如今听说不用背井离乡在村附近就能找到工作,而且工资还不低,村里甭管老的小的几乎全都来了。
    管你啥岁数呢。
    甭看杨婆子60岁了,要不是碍着女儿,也想来掺一脚呢。碰碰运气呢,面试不上也不少块肉。
    显然抱着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
    所以今天杨翠芬几乎是把所有顾家村的人见了一面,头昏脑胀的很。
    一旁帮着他娘记名字的刘铁柱也从起初的兴奋到此刻的疲惫不堪,趴在了桌子上。
    孩儿他娘是我啊,你还愣着啥,快把爹名字记下。刘崔生催着道。
    排队的功夫他也没少乱窜,早把第一轮面试的这点儿事琢磨清楚了。过了的名字便写在本子上。
    没过的便让回家等消息。
    许是为了避免麻烦,杨翠芬并没有当面通知谁过谁不过。甚至让儿子登记名字时都落后面试流程一两步。
    嘿,也多了铁柱是个记性好的。换个人还跟不上杨翠芬的流程。
    杨翠芬揉揉发涨的脑袋,累得要张不开的眼睛努力的看着对面的男人。
    呵,刘崔生,她丈夫呢。
    佯装仔细打量了眼前的男人一眼,她点点头,示意男人可以离开了。
    下一个。
    刘崔生迟疑着不肯离开,来回打量杨翠芬和儿子铁柱,我这是面试上了没有啊,铁柱你咋不把爹名字记下。
    排在他身后的刘老头立马呵斥,你是他老子,他还能不把你名字记下?说着扭头笑呵呵的看着铁柱,是吧,爷爷的好孙子。
    铁柱却只是面无表情的看了刘家人一眼,低头没有说话。
    抛开那些恩怨关系,这些人怎么可能通过第一轮面试呢。眼角没洗去的眼屎,指甲里的泥,衣服上的污渍。
    还有二婶,别当着人面抠鼻子了,恶心死了。
    看铁柱不说话,刘家人面面相觑,这是啥意思。铁柱啊,这里没外人啊,都是咱们自家人,没啥不好意思的啊。刘婆婆乐呵呵的说道。
    她以为儿媳妇故意撵他们去后边排队,是怕当着那么多人面人家指责她徇私呢。
    毕竟厂子不是她的,回头对顾娇娇那丫头不好交代。
    --

章节目录

满级绿茶穿成年代文对照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猫猫要吃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猫猫要吃鱼并收藏满级绿茶穿成年代文对照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