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宁常雁要废方田均税法,不顾朝臣谏言一意孤行。他心里装的,不是天下黎民,而是权利诡计。
    他要无上的权势紧紧握在自己掌心,把长公主做的一切废除抹灭,让朝臣与百姓逐渐忘记朝歌长公主曾经存在过,只记得皇帝陛下一人。
    宁扶疏道:往小了说,如今住在朝歌虽然安稳,但到底拿的是朝廷俸禄,命脉拿捏在皇帝手里。他今日既能废方田均税法,明日便有可能削减公主府年俸。谁知道这把刀会在什么时候落下来,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往大了说,筹谋诸事,最需要的就是钱。我做不到贪墨敛财,只能凭生意赚。
    顾钦辞温柔递给她擦嘴的帕子:你想好做什么买卖了吗?
    先从绸缎庄和成衣铺开始吧。宁扶疏搁下筷子接过,我昨晚逛庙会时发现,这边姑娘身上穿的衣裳虽然崭新,但布料绣纹与衫裙款式,却是金陵早已过时的旧款,若咱们能卖金陵贵女们时下最喜欢的新衣。
    她戳了下软糯年糕:必定财源广进。
    我都依你。顾钦辞道。
    他说着突然话音一顿,深深吸了口气,随即侧头看向床头木柜上摆着的博山香炉,轻烟袅袅,不禁狐疑:疏疏,你换香料了?
    没有啊,还是原来的安息香。宁扶疏面色如常,怎么了?
    顾钦辞如实说:闻着味道有点不一样。
    倒也正常。宁扶疏道,从金陵带出来的那些香料在路上用完了,现在燃着的,是琳絮拿方子去城里香料铺子重新配的。虽说用的香木品种相同,可和宫里的东西比起来,少不了有优劣之分,味道难免差点。
    顾钦辞点点头,又看了一眼那白雾香烟。
    孟春之月,朝歌的杨柳似乎比金陵的杨柳贪眠,尚且萧条的冷风吹过,枝头一片朦胧暗黄,不见寒绿幽风生短丝之景。
    朝歌的集市也比金陵的懒惰,正月初十已过,两侧店肆仍旧七七八八闭着门。
    直到上元佳节那日,商铺货摊才陆续开张。有过岁除那夜的前车之鉴,宁扶疏与顾钦辞这回学聪明了,出门前各自在头顶戴一方帷帽,轻纱遮面。如此,就不用担心被人认出来。
    他们上街的原意,是想瞧瞧哪几条街巷车马人`流比较大,盘个宽敞门面适合开绸缎铺子。
    但到了最喧嚣之处,见到的却是明灯万里,煌煌如昼。花灯连漫天,似星河流淌。
    方知这上元节比岁除夜更热闹。
    顾钦辞站在入口处问:疏疏,你想逛灯市吗?
    宁扶疏眼睛都在熠熠发亮,她从没见过这么多明灯。但前头的人实在太多了,怎么瞧都是寸步难行的样子,稍稍有些犹豫。
    踯躅间,从他们身旁走过的,尽是才子佳人成双结对。
    是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良辰,素来属于情人相会的佳期。顾钦辞瞥过那些簪花佩香的姑娘低头含羞带怯,衣以锦绮的小郎唇角抿着微笑,袖袍做挡,藏住悄悄相握的手。
    他冷淡眉目徐徐弯起,坦荡地朝宁扶疏张开五指:疏疏,陪我罢。
    顾钦辞今日没有穿惯常最爱的玄色衣袍,为了搭配她妃红织金襦裙,莲花步摇绾髻,挑出一件襟口滚莲纹的曙红色重衣,金冠束发。
    较之将军杀戮的威严硬朗,更添几分勋爵公子的富贵风流,俊朗得紧。仿佛身后熙攘市集,和明辉漫天皆成了他的陪衬,宁扶疏杏眸流眄,只倒映他一人身影,递出手回应。
    指尖相触,随即被对方反握住。
    耳畔凤箫声动,过眼玉壶光转。灯月交辉下,顾钦辞倏尔想就这般拉着她,走过地久天长。
    遥遥望见前头聚了一堆人,走近了才发现玩的是射箭取物。
    守摊的,是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两撇短小胡须随着他高声吆喝上下摆动:十文三箭,十文射三箭咧!
    他身边木架上摆放着各种小玩意儿,竹木制品、青铜玉器、金银首饰,密密麻麻瞧得人眼花缭乱。宁扶疏听见周围看客小声交谈,据说这男人是个实打实的骗子,大家千万擦亮眼睛。
    她不禁好奇:冒昧请问,这话从何说起?
    一个妇人转过头来:听娘子这口音不是本地人吧?你有所不知,他这玩意儿啊,需得三箭射中同一样物什,才肯把东西给你。
    射靶子而已,有什么难的。开口说话的是顾钦辞,他低沉话音满含不屑。
    郎君别急着下定论,先听妾把话说完。妇人续道,你们且看插在木筒里的那些箭支,从头到尾都是木头做的,又在头部裹了厚厚一层布,那布包里则放了黄沙。
    头很重,尾很轻,往往刚离弦就掉地上去了,哪能轻易射到那架子上的宝贝。
    退一万步说,就算有力气忒大的壮士,成功把箭射出去了。你们再看那些东西摆放的规律,都是左右两件把中间那样挡掉了一半,只留下指甲盖儿的大小给人瞄准,谁能保证三支箭射中相同的位置。
    宁扶疏正要点头谢她提醒,顾钦辞再一次出声:疏疏,喜欢哪个?我帮你打下来。
    --

章节目录

偏执驸马每天都在黑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暮行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暮行也并收藏偏执驸马每天都在黑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