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满瞥她一眼:好男人才不怕媳妇有改嫁的心思呢, 只有那些无能男人担心浑家改嫁才用三从四德牌坊拿来哄女人, 你不会也那么傻就信了吧?
    不信不信。白脸媳妇子脸上一红,又给她抓一把瓜子, 说起来生过孩子二嫁都能当太后, 那看来我们庄户人家二嫁也没什么?
    当然没什么!大嗓门媳妇子胸膛拍得邦邦响,又眨眨眼, 说不定你改嫁了也能捞个太后当当呢!
    我哪有那本事?白脸媳妇笑,脸上神色却明显很是意动,恨不得今儿回家就去与那个打人的丈夫和离。
    她们说说笑笑一阵,又或许是想到苏莺莺是苏环的堂姐,说话语气明显客气了许多:苏姨娘, 你想法子带个口信给堂姐, 就是买了你去也好过如今光景啊。
    庄户人家没那么多心眼, 不知道旁的事,只看到苏环被关押起来不让出门,又听说苏环是官家小姐沦落为姨娘,即便她平日里摔摔打打爱骂人也不当回事。
    因此也颇为朴实劝她另觅出路。
    苏环眼珠子转了转,鼻腔了哼了一声:别以为攀上太后就了不起。
    前世大皇子被贬谪后自杀了,二皇子却始终活着,因此她的情报对侯爷没什么用,可苏环敏锐感受到今生一切都发生变化了,那么苏莺莺攀附的太后有没有用还两处。
    媳妇子面面相觑,听出了其中的不和睦,却也耐着性子劝苏环:再怎么闺中有些龃龉也是一家人,万万不会眼看着你在这里吃糠咽菜,退一万步至少能叫你出门不是?
    苏环闭上眼睛,不再回话。
    不会的,她不会再像前世一样接受苏莺莺那个贱人一丝半点怜悯,永远不会。
    侯府里郜英彦和侯爷父子两人也是面面相觑。
    他们也没想到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苏莺莺居然背后有这样的身世。
    郜英彦还有些侥幸:再怎么外孙女也不是皇家血脉,又兼之是太后不光彩的过去
    胡吣!侯爷瞪儿子一眼,太后才干和权势岂能不高贵?没有皇家血脉是她的血脉只怕她要更疼爱些,何况这有什么不光彩的?真正凤命凡夫俗子承受不住,少不得要多些波折。
    郜英彦便缩缩脖子,不敢放肆,只谨慎道:那,爹,还求娶苏莺莺吗?
    他们前段时间一直在谋划如何说服苏莺莺改嫁,甚至还与人合谋搞了一出,可还是没成功。
    再加之有了太后血脉的消息让郜英彦开始打退堂鼓:他娶这么一尊大人,还怎么在外面拈花惹草?
    侯爷也沉吟起来:如此一来倒不能再轻举妄动,索性叫女眷与她走动些。
    于是李菁少不得被公公和丈夫示意去萧家送礼拜访。
    可惜主人家不在家,守门的小厮说:主家在庄子上猫冬呢。
    李菁一愣,随后想起如今已经是腊月时节,地里的庄稼收割后地主农人们便会在庄子上喝茶玩乐。
    苏莺莺这样门户的人家自然不用种地,只不过是去田庄上吃喝玩乐赏花听曲,光是想象就能猜到她此刻何等逍遥快乐。
    李菁这时候是发自内心的羡慕苏莺莺,她将贺礼放下一路上不说话回了侯府。
    莺莺却不像她想象的那样逍遥,她正一边剪花样一边与萧照抱怨:这样躲清净出来,也不知城里的铺子如何了。
    萧照安抚她:如今绿儿几个都上手了,也应当不会出什么大错。
    莺莺便苦笑:这回太后搞这么大声势,宫内外贵人时不时就要上门送礼拜访,我们就是想低调也不成。幸好还有个温泉庄子可躲。她仍旧称呼外祖母为太后。
    萧照拍拍她胳膊安慰:太后老人家骤然寻到血亲,少不得要大办,再者也能冲冲前段时间宫闱内外的紧张。
    这倒也是。
    莺莺不搭话,她先是激动于有了个外祖母,可慢慢相处倒觉得她有时过于高深莫测,譬如那天她随口跟太后说了几句萧照这几天忙着不归家,太后便立刻警告她莫要想着给萧照要官。
    这都哪跟哪啊?莺莺愣在那里半天,她哪里就有想给萧照要官的意思了?明明只是像寻常百姓家里跟外祖母聊聊家常罢了。
    这样的事情还有几件,终于莺莺遗憾地发现外祖母除了是外祖母,还是权柄在握高高在上的太后。
    莺莺从前羡慕旁人有个可以撒娇依靠的长辈,当她自己认了外祖母之后才发现在权力面前亲情不值一提。
    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要经过细心揣摩和预演,许多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和言语其实都是处心积虑。
    想通这些莺莺便不再强求,反一等萧照休沐就驾车去了田庄,远远避开这些烦心事。
    当初莺莺还不解母亲为什么离开太后,现在想来母亲那么一个民间率直惯了的性子误闯进皇宫可不就如一只蝴蝶翩翩飞进金碧辉煌殿堂?
    浑身上下都不搭得很。
    她将自己的遗憾放下,转而问萧照:我的身世之后官家态度可有什么不同?朝堂上可还有什么反对声?
    萧照认亲后成了太后孙女婿,这么一来官家还能放心萧照吗?须知太后虽然与官家面上和睦,到底不是亲母子!太后要是强硬些甚至可废了官家只握着三皇子继续垂帘听政。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