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照喝了一口,就放下了瓷碗。
    莺莺还以为是绿豆汤太热,问道:可是太热了?她明明刚进门就嘱咐乌婶炖绿豆汤的。
    萧照摇摇头。
    那是为何?
    萧照忽然开口:莺莺?
    嗯?莺莺抬头看他。
    萧照却压住了话头:无事。他想说的话在舌尖打了一转,到底还是决定探听下莺莺的心思再做定夺。
    这件事之后朝堂上也一派哗然,谁能想到萧照非但没有玩忽职守反而是刻意为之,这么一来萧照就由督查不力变成了主动立功。
    官家早喜滋滋颁发了封赏萧照的圣旨,那些当初上谏要求处罚萧照的官员这时不由得脸上火辣辣的,谁能想到这一出呢?
    萧照这般举动可是承担了巨大风险的:自己独自外面就私自定下了这么大的决定,若是事后堵不上河堤或是遇到其他问题那可是要砍头的欺君大罪。
    萧照本人也想到了这一点,在朝堂上当众向官家请罪:\quot;也幸得官家开明,臣才敢私自做主,不过还是要请官家恕罪。\quot;
    何罪之有?一番高帽子捧得官家心里舒坦,自然摆摆手:涉及百姓安危,何况当时情况危急,便饶恕你一回。
    大臣们也纷纷点头,朝堂上议事一来一回要好久,真要等他们议论出个结果只怕黄河水早就冲到汴京城了。
    那时候大臣们自己都要被洪水冲走,还有什么议论不议论的?因此在这件事上都颇为赞同萧照。
    官家心里对萧照也愈加认可:不愧是自己慧眼挑中的人才,有勇有谋,居然能够逢凶化吉。要知道这件事若是落在别人头上可没有这么好结果,一般官员为着保全头顶的乌纱帽最多做到勉力支应东奔西走维修河堤,至于后面结果那就要听天由命了,可不像萧照这样一力为百姓的。
    当初那位台谏官也因此被嘲笑,连着好几天都称病没有来上朝。
    贺皇后得知这消息后也高兴不已,她帮着莺莺营救萧照本是举手之劳,没想到萧照安然无恙回来后居然真的变成了有功之臣!
    朝内朝外议论起这件事时少不得要捎带着称赞贺皇后劝谏官家是个难得的贤后。
    高兴之余她便给萧家又送了不少赏赐。
    民间百姓们知晓了这件事当即对萧大人呼声极高,历来百姓们都喜欢这种一心为民的贤官,寻常官员说泄洪就泄洪,哪里会特意奔走寻个干涸大湖避开农田?听说这回百姓们都事先被妥善安置在了邻县还给他们淹没了的农田定下了赔偿。
    还有贺皇后的有意造势,前前后后的故事也流传过去:
    这个故事糅杂了开明的皇帝、贤良的皇后、勇敢护夫的忠贞妻子、一心为百姓的大臣,还有百姓历来恐惧的洪水和喜闻乐见的失踪又出现这种先抑后扬的元素,一时之间在汴京城里名声大噪,在境内其余地界也流传开来。
    萧家宗族上下也对莺莺好评颇多,莺莺先后的举动他们都是瞧在眼里的,她的处事方式给族里许多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萧照化险为夷,谁不感慨一句萧夫人情深义重?
    再回想起当初莺莺嫁进门后帮萧照治腿伤的事情,都说莺莺是旺家旺夫的好妻子。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喜闻乐见,比如侯府此时就不大痛快。
    就算是郜英彦再怎么机智他都想不到这件事有这样的反转:不是说死了吗?怎么又能活着出来?
    他手下怯生生回报:回禀世子,萧大人的确是失去了音讯,当时洪水泛滥,消息不通,旁人都当他已经死了
    这怪不得他,洪水所过之处皆不通邮车,一般这种情形都默认已经葬身在洪水中了,谁能想到这萧照还能死里逃生呢?
    郜英彦气得一拳砸在桌上。
    偏偏属下还要汇报:\quot;如今汴京城里都说萧夫人是旺夫命,先是治好了萧大人的腿伤,又是使得萧大人从洪区回来,我们还是莫要再碰上他们了\quot;
    民间还是有一种迷信:凡是这种处处都旺的人最好不要碰她,否则最后倒霉的还是你自己。属下虽然对侯府忠心耿耿,可是他这些天在民间听了不少萧夫人如何神奇的传说,就是说书先生都夸这样女子贤良淑德堪为表率,他便心里泛起了嘀咕。
    郜英彦更生气,摆摆手:滚滚滚!
    属下出去后,侯爷不紧不慢开口:看来这苏家三娘子当真不简单。他们原本就有苏莺莺天生凤命的印象,此时再发生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往这件事上靠。
    如此一来郜家对苏莺莺更加垂涎,不过他家今后不再明目张胆:官家还特意召我进宫敲打了一遍。今后要更加谨言慎行、
    这件事过去后官家终于有时间反反复复思索这件事,他忽然想起不对,一开始举荐萧照去做河堤使的人是侯府,他们安得什么心思?
    难道是知道了什么河堤年久失修的消息特意坑自己的爱臣一把?官家心里有了个不小的疙瘩,于是将侯府召进宫好好敲打了一番。
    郜英彦气恼不已,萧照什么事都没有,人好端端也就罢了,官运还更加亨通,可反观他们侯府连官家的信任都失了大半。
    这不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第103章
    因着这件事莺莺在宗室里的地位大为不同, 她去参加宗族里一个女孩子的及笄礼,就看见周围人待她极为礼遇。于氏小声在她耳边说:如今她们都称赞你是难得的贤妇呢。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