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已经备好了筵席,大伯母自打分家后日子就很是惬意,老夫人中风后不大动弹,素来与她作对的三夫人与三老爷和离了,爱搅乱的庶子儿媳小魏氏如今虽然从庄子上回来了可不大成气候。
    是以她气色很好,早笑吟吟在门口迎接莺莺,拉着她的手往里走,一路絮叨:你大姐姐已经到镇江了,听说那里地面富庶不亚汴京,你大姐姐托我多谢你呢。
    莺莺漫不经心应着,心里却记挂着萧照:这火烧起来了吗?萧大人呢回家了吗?
    她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家里瞧个究竟。
    大夫人却没觉察她的心不在焉,兴致勃勃开了席面。过一会苏珠也来了,母女二人因着大娘子的事情对莺莺格外感激,因而一会请她喝今年新酿的梅子酒,一会请她尝尝厨子端上桌的梅子炖蹄髈,你来我往打岔,莺莺便慢慢将那些惴惴放在了脑后,跟她们说些家常闲话。
    转眼过了正午,莺莺喝着荔枝冰糖凉饮子,正在心里盘算着火的事情,忽然大门外看门人带着长寿急匆匆赶来:回禀夫人,家里走水了!
    这一下非同小可,院里的人都急得站起来。
    莺莺虽然早知道,可还是心里一紧,她慌得差点撒了手里的茶杯,顾不上衣襟沾湿,问长寿:大人呢?奶娘呢?家里上下呢?
    长寿答:起火时只有大人与飘石激流两个在书房,好在并无大碍,我娘和乌婶一起在花满蹊里帮忙,老苍头在门房听见起火就跑出来了。无人伤亡。
    听见无人伤亡莺莺才松了口气,急匆匆就拔脚往家里赶,大夫人也忙带着女儿一起跟着上了马车,又吩咐庶子:你也带些家人往萧家巷子去,看有什么照应的。
    又对莺莺说:你可莫嫌大伯母多事,这时候多个帮手也好。
    莺莺感激应下,等到了巷子口远远就见浓烟滚滚,巷子外面堵着车,几人忙下了车,就见军巡铺里的官兵、左邻右舍提着水桶、拿着麻袋,一派匆忙。
    街坊见莺莺一脸慌乱,忙指点她:萧大人在你家院里救火呢!
    莺莺顾不得大伯母,急冲冲拔脚就跑
    大伯母和苏珠也甚为理解,跟在后面往那边走,忽然苏珠嚷嚷:那不是苏环身边的丫鬟吗?
    第92章
    忽然苏珠嚷嚷:那不是苏环身边的丫鬟吗?
    苏家大夫人跟着回转过身子, 果然见苏环的丫鬟月儿站在人群里正瞪大眼睛看着火情。
    怎么回事?大夫人比苏珠机敏些,蹑手蹑脚绕到月儿身后,看着自己的婆子丫鬟都将她绕住了,才出其不意问道:月儿, 你怎的在这里?
    月儿吓了一跳, 看见是大夫人后脸色都吓白了, 她慌得跪在地上:回禀大夫人,我瞧着这里着火才过来瞧瞧热闹。
    瞧瞧热闹?大夫人冷哼一声,你家四娘子身边陪嫁丫鬟婆子都被打发掉了,只余你一个端茶倒水近身伺候的, 你来瞧热闹,四娘子怎么办?
    苏珠要跟发散些:莫非这火是你放的?
    她一贯对苏环充满警惕, 对她身边的丫鬟也不假辞色:你老实交代,这火到底是不是你放的?否则就送你去军巡铺和开封府, 叫官府关押你!
    她一说旁边的百姓们也凑了过来:谁放的火?!原来汴京城里大家住得近, 房舍鳞次栉比,你家屋檐挨着我家后舍, 如果一家着火常常会蔓延全街。是以百姓们对纵火贼深恶痛绝。
    看着周围的百姓面露凶光, 月儿吓得缩缩起来,一受惊吓嘴里的话都倒豆子一般倒了出来:回大夫人二娘子, 我家娘子怀着身孕闹嘴,忽然想吃孙好手包子铺里的包子,便让我去买,我路过这里看见有烟,这才跟着过来。说罢便从怀里掏出两个包子。
    这时候有围观的路人也替月儿作证:这个丫鬟排在我前面买包子的, 看见烟火起我们才一起跑过来的。
    怀孕的人闹嘴倒也是有的, 孙好手包子铺也在附近不假, 何况有人盯着她便应当不是纵火人,大夫人想了想实在找不到疑点便点点头:好了,是我冤枉了你,你赶紧回去吧。
    月儿忙不迭磕了头,而后钻出了人群。
    人群散了,大夫人与苏珠一起踏进了萧府大门,只不过苏珠心里还在嘀咕:总觉得不对呢,有苏环在的地方能有好事?
    可是月儿并不是纵火犯,她身上脸上看上去干干净净,没有烟火气,那也不能旁白冤枉了人。
    却说莺莺着急忙慌便冲进了萧家,大门敞开,军巡铺的军汉们提着大缸健步如飞,莺莺越发害怕,三步并作两步大喊:萧大人!
    萧照一眼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见了莺莺,她神色慌乱、云鬓蓬松,哪里还有平日里镇定自若的样子?明明早就说好了是演戏,可她还是如此慌张,可见是真的关心他。
    萧照心里一热,冲她挥挥手:在这里。
    莺莺抬头一看,大半个书房正燃烧着,火光冲天,好在旁边的卧房和正堂安然无恙,人来人往,沙子和水被竞相泼进书房,眼看已经尽在掌握。
    旁边的军汉们也看见了莺莺,他们笑着打趣萧照:萧大人,赶紧去瞧瞧夫人。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