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莺莺:你这孩子怎的当天不打发个人回来说声。
    莺莺淡淡笑:品阶不品阶的不是什么大事,自家人跟前摆那个谱作甚?白白叫人笑掉大牙。
    苏环脸一下就涨红了。
    苏莺莺这话不就是在说他们三房吗?
    偏偏大夫人在旁帮腔:还是莺莺稳重。
    老夫人也赞许点点头:不卑不亢,这才是有大造化的样子。
    她老人家显然也在暗地反击三夫人那句话。
    苏环满肚子怒火不能发泄,只能憋住,别提多难受了。
    因着侯爷未到不能开席,苏老夫人便给两人训话。
    除了照例的孝敬公婆恭谨持身,便是提点两人莫忘娘家。
    苏老夫人先说苏环:四娘子在婆家要多提点娘家父兄,你大伯父亲、大哥弟弟若得侯府提点只怕前途大有进益,以后娘家也反过来会成为你的依傍。
    而后说苏莺莺:莺莺你夫君虽然如今病倒在床,可他到底是护驾有功的功臣,有这一份功劳便会这辈子平顺衣食无忧,你须得对夫君恭敬。
    莺莺应了声是。
    随后老夫人咳嗽一声:他要这份功劳也无用,倒不如寻着机会在官家提拔下你娘家父兄,横竖都是一家人苏家好了也方便看顾他。
    怪不得前面说的话还算中听,原来在这里等着她呢。
    莺莺心里嗤笑。
    她抬手不卑不亢道:\quot;老夫人说的是,只不过这等小事何须夫君出口,我如今也算是诰命夫人,哪天去宫里赴宴时跟官家提起便是。\quot;
    吓得老夫人忙摆摆手:你这孩子,这话可是乱说的!
    那您适才还让我夫君说?莺莺一脸的纳闷,我们夫妇一体,谁说都是一样的。
    苏老夫人堵得没话说。
    萧照说官家只会当苏萧两家心照不宣利益交换,莺莺张口那便是个一心扶娘家的没脑子。
    叫外人嘲笑苏家教导出来的女儿都是挖了婆家填补娘家的货色,这话传出去苏家还要不要名声了?!
    只不过这话不好跟莺莺说,苏老夫人半天才说:罢了,你有这个心便是。
    横竖以后日子还长,慢慢影响莺莺吧。
    莺莺乖乖应了声是,眼角闪过一丝笑意。
    苏老夫人讲了一会便叫各自去看看闺房。诸人便各自散去,等着一会吃午饭时再聚。
    三老爷三夫人忙扶着女儿走了,她正有满腹的话要讲呢。
    莺莺走在后面,看着他们一家三口齐齐整整的背影,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适才她留意到苏环看自己诰命夫人衣服时艳羡又嫉恨的目光,当真是奇怪:她明明是世子夫人又有父母双亲,又何必嫉妒自己?
    莺莺摇摇头。
    她回了自己的闺房,很快大夫人便来了。
    莺莺嫁人前大伯母将画册给她递过去又与她细细讲解嫁做人妇的一些注意之事,是以莺莺发自内心感谢大伯母,恭恭敬敬给她端了杯茶?
    大夫人拉着她的手问她:如今可好?
    莺莺点头:夫君性格温和,下人简单几个,也没有刺儿头。日子倒还顺心。
    大夫人一听便知平顺,笑:好孩子,日子都是自己过出来的,你耐下心思好好过,这便是千金不换。
    莺莺也觉有道理。
    她吩咐奶娘拿出一份礼盒:这是我给大伯母的回门礼,适才人多眼杂不好拿出来。
    礼盒里有一份徽墨给大老爷,两匹宫里出来的缎子给大夫人,两对绢花托大夫人交给两位出嫁了的姐姐。
    莺莺笑:大伯母莫要嫌弃,那绢花是宫里出来的,取个吉利好意头。
    大夫人忙不迭道谢。
    却说三房那里。
    苏环进了房门就开始跟爹娘哭诉郜英彦的举止:成婚七天他倒有五天在那位房里!婆母也向着她说话,我连侯府的下人都驱动不得。
    三老爷和三夫人脸色难看起来。
    他们费了大心思将女儿送进侯府可不是想让她寂寂无名的。
    莫不然带些婢女过去?三夫人迟疑道,我买了些美貌的婢女,还想给你送过去呢,不若你今日便带过去?
    苏环抬头,张大了嘴巴。
    三夫人叹息:你既然没那本事便叫这些婢女上阵,生了孩子养在你名下,横竖你手里攥着她们的身契,不怕她们不好拿捏。
    郜英彦还算讲信用,眼看着中午时分终于到了苏府。
    苏环忐忑了一上午这时候才算有了个笑模样。
    只不过他后面还跟着个苏环想不到的人李菁。
    苏环脸一下便耷拉下来。
    李菁却笑吟吟解释:世子陪我去过娘家后怕我一人待在无聊,便顺便带我来妹妹家里瞧瞧。
    这一句话蕴含了太多信息。苏家人一时都愣了一愣。
    原来苏环上午说世子忙于公事是撒谎,真相是世子先陪李菁去回门?
    而李菁那趾高气扬的语气更像是大房夫人无聊了跟丈夫去小妾家瞧瞧,充满了居高临下的体贴。
    苏环脸色都气白了。
    这李菁可真是阴魂不散。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