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便指了指一个红漆托盘:喏,那里面放着的便是三娘子的五品诰命服。
    这话说完, 街坊亲戚们纷纷低呼了起来。
    她们街巷里都是小门小户,家境好些的有人在衙门当差当个小官吏。
    要说地位高些的也就是苏家了,苏老夫人是个七品的诰命夫人,苏三老爷是个九品的文林郎,每次街坊聚会宴请苏老夫人都要坐主位的。
    谁能想到莺莺嫁过去就是五品了?
    乖乖。
    先前还有笑话苏莺莺嫁了个卧病在床的, 这时候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那位嫂子艳羡不已, 又踩了郎君一脚:你若是能给我挣来个五品诰命, 别说夫君卧病在床了,就是钻到坟里去我都愿意。
    郎君讪讪摸摸鼻子,诸位街坊亲戚哈哈大笑起来。
    外面热热闹闹,苏环越听越烦躁。
    她想不明白了,明明她已经得偿所愿,她得了侯府平妻的位子,苏莺莺嫁给了卧病在床的萧照,可她还是处处不顺心?
    她气得站起来,挥手赶人:走走走,院里都让你们放满了,一会我的东西放哪儿!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声音:侯府聘礼到!
    苏环喜出望外,忙站起来去迎接。
    街坊们也跟着躁动起来:走走走,去看看!侯府的聘礼肯定更丰盛!
    有金山银山吗?
    苏环心里美滋滋的。
    可看到了聘礼她愣了:
    绸缎上经年的灰呛人,送来的莲子核桃蔫不拉几,衣服也大都是外头铺子里卖的成衣样式。
    所有聘礼胡乱用普通木盒盛了来的,不像萧家的用了上好的红绫和大花银方胜包裹妆点。
    这
    所有人都说出不话来。
    即使那些有意巴结的人也沉默了。半天才憋出一句称赞的话:这侯府送来的聘礼挺多的。
    是挺多的:莲子算一盘,核桃算一盘,金簪子一对就能算一盒。看上去浩浩荡荡比莺莺的聘礼多。
    可萧家的东西满坑满谷,堆成个小山。就说那银锭都堆得满满当当,像个簇尖山坡。
    这夸得还不如不夸呢。
    苏环脸涨得通红,像是被人狠狠打了一耳光一样。
    节礼更是丝毫没有,苏环敢打赌要不是定亲下聘这些是事关侯府颜面不得不进行的流程,只怕侯夫人连这些都不愿意给呢!
    苏环气得发抖,和萧家对比真是鲜明:
    萧家极其看重这门婚事,请了身份地位高的官媒来提亲,送上门的聘礼丰厚,三五不时还送节礼到苏家。
    反观她呢?侯府居然随便在街头雇了个媒人来提亲,三夫人抗议,侯夫人带话爱结不结,三夫人便只好偃旗息鼓,苏环要闹,三夫人反而来劝她忍耐。
    送上门的聘礼就更别说了,侯夫人似乎将怨怼都放在了这些琐事上。
    她努力收拾自己的心情,昂起头勉强道:侯府节俭会过日子,富贵才能绵延几辈,挥霍不是长久之计。
    小魏氏忙打圆场:是是是,四娘子这话才是过日子的话,贤惠得很。
    诸人也跟着应和起来,场面总算不那么难堪。
    偏有人不死心,还要问侯府送聘的小厮:我就不信你们侯府的聘礼还不如我们普通百姓?
    当然不是!小厮抬起头,我们世子的另一位夫人今日也下聘,她的聘礼绫罗绸缎金银元宝都有呢!
    !
    满场哗然。
    亲戚们小声比较起来:原来侯府不是节俭,只是不重视这门婚事罢了。
    对啊,你看三娘子婆家多重视,官家的亲堂兄都来了,侯府就来了个下人管事。
    当时还羡慕四娘子嫁得好,如今看来不过是驴粪蛋表面光罢了。
    苏环最后一丝防线也被击溃,她脸上血色骤然褪去,嘴唇也跟着颤抖起来,眼底尽数是愤恨和怨怼。
    怎么回事?
    前世可不是这样!
    侯府给苏莺莺的聘礼多得满街的人都来围观,里面绫罗绸缎金银珠宝美不胜收,也让当年已经出嫁了的她眼红不已。
    谁知这世她连婚事都抢了来,聘礼却还是不如苏莺莺的!
    到底是哪里错了???
    凭什么!!!
    一场下聘让苏环脸面尽失,沦为亲戚街坊们口中的笑柄,她又气又急居然病了几日。
    谁知侯府接到信非但没有慰问,反而遣了婆子给苏家捎话:四娘子这般体弱可有什么病?
    苏环吐了口血。
    这下连三夫人都慌了,忙叫大夫上门诊治。
    侯府。
    明月拿起一枝粉团簪在老太君头上。
    无数个小花簇成一团,老太君赞道:倒像一簇绣球。
    明月抿嘴笑:老太太眼神瞧得可真准,这花的确有个别称唤做绣球花。
    老夫人点头今儿个迎夏筵上要叫人瞧见我头上的花,只怕要笑话我老来俏喽。
    明月不同意:叫她们要怪就怪花满蹊簪花的样子是汴京城里头一份罢了。
    老夫人也笑,莺莺每天送来的簪花都颇得她意,是以她也乐得替莺莺店铺宣扬名声。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