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几人吸了口气,二百两!
    寻常这样人家女儿的嫁妆也就五十两银子顶天了,三老爷居然愿意出二百两。
    莺莺不答应,继续哭。
    三老爷一咬牙:三百两!
    莺莺哭声小了。
    三夫人在旁终于放出话去:五百两!
    她想明白了,以五百两换一场侯府的富贵实在是划算,别的不提,就侯府那随便一件摆设都值当好几百银子,只要她家环儿嫁进侯府,还不是分分钟就能捞到银子?
    莺莺抬起头来,一脸憔悴,眼睛红肿像兔子,勉强点点头:好,我愿意嫁进萧家。
    绿儿和奶娘两个等莺莺等得心急如焚,好容易见她出来,却是两眼红肿,两人都心疼坏了一前一后迎上去:三娘子!你可受苦了!
    嘘!莺莺小声道,回房数银票去。
    作者有话说:
    莺莺:我不嫁,除非你加钱
    第23章
    三房这一番大出血,苏环自己先心疼不已。
    上辈子她嫁给萧家的时候可没有跟苏莺莺享有一样多的嫁妆!
    凭什么苏莺莺这小贱人就能得那么多嫁妆?
    而且她们三房还额外给她多了五百两银子的添妆!
    她恨得牙根痒痒,苏莺莺有这么银钱嫁妆傍身,就是守寡又如何?
    她有萧家的房产,还有这么多银钱,随便再从萧家子侄辈里寻一个过继过来,还不是美滋滋过着手头宽裕的寡妇生活?
    甚至她有了钱就是再坐产招婿都使得,这辈子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汴京城里的富足小门小户了。
    苏环气得脸上都长了好几个热疮,最后还是三夫人开解她:以后你有了权势什么事做不得?要收回那五百两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苏环这才心理踏实了下来。的确,又何必急在一时得失上?
    何况最重要的是她已经改了两人的婚事。
    萧照与苏莺莺已经更换了婚书,她与侯府世子也可以顺顺当当定亲了。
    插钗下定的这天,萧照早早就来了。
    莺莺周围围着苏家的女眷们,还有些请来的宾客亲友。
    萧照拿出的是一枚白玉簪子,是玉兰花形状,瞧着与市面上出售的那些都不大相同。
    莺莺一看就极为喜欢。
    官媒在旁边打趣:萧大人倒显用心,这簪子的样式老身在银楼都未见过呢。
    萧照家带来的女眷便在旁边插嘴:那是我家九郎亲手做的呢。
    花厅里的女眷们哄一下都笑了起来。
    莺莺脸一热,忙低下头去不叫人看见。
    萧照置若罔闻,他小心将玉钗簪在莺莺发髻间,唇角带了一抹自己都未觉察的笑意。
    插钗礼行完后两人便是正式定亲了。
    萧照和莺莺站在一起,郎才女貌,玉人儿一般标致般配的两口子。
    有人恭喜,有人羡慕,有人打趣,还有人酸溜溜的。
    三房最甚。
    萧家的这些尊重和珍视原本都是他们这一房的!
    三夫人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却又可得意了起来,少不得四下得瑟:也不知我家环儿嫁进侯府插钗时又是个什么状况。
    很快便有女眷惊讶,于是三夫人便有些自豪的将侯府的婚事炫耀了出去:
    是我家老太爷给四娘子定下的。
    我家四娘子自小就是个有福的,没想到她居然能嫁进侯府!以后便是世子夫人了。
    二娘子撇撇嘴,小声嘀咕:也不知能不能嫁进去呢。
    苏环听见了有些不忿,她当即笑道:说起来侯府今日要送寒食节节礼呢,也给诸位婶母阿姐们带些侯府的稀罕吃食回去。
    女眷们很快便来了兴致,她们都是老实本分的小官宦人家,平日里往来也都是小门小户,谁还见过侯府这样高的门第?
    汴京城里百姓寒食节有互送吃食的习惯,正好也让她们瞧瞧侯府的热闹。
    于是一个两个便恭维恭喜起了三夫人:哎呀也叫我们开开眼界。
    对啊,侯府的东西肯定没见过,你们又是亲家,人家肯定送的稀罕物。
    还有笑:是不是今儿能托四娘子的福气见见侯府世子?
    大宋的女婿们为表对岳父家的尊重便要亲自上门拜见送礼,今天既然能送来寒食节节礼,那想必也能见到侯府世子。
    苏环想了想她这些天与世子逐渐情浓,昨天世子酒酣之时还向她保证过会送节礼过来,当即点头:那是自然。
    于是女眷们纷纷理起了衣裳头面,笑着说:一会也开开眼,瞧瞧侯府这门亲戚。
    众星捧月,苏环越发得意,她对苏莺莺充满了鄙夷:
    就算你的插钗礼又怎么样?
    就算你夫婿亲手做簪子又怎么样?
    我还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毫不费力就在你的大日子夺走你的风头!
    她这么想着就忍不住得意瞥了苏莺莺一眼,想欣赏苏莺莺沮丧失落羡慕的表情。
    谁知苏莺莺不在原地,苏环搜寻了一圈,才看到苏莺莺却满脸笑眯眯正在厅中的海棠树下与萧照小声说话。
    趁着大家都在花厅里围着三房,他们两人到了外面说话。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