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百姓疼幺儿,苏家老夫人唯一偏袒的便是这个小儿子,苏三老爷都十四五了还跟她睡呢。
    是以三老爷一皱眉老夫人便心疼:是有何事烦着我儿了?
    三老爷便叹息:儿子一时糊涂,在萧五公那里应下了一门婚事,如今他催得紧要定亲,可侯府世子又待环儿不错,儿子便左右为难
    老夫人有些纳闷:你回绝了萧五公便是。结亲不成的事城里百姓们比比皆是。
    三老爷愁眉苦脸:萧五公不能得罪啊娘,他性子孤傲又德高望重,还是宗亲,在工部很有根基,要是得罪了他,儿子以后差事还怎么当?
    老夫人一下急切起来,她如今一半的脸面就在这个当文林郎的儿子上面呢:那可如何是好?可要娘这里拿出银两送过去?
    三老爷心里暗喜,知道事情成了一半,他这个娘只要涉及到他这个小儿子上那便是什么都舍得。
    于是他当即赔笑道:倒不需要银两,只要换成三娘子嫁过去便是。
    你的意思是?苏老夫人一愣。
    三老爷便道:世子喜欢四娘子,便叫四娘子应了侯府的婚事;三娘子长得不错,男人一见便失了理智,便叫她嫁进苏家,两姐妹各有姻缘,您也好与去世的二弟交代不是?两姐妹同时出嫁也算是一桩佳话。
    苏老夫人叹息一声。
    她不应,只从梳妆匣子里翻出一张纸递过去:这是老太爷从前书写的字纸,我前几天才翻出来,因想着偏袒你偏袒环儿便没有拿出去给其他几房看,便给你瞧瞧。
    三老爷纳闷,接过字纸,却见上面赫然是故去的苏家老太爷字迹,写着与侯府结亲的是苏家的三娘子。
    他手一顿,摇摇头:老爷子当初见都未见过这个孙女,为何给她定了一门好亲?这应当是有错误吧?
    他顾不上叹惋,忙想法子劝说老夫人:娘,您可千万要可怜儿子,萧五公儿子是真得罪不起啊!二来,三娘子没有父亲撑腰,我这个三叔充任岳丈以后还可帮她撑腰。三来,萧家也是门好亲,我也算对得起三娘子了!
    见老夫人不应,他索性跪在地上哭了起来,自小他想要什么东西只要撒泼痛哭娘便总能满足他。
    果然苏老夫人皱眉许久终于点了头:好。
    她到底还是不放心,叫丫头叫来苏环,厉声叮嘱她:四娘子你要向我保证,得了这侯府的位子便要好好儿对待苏家各位,不可怠慢娘家。特别是苏莺莺,你顶了她的婚事,若她有了难处你要帮她一把。
    苏环一脸郑重:那是自然。
    心里却嘀咕,等她有了地位,谁还会想跟苏家除了自己爹娘的上下扯上关系?
    老太太可真是虚伪又偏心,明明她同意了将苏莺莺的婚事让给自己,又在这玩哪一出的良心不安?
    还吩咐她照顾苏莺莺,难道这样就能减轻她偷换孙女婚事的愧疚感?
    哼!苏环在心里腹谤:这么坏的老太婆,她要是苏莺莺才不会认她做祖母呢!
    作者有话说:
    三老爷:这崽侯府也是一桩佳话。
    第22章
    萧五公的风寒终于好了,这天听下人禀告说苏家来拜访了。
    他颇有些心烦:叫进来吧。
    当初他瞧在苏家老爷子的面上为萧照定下了这门亲事,谁知都走到纳吉这一步时那苏家人居然出尔反尔,苏家四娘子当众哭闹不嫁 。
    他若不是风寒了自会亲自上门去退亲。
    谁知这苏家人还敢主动上门?
    萧五公心里没好气,见苏开鸿进来后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的儿子早就出去打探过,苏家这些天与侯府走得很近,听说有意与侯府世子结亲。
    怪不得对萧照冷淡,原来是攀上高枝了?!
    一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就敢这么轻慢他?
    因而萧五公冷着脸只打算看他表演。
    苏开鸿也不恼,笑眯眯拱手:萧五公,我家老太爷临去世前留下了我家四娘子与侯府的婚约,老母亲以为侯府忘了这门婚事所以并没有声张,便也没有告知我,我并不知道,是以才与您定下亲事。没想到侯府近日上门
    萧五公一听就浮起冷笑:苏大人若是要毁婚约尽管说就是。
    三老爷忙拦着他:您听我说完!
    我苏家绝不毁约,愿意以苏家二房嫡女与您结亲。
    萧五公一听是嫡女便停了下来:当真?他不知道这苏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那还有假?三老爷毫不含糊,您去打听便是。三娘子相貌、人品、才干样样都胜过四娘子。
    为了消除这个麻烦,只好卖力贬低下自己女儿。三老爷咬牙。
    他还有一招:上次萧贤侄还救了我家三娘子呢,害得自己都伤了腿,想来他也瞧中这位。
    萧五公一愣。
    他原本是想回绝苏家的,可是听到这句话倒有些迟疑了。
    如果苏家这般解释人家倒也算有情有义,没有违背婚约,甚至为了守信将另一个更好的女儿打发了出来。
    再想想萧照那孩子冷心冷面的,这些年也没见他对那个小娘子笑过,莫非他也对这三娘子有意?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