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环想起前世郜英彦虽然飞扬跋扈,可实际上却很欣赏不卑不亢的人。
    因此她使出毕生的本领扮演出不矜不伐有礼有节的样子,将小侯爷稳住。
    他没有说出退婚的话,
    苏环好容易松了口气将他送了出去。
    谁知他居然还是在巷子口碰上了苏莺莺。
    难道她千算万算,居然还是防不住天定的姻缘么?
    苏环咬牙暗恨。
    却被自己的母亲魏氏唤住:快点去正堂,老太太有话讲。
    她只好咽下气先去瞧瞧究竟。
    苏老太太育有三男一女,下有六个孙辈:
    长房的大伯苏开凌与大伯母柳氏育有大娘子苏瑶、二娘子苏珠,
    与小妾生了庶长子苏瑁,苏大郎娶了三房夫人的侄女小魏氏;
    莺莺爹苏开济排行老二;
    三房的叔叔苏开鸿与魏氏生了四娘子苏环和二郎苏现。
    还有个姑母苏开清。
    是以此刻正堂热热闹闹。
    哎呀我亲亲的三妹妹!quot;
    莺莺走到正堂兀廊下便听一声。
    她笑。
    这一定是大房庶长子媳妇小魏氏,她惯会见风使舵掐尖卖好。
    果然小魏氏殷勤迎上来:我还当你们去了东华门带着婆子们特意去迎,谁知压根儿没碰见
    莺莺笑得一脸烂漫:辛苦嫂嫂,不过我是从普济门进来,想来两人错过了。
    厅堂里苏家上下诸人不由得心里浮起一抹轻视。
    这二房的真是乡下地方来的。
    小魏氏不过瞎客气,她也分辨不出来,还傻呵呵领情呢。
    苏环也跟着鄙夷:南方下国小民,前世也就是运气好。
    小魏氏捂嘴笑:是我疏忽了,想来妹妹是乡下来的,不懂东华门比别的城门要快些。
    奶娘和绿儿闻言便有些恼火,
    她们才来两天这府里上下便明里暗里使绊子,影射他们是乡下人。
    奶娘正待要发作却被莺莺以眼神制止。
    小魏氏心里得意便疏忽了后堂有竹帘响动的声音,
    那是老夫人已经被人扶着走了进来。
    莺莺闻声却眉目微闪,她递过去一张帕子给小魏氏:嫂嫂快擦擦汗。
    小魏氏不明所以接过帕子。
    就听莺莺奇道:咦?嫂嫂怎的没出汗?
    她捂嘴笑:东华门今天封禁了不让走,我们绕路普济门才过来,嫂嫂怎的不知道?
    满堂人皆是一愣。
    小魏氏也是一顿,
    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她撒谎本想奚落这个孤女帮三房出气,谁知被她当众揭穿了自己在撒谎。
    她后背起了一层急汗。
    外头何事?原来是苏家老夫人被个丫鬟搀扶着走了出来。
    小魏氏心里暗恨,原本的伶俐瞬间全无。
    只支支吾吾:我我去接三娘子扑了个空。
    可是若她真像她自己所说去了东华门接下山的莺莺,那必然会知道东华门今日被封禁,又怎么会转而指责莺莺呢?
    这时候大房夫人郑氏开口了:瑁儿媳妇,你又没出汗又不知东华门封禁,今儿一天到底去没去东华门?
    郑氏日子算不得好过,丈夫仕途不顺,她膝下两女,庶长子又已经成年。
    妯娌魏氏处处与她作对也就罢了,她的侄女小魏氏也嫁给了苏大郎,
    日子太过艰难让她四十就有了老态,可举止却仍旧端方有礼。
    三夫人魏氏忽然出言:哎呀,大嫂这婆母难道真是眼珠子不错盯着儿媳妇?
    她个子矮小,生得小巧玲珑,说话咄咄逼人。
    小魏氏是她娘家侄女,自然要替自己侄女出头。
    大夫人要是应了,那么在外人看来这个婆母待儿媳妇未免苛刻。
    若是不应则说明她的指责毫无凭据。
    左右不是人。
    郑氏说不出话来。
    魏氏得意的笑。
    三爷有了官身,三夫人娘家又选中了皇商,
    因此她也逐渐嚣张起来,处处与大夫人作对。
    行了!
    苏家的老太太重重将龙头拐杖杵地。
    苏老太太有五品诰命,在苏老太爷去世后仍把控着苏家上下。
    是以当她出声时诸人全都噤声:大郎媳妇你也太惫懒了些,岂能哄骗长辈?
    莺莺在心里一哂。
    若不是因着触犯了自己的尊严,这位祖母断不会为着自己训斥小魏氏。
    果然苏老夫人下句话便是:不过你也是因着关心三娘子才这样,倒也情有可原。
    果然如此。
    小魏氏是什么人,立即笑道:祖母说的是。我这厢给妹妹赔礼。
    说罢便拱手做礼。
    谁知莺莺毫不推辞,生生受下了她那一礼。
    这下屋内诸人一下神色精彩起来了。
    都当这新来的二房三娘子是个傻呵呵不懂人情世故的乡下人,谁知她竟然能装傻就受了那一礼?
    苏环心里骂,果然是锱铢必较的心性,这样的人如何登得大雅之堂做世子妃?
    小魏氏更是暗恨,偏发作不得。
    --

章节目录

我在汴京卖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吃吃汤圆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吃汤圆呀并收藏我在汴京卖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