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635

    平仓发以赈粮,则违背建仓本意,兼且粮谷折输等花费一应出自常平钱,而今财力积蓄并不丰厚,若再遇大灾,则常平仓更加窘迫困乏。

    “臣建言恢复庆历年间义仓制,以上三等户每年两税时加纳义仓粮,遇灾荒年则免缴。这些上三等户均是地方富室,每二斗加缴一升不成负担。臣概以估之,一中等州正税每年收入十万石,则义仓可得五千石,推而广之,其利博矣。

    “况乎,田地豪富之户多为兼并之家,占有田产为广,则义仓收富户之粮亦多;而中下等人家占有田产往往很少,则义仓收他们的粮亦少。若遇水旱灾年,兼并之家未必靠义仓粮赈济,而中下之民则先受了义仓的好处。如此国家既抑了豪户兼并田地,又以义仓粮制匀富周贫,降减贫富悬殊过甚而起的怨憎和隐患……”

    名可秀看到“匀富周贫”这句时不由微微一笑。

    “臣建言在诸乡建仓贮米,盖因饥民分布于乡间,若如常平仓般置于州县之城,则往往因‘水脚之费,搬运之折,无所从出’,而使村里不敢问县要,而县不敢问州要,以致即使有赈仓之粮,却不可使赈谷遍及村落。是故,臣以为,应在诸乡建义仓,选乡中年长有德之辈主管,县衙惟掌仓谷总量……”

    阅毕,她沉思了一会,提笔在留白折页批道:

    “汝言甚有道理,常平仓主职应为国家平准粮价用,粮谷市价不稳则国不稳,至于灾年赈济则为余粮之兼,不应主以赈事。故,可以另置专司赈济的民社义仓,不由常平司统,隶属转运使司,司农寺执督导之责。

    “民社义仓既是置于乡里,其制与前代义仓亦有不同,可另名‘社仓’以示区别。此外,有两点要详加斟酌:其一,社仓既是贮粮赈济之用,便是国家普惠万民之举,仅划上三等户加纳仓粮,官府难免背上‘劫掠富家’劣名,久之必使富户怨隙,不利稳定。官府既分民户五等,可按等级不同各缴不等之粮,如上三等户每二斗缴一升,四、五等户可每升缴一合,具体由司农寺会同户部审慎议定。

    “其二,政事堂议说建社仓会扰民,盖因建仓的木料是向百姓强取,这是历代因袭的弊习。之前朝廷已明发诏谕,禁止州县修治邮传驿舍时向百姓强取木料,建社仓亦当如此。如今谷仓已代以砖石构制,如何做到既建成社仓又不扰民,且花费要少,司农寺要拟出办法来。”

    她思忖片刻,又落下一句:“政事堂议后,再发诸路征求意见,务求考虑周全。”

    名雅进来换了盏热茶,“宗主,歇会再看。”话音方落,阁内便响起“歇会、歇会、歇会”三声清脆如鸟鸣的声音,名雅顿时咯咯笑出来,名可秀也不由莞尔。

    鸟鸣声出自东窗下,窗侧靠墙壁新立了一座紫檀木满雕丹凤朝阳的落地钟,钟座顶端立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精雕翠鸟,“歇会”的鸣叫声正是随着翠鸟的一点一啄发出。这是蠡山工研坊制出来的自鸣摆钟,历时一年半终于研造成功,正心阁内的即是第一座钟,今日上午方远途运到,让铁卫都稀奇了一番。

    名雅笑嘻嘻道:“这钟叫得好呀。”每过半个时辰鸣叫一次,正好提醒宗主休息。

    这主意当然是卫希颜出的。摆钟初次鸣响时,名可秀忍笑不禁,又因了卫希颜这份体贴而心生暖意。

    不好忤了爱人这番心意,她端起茶盏走到窗边稍作歇息,名雅抿着笑轻步退下。

    枫阁四面都植着疏密有度的枫林,到深秋时便尽染霜色成火红,这个季节却还是青绿,入眼透着清爽。枫林之外花树丛丛,小桥流水处处,亭台相连,将江南秀雅之色尽拢其中。

    名可秀喝了盏茶,看了会园景,便又坐回书案前,抽出张印了枫叶暗纹的雪白笺纸,提笔写道:

    “两淮灾事收尾,中枢可有反思此期救荒措置有何得失?各牵连赈灾职事的部司衙署要安排专人检讨经验教训,撰写总结报司农寺。司农寺要归总统合,修订前代《荒政要略》,编撰更加完整且实用的《荒政全略》,应立纲目:赈粮仓储制、灾事层报制、水旱蝗疫诸灾分类制、赈灾流程分责制、灾年粮食市易和抑价制,等等。经践行有效的赈灾新措要编进全略中,作为朝廷规制令行,已显现的弊制要摒弃,或代以革弊之法。

    “书成后,明发诏谕颁诸路州县施行,同时印发太学国子监并诸州学,使学子科举入仕前即晓民生之务,诸如户部、司农寺、常平司等与有荒政有涉的部司官员和地方州县守令之臣,属新官上任的,其任前教习条目要增列《荒政全略》这项,司农寺执考,未过者不得赴职。”

    她搁笔时抬眸扫了一眼摆钟,镂雕成鹰嘴状的亮银指针停在申时二刻的刻度上,衙门已经落班。

    将枫笺对折封入函内,她叫进铁十一,将已批的陈旉奏折和笺函递去,令道:“折子递回陈西山,信函递送丁擎升。”

    铁亥应了一声“是”,回到侍卫阁子换下黑衣劲装,着了身石青色的杭绸衫裤,出了枫阁不紧不慢地行往陈旉所住的睦仁坊官舍。

    名可秀正看着江宁府守臣杨邦义的言事折子,奏议恢复宣和末年罢却的青苗法,革其弊后择地试行。

    “臣知江宁府义稽首言:尝闻国家承平日久弊政渐显,太祖开国到神宗嗣位历有百年,而冗官冗兵冗费之弊已累危社稷。国家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遂有安石执政变法图强,新政六项中青苗法为其一。是法诏行,令州县各等田户于每年夏秋两税前向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当年借款随春秋两税归还,官府每期取息二分。安石立此法,是为青黄不接时救济百姓之用,并抑田地兼并,然新法行之十六年,流弊从生,朝野攻讦愈甚,神宗薨后即废。

    “哲宗后道君皇帝即位,夫蔡京执政上言恢复神宗新法,名为变法富国,实则揣摩上意行谄媚之实,因是青苗、免役、方田诸法皆复,然根弊未除也。更因蔡京王黼等奸佞之流处政,上贪下腐,朝纲败坏,诸新法更成害民之政。到道君禅位后,新帝登基即诏令废止,迄今未复。

    “然臣审青苗之法,立法本良,弊害丛生根由于地方执行不善:官吏为邀功,不问贫富,强行均摊配之,迫逼百姓借贷,且随意提高利息达四五分甚至八分;贫者无力缴还,吏督之急,则逃散四方;地方豪强则趁时贱买田宅,横肆兼并,或将借贷转手而成高利放出;又有为富

    分卷阅读635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