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578

    译作不至埋没尘土,不与人闻——但吏部卡着定员就恰似卡着了咽喉!

    名可秀伸指抚开她蹙紧的眉,“先去做罢。”脸上笑意温温,微敛的眼却掩去了她心底的几分谋算。

    没过几日,卫希颜便上疏,奏立国译馆,请译西夷之书。

    政事堂诸参政对此事反应不一,但多是不以为然的态度。

    兵部参政周望是坚决的反卫派,凡是卫希颜说东,他必是要说西的,卫希颜压根就没算得到他的支持;刑部参政范宗尹和卫希颜之前也有些龃龉,虽说不像周望那般反对一气,却拿着朝廷精简衙署说事,道:“这译经之事交由礼部文教司着办便可,秘书省另立国译馆则成冗复,而于朝廷无大益,不妥,不妥!”

    户部参政叶梦得和大理寺参政谢如意与卫希颜私交尚可,均想设国译馆也不是甚么大事体,以前鸿胪寺就有传法院掌译经事,如今没了传法院,设国译馆就不算逾制,但卫国师奏疏中提议定员五十,这就逾度了。

    和叶、谢这二位参政的想法一致,礼部参政胡安国和工部参政朱震对设立国译馆也无太大反对异议,但都不赞成大兴其事,理由是译书非紧要之政。

    因事归吏部,参政李纲的意见至为重要。卫希颜和李纲私交甚笃,递帖拜访,费了半日唇舌,总算让李纲点头应允,定员却被大刀阔斧砍下去,从五十降至一十,卫希颜力争,方添至十五人。

    这般周折后,至九月,国译馆终是建立。秘书省从诸藏书馆阁中腾出一栋楼阁作为官署公房,二楼藏书,一楼办公。

    译馆批立后,户部给出的预算果如名可秀所料,因卫希颜出面,叶梦得方忍痛加到五万钱,再往上添,便死活不松口了。

    尚书公房内,卫希颜气得“啪”声搁盏,“五万钱?从三佛齐的赔款中搂出一点来,就不止这个数!”

    叶梦得眯着眼笑得一团和气,“哎呦,国师呀,这一事归一事,三佛齐的赔款一入左藏库即为国家之财,某忝居户部长卿,每支一目都心怀惴惴,唯恐一时不慎,辜负了陛下圣恩、臣僚信任……”云云叨叨说了大篇却不退让半步。

    卫希颜拂袖而去。

    她冷着脸走出户部,同行的监秘书省事韩驹却捋须哈哈一笑,喜得笑颜逐开,他这秘书省历来是不受户部搭眼皮子的“清水衙门”,除了十几人的薪俸外,手头活泛的不过一二千钱,哪来多达五万钱拔入省中?大喜之下直说要在丰乐楼请国师喝茶,恼得卫希颜横他一眼,“区区五万钱,差得远了!”

    随行去“要钱”的还有两人,一是新任秘书省少监邵溥,一是以都作郎领国译馆的刘子翼,二人眼中都有喜色,邵溥道:“国师,下官与彦德之前算过,估摸户部至多肯拨二三万钱,未想竟至五万,这比修国史的预算还多出倍余,当可庆幸矣!”

    刘子翼也道:“译馆既设,又有这每年五万钱的预算,事已成了一半;之后,吾等可再图之。”

    卫希颜目光扫过他二人,心头虽仍不乐却无意打击他二人的热忱,缓了脸色,澹澹一笑,道:“汝等所言有理,是我心急了。”

    “国师亦是为译馆着想。”

    卫希颜心头愀然不乐,邵溥和刘子翼却是精神头十足,这局面对两人而言已是惊喜,回馆后便拉出海外使团的官吏名录,从中简拔通晓大食文字且文才见长者入馆任事;又建译书条制和赏罚规制等等,不消一月,便将国译馆的班子初步搭了起来。

    两人又将目光盯在今科进士上。

    按建炎朝科考变革后的任官新制,进士们必须在太学新立的庶政学舍修习半年庶务,包括法律条文、会计簿册、钱粮支用例法、公文规制等等,后半年则分班轮入京中部寺践作公务,期满参加吏部举行的任职考试,合格者方能除职赴任,使这些新入仕途的进士们不至于到州县后因对庶务一无所知而被胥吏所欺。今科已结束的春闱是建炎朝首榜进士科,经礼部试和殿试后,中榜的三百名进士已进入太学庶政学舍修习了近半年,再过旬日即轮入部寺践作实务。

    邵溥和刘子翼同韩驹商榷后,秘书省便行函太学,在庶政学舍张贴布告,招纳通晓经学、杂学等各具才学者进馆修习大食文,修习期间将按月发给译学贴给(jǐ),并按成绩授予奖学金,成绩优异者经吏部考试后可优先入馆授职。

    这些进士们在吏部除职前,都只领散阶薪,没有职事俸给,入部寺践作实务也是无补贴的,因此秘书省开出的待遇很是吸引了囊资羞涩的进士,何况秘书省是中央官署,留在京中显然比起在地方任职更有升迁机遇;和以前的进士们相比,建炎朝的进士们除职变得不易,除了个别优秀的能留京中官署外,其余人都要放到地方任职,即使是状元也得从县丞干起,没有开初就任一县长官的;因了这两方面条件的吸引,当进士们轮去秘书省践作时,都投入了极高热忱到大食文的学习中,勤奋到通宵达旦的也不在少数。

    “呵呵,年轻人就是有干劲!”

    秘书省大监韩驹养成了每日去国译馆遛一圈的习惯,眼瞅着这些统一着白袍束革带的进士们在译楼勤学不倦,这位乐滋滋的秘书监捋着一把胡须,随即口占一诗,每日一作,雷打不动,遂成秘书省津津乐道的佳话,邵溥对人感叹,“当年小苏学士(苏辙)题诗赞大监:‘唐朝文士例能诗,李杜高深得到稀。我读君诗笑吾已,恍然重见储光羲。”东陵先生的诗才某等愧不及也!”

    这桩轶事传到名可秀耳中,趣笑说:“东陵先生于馆前一立,便成风景。”

    卫希颜却无她的好心情,兀自烦恼李纲和叶梦得铁口难撬,想再进一步都难。

    名可秀被她踱来踱去扰得无法专心,抬眸提点她:“希颜,除了朝廷设国译馆外,莫非就没了他途可想?”

    卫希颜一怔,随即醒悟过来,是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她何必揪着官方一条道不放?这惯性思维果然害人。

    “可秀,你怎不早说?”她瞪眼半嗔。

    名可秀援笔濡墨一笑,“你可没问我。”总归你走尽这条道不通,提出方是时候。

    卫希颜狐疑看了她一眼

    235、周折立馆 ...

    ,总觉得在那笑声后还隐藏了些什么,“可秀,你莫不是在谋算些甚么罢?”

    名可秀头也不抬批注,“总归不

    分卷阅读578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