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502

    师枢相的影响,签书枢密院事的语调颇含讽刺的味道。

    “众卿,共治之事不必再议。”御座上的南朝皇帝赵构不昏也不庸,相反很能认清时势,当即将朝议拉向正题,“关于成都府路的官员任事,政事堂可有议定?”

    尚书左仆射丁起应声出列,“启禀陛下,臣等已拟出官员任职人选,恭请陛下御览。”说罢呈上奏疏。

    “陛下,布政使为西川行政之首,卫国师和凤翔府的议向是成都路转运司判官赵开晋任。”

    赵构翻阅奏疏,问:“赵开?”

    宰相答:“此人是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第,普州安居(四川遂宁)人,隶属我朝梓州路。父母已过世,两个叔辈在故籍,妻儿均随任成都府……”

    赵构听到这已暗暗点头,布政使切不可是北籍人。

    “卫国师推介:赵应祥为官品正,未与崔白二人同流合污,治政和财赋能力皆出色,进议西川榷茶和黎州买马五害,切中时弊,堪为大用。”

    赵构看向群臣,“众卿可有异议?”

    朱敦儒道:“臣无异议。”都给事中的表态显然代表了门下省对中书省(政事堂)任命的通过。

    丁起继续道:“赵开的判官之职授于宣和七年,卫国师评价此人无倾向,属中立官员,故设布政使副使二人,南北各一,作为制衡。”

    赵构点头,“如此甚妥!”

    “陛下,副使人选至关紧要,臣等拟议广南两路转运使李光出任。”

    李光泰发(越州),赵构目光览过奏疏上这行字,唇边已掠过微笑。对这位曾因言事得罪耿南仲被贬汀州酒税的前侍御史皇帝并不陌生。忠正能臣——宰相在奏疏中的四字论断,赵构是赞同的。

    但皇帝并不知道,宰相提议李光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人的用意。

    ***

    名可秀在成都府提名官员道:“李泰发持身甚严,品正无私,是位不可多得的德能兼备的人才,然而在广南任上已不能再发挥他的才干。”

    卫希颜对她的决断自然不会有异议。当初可秀以李光任两广转运使兼知广州,看中的就是他的正直品性和吏治能力,以其为利刀砍除广州的贪婪官吏,为海商开路。但李光在拓展海事的眼光远不及可秀,隶属转运使管辖的广州市舶司已受到掣肘,因此为了海外贸易的长远规划,这位德能之臣就必须挪开位置了。

    “再好的人才不放在合适的位置,也会成为阻碍呀!”名可秀笑说,“成都将是这位忠正能臣更合适的地方。”

    “那么,谁去广南合适呢?”卫希颜问。

    “吕居仁。”名可秀援笔濡墨书下:拟:吕本中居仁(寿州),度支司员外郎,除度支郎中权发遣广南两路转运使兼知广州。

    “吕居仁?”卫希颜听着有点耳熟。

    名可秀抬头看她,吟道:“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卫希颜哈哈一笑,“想起来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就是汶儿称赞过的那个‘清新流美’的诗词大家嘛……咦?”

    她记忆被引发出来,“可秀,他父亲似乎是吕舜徒?”

    卫希颜所提的吕舜徒是这个时代名声赫赫的人物。他的祖父吕公著是哲宗朝的贤相,和司马光同为辅政;父亲吕希哲是大宋教育家,主张为学“不主一门,不私一说”,成为吕氏家学的特征。而吕好问(字舜徒)本人,和杨时同为当世道学大家,时人称之“南有杨中立,北有吕舜徒”。

    靖康年间,卫希颜和吕好问同殿为臣,有过多次照面。后来伪楚立,被任命为事务官的吕好问劝张邦昌不可为帝,应迎回道君重立宋室,并以他的身份名望保护京城不愿事楚的官员和文士。何灌攻入东京前,这位伪楚事务官就连同府中家眷神秘消失了——隐伏东京的名花流暗桩送走吕好问一家,从毫州南下归回寿州原籍。其后一心治学,两次拒绝赵构的召任,据说他的几个儿子都文采风流,却无心仕途,怎的还有一位出官了?

    “户部度支司员外郎吕居仁,吕先生的长子,当年受召也相当不情愿呢!”名可秀微笑,“不过,赵官家的颜面也要顾及,父亲能拒绝,儿子却不能了……长子么,就要承担责任。”

    “放到度支司?他有商事才干?”卫希颜挑眉不信。

    “两年前一窍不通,现在经过度支司金郎中的两年敲打,不通也得通了——金不出的手底下可不养闲人!”名可秀的语调带着打趣。

    卫希颜想起那位举朝闻名的度支郎中,也不由大笑点头。

    度支郎中名金梧琶,字卜初,据说出生时其父正在梧桐树下弹琵琶,因取名“梧琶”,户部官员习惯将他的名和字连起来:“一毛不拔的金不出”。其人声震朝廷,各部长官闻之走避。卫希颜作为朝中用度之首的枢密院长官,对这位“金不出”郎中也是能避则避,听见算盘珠子响人就消失了——金郎中腰间常年挂把算盘。她脑中勾勒出诗酒风流的吕本中在横眉阴笑的金梧琶逼迫下一脸郁闷拨算盘的样子,就笑得更起劲。

    “可秀,这是你的预谋?这个吕居仁怎么就合了你的眼?”

    名可秀目光看向窗外,表情深远,“希颜,广州作为最早的市舶司之城,确因海外交易而盛,繁华不下江宁和扬州……但广南路能拿出来的也唯有广州而已,在朝廷眼中,广南仍然是官员不愿去的南蛮之地。”

    “可秀,你是想……”

    名可秀睿目闪光,“你的兵制变革完成后,安抚司主管的民政已剥离,转运使作为一路官员之首,不仅主管财赋,更是一路民政之首,我对吕居仁的期望并不在财赋上——现任的提举市舶司很得力——而是在学政,希望他的赴任能将中原文明带去广南两路。”

    卫希颜惊讶又赞佩:“这样的设想可就远了……吕居仁能胜任?”

    “和朝中官员相比,吕居仁有几个优势。此人文采风流,交游广阔,在文人中很有号召力。性喜宴会诗词会友,士人道:‘有吕居仁之地,即有盛事。’广南之地,去的文人太少了。”名可秀感喟。

    “明白了。其二是什么?”

    “吕氏门风开阔,吕居仁的祖父荥阳先生(吕希哲)是位难得的贤

    分卷阅读502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