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317

    ,便为将来的南北之战打下坚实基础。

    至于外扩,则是趁北廷与金军缠战之际,向北扩进,抢占有利地形,但切忌不宜过进,以免兵力分散,反为北廷所趁。

    从目前形势来看,南廷因无战火祸乱,在内稳外扩上均比北廷占优势。雷动雄才大略,当前局势自是知悉,定不会此时与金军硬拼损失战力,应会策谋逼迫完颜宗弼率军回撤,以腾出手来平定江北之地。

    雷动会如何策谋,才能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逼退金军?

    最佳策略莫过于挑动西夏生事,同时贿赂金国贵族向金帝进言退兵。

    据千机阁的情报显示:西夏已集兵十万攻入被金占领的宋境丰州,并继续攻入金国边境的四个县。金国内部以完颜宗干为首的大臣纷纷要求从宋境退兵,攻打西夏,但完颜宗翰说服皇储完颜杲,先从金国调渤海军驰援金夏边境。

    在宋境内,完颜宗翰、宗望仍然兵分两路,各以三千骑军押送金银战利品和俘虏,缓缓北行,金骑主力却游弋在方圆百里内,疾行如风,一旦宋军有异动立时可飞驰而至,围歼消灭。

    完颜宗翰已撒网,坐等宋军游入。雷动明知是陷阱,却不能不战,尤其翟固一战后,北廷大肆宣扬武勇,威望正炽,若任由金军这般大摇大摆徐徐回归,必被南廷揪住把柄攻击,在舆论上居于不利地位。

    是故,雷动不战也得战!若她是雷动,该如何破此僵局?

    张元幹道:“……宗翰军已行至原威胜军州城,停驻两日后,继续向太原行进;宗望军行至赵州,距真定府尚有三百余里。北廷西军曲端部三万进驻汾州,遥逼太原府;同时调永宁军南下,与冀州军会合,进踞镐城……”他手中狼毫落在赵州与真定之间的一处圆点上。

    “依仲宗(张元幹的字)之见,北廷军或会在汾河平原与镐城狙击金军?”李邴皱眉问道。

    张元幹看了眼微笑不语的卫希颜,斟酌道:“以北廷明面上的布军来看,似有此意,但实际如何,仍待观察,此时尚无法下定断。”

    卫希颜暗暗点头:这张元幹是个谨慎人。

    雷动的这番布谋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千机阁的情报比枢府来得详细精准,除了探得北军如张元幹所述般三支军队分别集结汾州、镐城,另外更探到有两批各千余人的骑兵,从西北驰入太行山后便隐迹不见。

    显然,这批隐在暗处的骑兵,才是雷动真正的杀招!

    但仅以两千骑兵如何迎战金军数万精骑?

    她和名可秀揣测雷动意图时,忽然起翟固大战时,何灌以五千精训的绿林重甲步兵竟与完颜宗弼的一万铁浮图骑兵战了个旗鼓相当,难不成雷动还秘密训练了一批特种骑兵?

    名可秀受此提醒,立时记起半年前,在西部兰州、熙州、陇西、秦州四州爆发了一场西部马贼的大拼半,三十多个大小马帮厮杀混斗数月余,其后西部地界一下清静了,据说马贼们数败俱伤,都龟缩在老窝里回复元气。

    卫希颜眸光一闪,笑道:“似乎有阴谋的味道!”

    名可秀慢慢道:“『哮天』是兰州一支马贼,实力并非最强,但奇的是竟奇袭吞并了当地最大的马贼『飓风』;其后在四州马贼大混战中,以合纵连横策略,远交近攻,联小灭大,不到半年便统合了整个西部马帮。”

    她目光凛冽,“青鸟探得:这一切均出自于『哮天』新进神秘师爷之手!当时我便怀疑是惊雷堂在幕后指使,只不过缺乏证据。如今前后一联系,答案便呼之欲出!”

    卫希颜点头。马帮混战的始作俑者必是雷动无疑,借此收服西部马贼,迅速建起一支精锐骑军!与女真铁骑相比,论重骑冲锋的杀伤力,马贼必不及金骑;但若打偷袭战,疾战疾走,从西部风沙走出来的马贼汉子倒是可与游牧骑兵一较高低。

    结局如何,还真让人期待!

    卫希颜收回思绪,对北军动向并未做评论,只问道:“我军进展如何?”

    张元幹压下心头诧异,道:“禀卫相,种副相率军已拿下陈留,距东京仅六十余里。另外,吴、韩二位同知率四万步军已占据颖阳,并进军偃师,以阻隔驻守洛阳的完颜娄室部驰援东京。”

    卫希颜眸子微眯。吴阶,此时应快抵洛阳了吧?至于东京城么,不过是块鸡肋罢了。

    这张元幹的将略之才虽然略欠,但言谈举止从容不迫,陈述条理清晰,流畅自如,又对舆图了如指掌,显然曾下过功夫,倒非尸位素餐之徒,尚可调教。

    卫希颜心中有数,未对战局多做说明,吩咐收起舆图,言道:“吾等既入枢府,当熟知各方军事!有请诸君回去后写一份条陈,五日后,吾当与众共议军机。”

    李邴四人心中一凛,齐齐揖礼应道:“诺!”

    房中四人皆非庸碌之辈,仅略动心思便猜度到这位新任枢相的用意。或许他们今后的前途命运,便着落在这道条陈上了。

    *********

    之后几日,卫希颜的精力并未放在前方战事上。攻略既定,又有种瑜、韩世忠、吴阶三位大将在,若还取不下洛阳,那真该打屁股了。

    她和名可秀忙于『一五国策』的讨论细化,卫希颜偏重于宋军兵制改革的方略制订。

    她这段日子,果如名可秀先前所说般,过得异常繁碌。

    一方面要熟悉枢密院的运作和上下人事;一方面要思虑兵制改革;又不时被礼部官员追着试祭服、朝服、公服之类。因国师官服无定例,礼部几乎翻遍了历朝历代的服仪典制,重新设计,又反复修改细节……除此之外,她还要记诵册封礼的仪式,蝇头小楷密密麻麻足有几大页。

    卫希颜颇有几分哀怨,“需要这般繁琐么?”

    名可秀白她一眼,嗔笑道:“你还嫌繁琐!为了这册封仪式,礼部和太常寺可是热闹得紧。”

    这事卫希颜听说过。太常寺少卿季陵主张在紫宸殿授印便成,新任礼部侍郎周紫芝则想在未来国师跟前讨个好,主张按最隆重的祭天仪式册礼,两人意见不和,在皇帝御书房里掐起来。据说场面堪称精彩。

    这场争论缘于国师授仪无定制。

    “国师”之号原是从西域、天竺引入,是对佛教高僧的尊称,北齐的高僧法常便被皇帝尊为国师——入对不称臣,登殿赐高

    分卷阅读317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