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283

    。

    “北虏再可恨也比不过朝廷的无能,一帮披着官服的人头猪脑!”骂得这般肆无忌惮的多半是江湖豪客。

    “国都被破、君父失陷,可怜我大宋竟落入如此惨地,悲夫哉!”文士们相顾噫叹涕泪。

    众人拍案顿足,或悲痛或愤慨,也有胆小者面露恐惧之色,但无论何种情绪,却无一人呈现冷漠不关心的麻木之态。

    扬州知州赵鼎身着便服混迹在扬州府的酒肆中,一边轻啜浅酌,一边留神倾听观察士民百姓的反应。半年前宗主下令兴办小报时,他尚有担虑妄启民议,但今时看来,确实起到了“传播时事、鞭策民心”的作用。

    “民议沸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了鲜热之血。”赵鼎回忆起宗主的锵然之语,听闻周遭一片愤慨怒骂之声,他忽然觉得一阵欣慰,因都破君陷而生的悲哀耻痛渐渐升腾为激昂斗志。

    宗主,您说得对!我大宋文明鼎盛,论富庶繁华百姓人数远非北虏可比,但我们宋人却丧失了一个“勇”字!兵败城破不可怕,可怕的是武勇精神的沦落。所谓知耻者近乎勇,就让这民声的沸腾激荡出我大宋臣民的武勇之气!

    赵鼎在感慨名可秀开启民议之举时,并未意识到随着这名为小报的物事兴盛引起的,不仅仅是宋人的武勇之气,还有更多更深刻的东西将被激荡出来……

    同一时间的杭州城清风楼内,三三两两的文生也正在聚议热烈。

    “今日兵败都破,实乃宰相误国!”一文生拍桌怒斥,“何为、孙傅身为宰执,竟然昏聩至此,以妖道徨敌,可叹我大宋,尽毁在一帮庸臣手中。”

    “之瑞兄所言极是!前有耿南仲、唐恪,后有何为、孙傅,尽为昏庸怯懦之辈!若是李纲相公和卫轲相公尚在,何得城破都亡!”

    “宰相无能固然误国,但兵败都破之耻,仅仅是因宰相不当么?”众执一词的声讨怒斥声中突然响起一道清亮激昂扬的语音,“若无皇帝任命,何来宰相误国?”

    众人倒吸口气,这话是直指皇帝昏庸了!便有人反驳道:“皇上也是被何为、孙傅等蒙蔽……”

    那清亮声音肆言讽笑,“蒙蔽?种太傅在世时,多次面圣奏请整饬北防军事,怎不见圣听清明?反倒是妖道郭京的六甲神兵让皇帝陛下深信不疑,其结果又如何?我大宋蒙受今日之耻,实为昏君庸臣之祸!”

    底下一片哗然。“顺之,岂可妄言君父?”有年长的文士喝责道。

    “社稷不保,何能为君?陷百姓于水火,何以为父?如此不君不父,还不能让天下人称一声昏君?”

    这话比先前之语更尖刻辛辣,众文生反应激烈,或赞同或批驳,激昂辩驳声不绝于耳。

    清风楼一间雅阁内,名可秀和卫希颜听得饶有兴味。清风楼在杭州的酒楼中以格调高雅闻名,文人士子多在此聚议清谈。

    “真是一语惊人呐。”卫希颜轻啜一口桂露春,此酒和七月烧一起,在杭州城已是卖得火热,各家酒楼不论大小均有从“枫叶酒庄”批量购入再售出。

    “阿莫,查查刚才说话的那人是谁?”名可秀对那肆言无忌的文生也颇感兴趣。

    “是。”莫秋情欠身退出。

    卫希颜拿起桌上的《西湖时报》,捻在手指间微微摩挲,“报纸除了传播时事,引导民众有知情权外,更大的好处是可以引导风向。大宋民间的力量很散很薄弱,但是当万人、十万人的议论都朝着一个风向吹的时候,民议的力量便足可影响朝廷决策。”

    名可秀微笑,“这就是你说的制造舆论导向。”

    “小报”这物事早在哲宗皇帝末年时便曾出现,多为书肆印刷,传扬市井和小道消息,也有登载朝廷政令,未几便被朝廷查禁。名可秀得卫希颜建议后,专设印作堂,隶属千机阁,于半年前在江南十五州相继推出地方报纸,大的日印量上万份,小的不下数千份,成规模成建制,州府上下均以银钱打点妥当,所以传播虽盛,更涉及朝廷时事议论,地方州府却故作不见,放之任之。

    况且,自北方兵凶战起后,朝廷邸报往往不及名花流的情报迅速详尽,以致各州府的地方长官对北方战事的了解,更多来自于本州的××时报或××日报。鉴于此,州府长官自对报纸这物事更加睁只眼闭只眼了。

    “经过报纸的大肆宣扬,国都被破,赔款割地,无不暗指皇帝丧权辱国,再加上前些时坊间流传的赵桓轼父之说,过不了多久,废立之事便可顺理成章了。”卫希颜轻晃报纸笑道。

    两人正轻语低议间,莫秋情轻敲阁门。

    “进来。”名可秀道。

    “宗主,已经查清,刚才说话的那文生是扬州李易。”

    “扬州李易,就是那个李不休?”名可秀扬眉笑道。

    莫秋情微微躬身,“正是他。”

    “李不休是何人?”卫希颜插嘴问了句。

    名可秀道:“李易,字顺之,在扬州士人中颇负名气,言行狷狂,向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说,故被人称为‘李不休’。”她浅笑言语中隐含赞赏。

    “果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卫希颜刚刚笑罢,外面文生的争辩议论声陡然又激烈起来,两人对视一眼,卫希颜低笑,“看来,时机快成熟了啊!”

    *********

    民间愤议不绝,到得二月十五,太上皇突然诏告天下,以渊圣皇帝赵桓无德昏庸致使祖宗庙器失于北虏为由进行罢黜,继立康王赵构为新帝。

    经得民间议论的宣扬,江南各大州府多少已有揣摩准备,太上皇的诏书虽似突然,对一些灵活的州官却早有迹可循,这道废立诏书并未引起滔天波浪。杭州、扬州、湖州等两浙路州府率先应诏,奉表迎立康王。到得二月下旬时,江南两路、荆湖两路、广南两路、福建路、夔州路诸州府均相继上表拥立新帝。

    就在南方诸州府拥立新皇,准备新帝登基大典的当口,东京城的渊圣皇帝赵桓落入更凄惶的命运。

    二月二十八,在金军上万骑兵持戈相逼下,赵桓率皇后妃嫔、诸王、宗戚眷属、宰执百官、宫女奴婢等从皇城络绎而出,统共一万二千人,在宫中内侍指认点验后被分别押住金军刘家寺和青城宫两座大营看管。大宋国都正式被金人接手。

    在点验俘虏时,太子和柔福帝姬的失踪被发现,

    分卷阅读283

    -

章节目录

凰涅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君朝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朝西并收藏凰涅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