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坐在大大的椅子上,抱着小木板慢慢的画着图。这几日里,哥哥对他的安全特别上心,不去府衙跟着爹做事了,每日里去前头的书易斋里读书,下午就陪着他玩。去书易斋里读书的时候还带着他。
    在书易斋里,虽然那位华夷洲里最好的老师并不在意他,将他当成透明的,但是也要求他每日写大字几十篇的。他闲着无事,就在哥哥读书的时候,趴在一边写大字,他是挺想努力的,因此,五十篇也好,六十篇也罢,都非常认真的在写着。却不想因此,那位非常博学严厉的老师对他似乎满意了,在给哥哥上完课后,就为他讲解千字文啊百家姓啊,这些粗显的知识来。
    他虽然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但是,老师讲课,他不敢不听,就耐着性子听着。当然,这里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认真听课,认真写大字,都能让哥哥非常开心,后来,爹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出现在了书易斋,大大的表扬了他一番。
    他很困惑,爹怎么表扬起他来了?
    他认真听课不是本分吗?
    他写的字好丑的,表扬什么的,让他觉得好羞愧!当然,咳咳……爹的表扬让他非常开心!
    于是,他继续的写字,听老师说书里的道理,晚上睡觉听哥哥讲故事……
    然后,继续的琢磨着清兰苑的布局。
    嗯,没错,他打算给清兰苑换换风水!
    ☆、乐雅的成长史(5)
    清兰苑的整体布局很简单,圆拱门,然后进来就是一个庭园,庭园有小竹林,再过去,就是两棵大树,大树郁郁葱葱,树下就是方形石桌,还有四个圆凳子,穿过大树后就是小桥,小桥架设在池塘上头,池塘里有小鱼两三条,还有几朵小荷花,走过小桥,就是他们起居的屋子,屋子前头是堂屋,旁边是小花厅,绕过堂屋前的走廊,就是他们起居的大屋,大屋有左右两间房,由小花厅连接着,左边是起居室,右边是大书房,书房很大,摆放着两个书桌。
    嗯,一个是他的,一个是哥哥。
    周乐雅这会儿坐在小花厅里,趴在桌子上,手里握着毛笔,涂涂画画的。
    这个清兰苑的布局很好,但仔细琢磨,漏洞百出,特别是这个庭园的设计,竹是风,桂花树招火,风火叠加,特别是两棵桂花树中间还弄了一个方形石桌,这是典型的照空门。现在周乐雅涂涂画画改的就是清兰苑的布局。
    小花厅外头,秦嬷嬷端着刚刚熬煮好的甜汤走来,小花厅外头守着的仆人见秦嬷嬷来了,赶紧掀开花厅的帘子,让秦嬷嬷进来。秦嬷嬷一进来,就见着二少爷趴在桌子上还在涂涂画画个不停,秦嬷嬷不由脸上露出笑容,二少爷乖巧听话,比起前年可是懂事多了,前年二少爷可是任性得很,现在却是安安静静,见人就笑,不闹也不哭的,可真是惹人心疼。如果……二少爷能够说话就好了。
    秦嬷嬷心头叹息着,想着夫人回来的那天晚上哭着对她说,她宁可二少爷不懂事不听话,也不要二少爷失语……想着想着,秦嬷嬷也心疼起来,二少爷会这么懂事听话,还不是因为在清河那里受了罪!
    秦嬷嬷放下甜汤,轻声的开口,“二少爷,莲子汤来了。”
    周乐雅抬头看向秦嬷嬷,一笑,放下手里的笔,将汤挪过来,一小口一小口慢慢的吹着喝着。
    大概是受上辈子的影响,他最初刚重生的时候,吃东西总是很快,而且狼吞虎咽的,娘亲和爹,大哥看着他吃东西的样子,就总是心疼伤心的模样,他就努力的慢慢的改了过来。
    现在,他吃东西不快了,也学着大哥的样子,坐直了身子,姿势很端正的吃着,努力做到吃饭不发出声音……娘亲说的,什么大家公子的该有的礼仪?
    很快,喝完了汤,秦嬷嬷就低声,神情谦恭的问着,“二少爷,小厨房做了小点心,是夫人吩咐的,老奴这就去端来。”
    周乐雅偏头,指着右边比了比手势:哥哥呢?
    秦嬷嬷看懂周乐雅的手势,笑着恭敬道,“大少爷那边已经有红石端过去了,大少爷还问二少爷用了甜汤没有。”
    周乐雅听了,弯起嘴角笑了起来。
    秦嬷嬷就恭敬的弯腰做了一个福礼,退下,去小厨房端小点心了。
    周乐雅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已经快要黄昏了,哥哥也该学习好了吧?
    现在,哥哥上午去前头的书斋跟着那位很有名很严厉的老师读书,下去就自己在清兰苑读书写字。那位老师对哥哥似乎期望很大,每天都布置了很多任务,他看着哥哥每天下午在书斋都是待到黄昏了才走出来。
    他跟着哥哥去读书,虽然那位老师也布置了写字呀什么的任务给他,但是他完成起来很轻松,可是看着他哥哥要完成的任务……那什么策论啊论议呀,他看着,总觉得,好难。
    可是哥哥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接了过来,第二天,就完完整整的恭恭敬敬的上交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最让他叹气的是,明明老师很满意了,但却还是板着脸严肃的批评了一顿,连笔画不够有力都要骂一顿!
    他将自己涂涂画画的东西吹干了墨迹后,卷了卷,就抱起,下了凳子,就朝右边的书房走去。
    书房里,周博雅刚刚完成一篇策论,正要放下笔,就听见外头红石和剑石恭敬的声音响起:“小的见过二少爷。”
    周博雅怔了一下,乐儿一直都很乖,知道他在书房读书,就从不来书房打扰他,今天怎么过来了?
    周博雅放下笔,就起身朝门口快步走去,刚刚掀起帘子,就见门口,五六岁大的小孩仰着头,手里抱着东西,对他眯眼笑着,笑容不大,但开心满足的模样,让周博雅也不由放柔了表情,笑了笑,弯腰抱起周乐雅,一边问着,“乐儿怎么过来了?”
    周博雅一边问着一边朝书房里走去。
    周乐雅只是笑着。
    待周博雅将他放到了书桌的椅子上,周乐雅才将怀里的东西递给周博雅。
    周博雅接过,打开一看,不由惊讶。
    ――是一副不是很准确,但极具神韵的画,他虽然不是非常懂,但是他看得出来,这画,就是他的琴画师傅说的――活了的画吧?
    “乐儿,后日,哥哥要去学画,你跟哥哥一起去。”周博雅抬头对着周乐雅笑眯眯的说道。同时心里暗想,晚上去见爹的时候,定要把这画也带去。
    周乐雅一呆,怎么扯到去学画了?周乐雅不满的拉拉周博雅的袖子,点着画里的那大树和石桌,见周博雅不解,就拼命的点点点点……
    周博雅见了,赶紧的一把抓住周乐雅的手,“乐儿,哥哥仔细看就是了,你别这样,要是把画给戳坏了怎么办?”
    周乐雅才停手,然后满含希翼的看着周博雅。
    周博雅有些无奈,他还真是没有看出画里有什么特别的,不就是画竹林小桥吗?但乐儿这么坚持,是有他的原因吧?
    周博雅就低头仔细的看着,这么一看,周博雅就看出了异样了。
    ――这是清兰苑?本来两棵大树的就变成了只有一棵,位置也改变了,在庭园的靠近小桥的左边,而小竹林变少了,延长了,圆拱门和小桥之间有曲曲弯弯的青石砖铺着形成了一条小径?
    周博雅仔细的看了看,如果清兰苑改成这样的话,似乎比现在更顺眼好看。
    周博雅低头看向周乐雅,周乐雅双手捧着小木板,小木板上头歪歪斜斜写着:我要这样的
    周博雅看了看画,又看了看周乐雅,笑着点头,“好,哥哥跟爹娘说一声,就给你弄。”
    周乐雅这才咧嘴笑了起来。
    周府的前院有正堂和枫院,正堂是会客的地方,枫院是让客人住宿之地,墨香院是书斋,周家老爷,华夷洲的州郡周文德千里迢迢从北方请来的大儒兼幕僚方元静就是在墨香院教导周家的大少爷周博雅。
    墨香院除了是作为书斋来用,也是方元静和他的妻子孩子居住之所。
    此时,在墨香院的堂屋里,方元静正和周文德称赞周博雅。
    “大少爷聪慧懂事,最为难得的是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忍耐力和坚定的意志。”方元静很是满意。
    周文德听了,微微点头,严肃郑重说道,“还要劳烦方先生多多费神,博雅还需要方先生多多教导。”
    方元静听了,笑道,“这是自然。”
    方元静和周文德同年,两人是同榜前三甲,但方元静在得中后,就回了家乡,后来云游四海,在前年,被周文德找到后,就跟着周文德来到了华夷洲。
    “至于二少爷……”方元静轻轻叹了一声,“天真烂漫,聪慧不亚于大少爷,可惜,可惜呀。”
    周文德眼里划过一丝艰涩,他慢慢的哑声开口,“方先生,我如今只想我儿乐雅平安快乐一生。”
    “若是如此,我观二少爷当是个心性豁达之人,又有大人和博雅的呵护,还有夫人的疼爱,想来,将来一生当会平顺才是。”方元静说道,顿了顿,“但现在,大人,我听闻夫人派人前往清河县送了贺礼?”
    “没错,已经去了大半个月了吧。现在,那边还没有什么消息。”周文德说着,眼里划过一丝冷意。
    方元静抚着下巴的胡须思索着,“大人,清河县的老夫人高傲跋扈,这个你我都知,高傲跋扈的人,应该不屑于用这些下作手段才是。”
    周文德只是冷冷开口说道,“她不会用,但是,她身边多的是问弦知雅意的人!”
    方元静一愣,细细想了想,倒确实有这个可能。
    “最重要的……是周轩德……我让人将老夫人送来的婢女丫鬟仆人全部遣送回去,将去年老夫人送来的贺礼也一一送了回去,周轩德该有个表示才对,他却是只派人回了一声,随后,就上奏说了华夷洲的沿溪府的盐税不平的事!”说到此处,周文德眯起了眼睛,“他明明知道沿溪府的盐税事里有李家旁系李正的关系在,却还上奏!偏偏此事还与宋家无关!他这是代表他自己要跟我撕破脸皮了!”
    方元静一听,皱起眉头,低声道,“大人,此事须得仔细打听!他周轩德可不是没有脑子的,敢在李贵妃身怀六甲的节骨眼上捅出盐税的事情,必定是得了依仗!”
    周文德微微点头,“我已经写信给李江大人了。”
    方元静又想了想,仔细建议道,“虽然李江大人应该有所准备了。但是,大人,沿溪府的事情还是要细细的查一下,以防万一。”
    周文德听到这话,就坐正身子,严肃道,“我来就是为了此事。方先生,我想麻烦你带着博雅去沿溪府一趟。”
    方元静愣了一下,随后微微一笑,“大人看来是想给大少爷一些磨练?好。我后日就和大少爷启程!”
    ☆、乐雅的成长史(6)
    当周乐雅知道周博雅要和他的师傅出远门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麻烦了!
    他盯着周博雅的眉眼间越来越明显的煞气心头烦闷着,怎么办?只怕哥哥的这次出远门就是要应煞了!命中的劫数肯定就是这次出远门了!
    可是他不能阻止,阻止不了!而如果贸然阻止了,就怕下一次的劫数会更加麻烦。
    师傅曾经说过的,对劫难,只能面对,不能逃避。面对的话……该怎么做呢?
    周乐雅愁眉苦脸起来。
    愁眉苦脸的周乐雅看在周博雅眼里,就以为是舍不得自己,忙抱起来,哄着说,“乐儿,等哥哥回来,哥哥就给你带好吃好玩的。你乖乖的。”
    周乐雅看着周博雅,他不要好吃好玩的,哥哥你就别出远门了吧?
    但周乐雅知道,就算自己不失语,他这个才五岁的小孩人微言轻的,能说得动爹和哥哥才怪。
    抱着周博雅的脖子,听着耳畔周博雅清亮好听的声音柔声说着哄他的话,周乐雅心想,无论如何,他都会让哥哥安然渡过这个大劫!
    当第二天,周博雅去了前院和老师方元静商量着出行的事宜时,周乐雅就挪着小短腿,去了院子旁边放置杂物的小房间。他记得,前几天娘亲给他做的小玩偶是放在小房间里的。
    秦嬷嬷见周乐雅跑进小房间里,就赶紧的跟上去,一边急急的说着,“二少爷,您是要找什么东西吗?嬷嬷帮你找吧。”
    周乐雅没有理会秦嬷嬷,埋头在小房间里就是一通翻找!
    秦嬷嬷看着房间里被周乐雅翻得乱七八糟的东西,心惊胆战的,她不怕别的,就怕小祖宗一个不留意伤了自己!
    秦嬷嬷正想上前不顾礼仪抱起周乐雅,周乐雅已经找到了他娘亲亲手做的送他的小玩偶!周乐雅挥着小玩偶笑了起来,秦嬷嬷见着,也不由一笑,原来二少爷是要找这个啊。
    “二少爷,您要找东西跟奴婢说一声,奴婢给您找,您以后可别这样乱跑,要是撞伤了怎么办?”秦嬷嬷上前笑说着,蹲下,“二少爷,奴婢抱您回去?”
    周乐雅摇头,给哥哥和爹娘抱也就算了,他不习惯也不喜欢有人靠近他,碰触他。
    秦嬷嬷无奈,“那,二少爷,我们回去?”
    周乐雅看了眼小房间,这个小房间是哥哥特意嘱咐弄出来给他放小玩意的,平日里下人整理的很整齐,今天都被他弄乱了。
    周乐雅有些歉然的看了眼秦嬷嬷,只是他心急要找到这个小玩偶。
    秦嬷嬷看出周乐雅眼里的歉然,心头暖了暖,笑道,“二少爷,我们回去吧,大少爷待会回来找不到您可又要担心了。”
    哦,对了,得赶在大哥出门前搞定!
    周乐雅于是迈着小短腿朝外头奔去。秦嬷嬷一愣,随即就忙追了上去,一边追着一边急急的唤着,“二少爷,二少爷,您慢点!当心摔着!”
    周乐雅拎着小玩偶,跑进了他和周博雅起居的厢房里,然后就费力的关上了门,秦嬷嬷无语的看着眼前被关上的大门,虽然她推开门轻而易举,但是,二少爷关门就是不准她跟着了,而且大少爷说过,他和二少爷起居的厢房,没有命令,不许随意进出。
    秦嬷嬷仔细的想了一遍大少爷和二少爷起居的厢房里有没有什么危险的东西没有,仔仔细细的想了一遍,还真是没有。大少爷可是比谁都要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于是,秦嬷嬷转身,想着去小厨房看看炖的汤好了没有,自从发生了那个小锣鼓事情后,这清兰苑里里外外的人就都全换了,除了大少爷身边的近侍――红石,剑石。她被夫人派来清兰苑主持清兰苑的内务,负责两位少爷的膳食和衣物。本来应该很快就可以有人来清兰苑的,但夫人和老爷宁缺毋滥,没有挑选到合心意的,干净清白的仆人侍婢前,她还是要留在清兰苑。
    留在清兰苑,秦嬷嬷也很喜欢,大少爷稳重,对她这个周府的老人很看重,二少爷乖巧懂事,从不发脾气,小模样可是讨人喜欢得很,让她很是喜欢,又怜惜极了。
    但,清兰苑目前严重的短缺人手,像这样,她得去厨房盯着炖汤,就没有人在二少爷身边伺候了。
    哎,听说老爷派人去了边塞,那里有老爷的娘亲――玉姨娘的娘家人在,老爷打算从那里找几个仆人侍从吗?
    秦嬷嬷一边想着一边朝厨房走去。
    而厢房里,周乐雅盘腿坐在床上,眼神很严肃的盯着床上的小玩偶。
    《天一心术》里提过的面对劫数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行善积德,改变命数,化解劫数;第二种方法是坦然应对,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天道运行总会留一线生机,把握那一线生机,就可以化险为夷;第三种方法是替代共承,将劫数分走一半,用共承的人的自身功德来化解一半劫数。
    现在,周乐雅要用的就是第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已经来不及了,第二种方法那一线生机太过渺茫,而且眼下看来是根本就不知道在那里。
    只有第三种方法可以用了。
    首先要有一个心甘情愿替代共承劫数的人――比如说他周乐雅。
    其次,要有一个代替连接两人的小东西――摆在周乐雅跟前的小玩偶,这个小玩偶必须和共承劫数的人有六七分相似,恰好,这个小玩偶是李绣娘为了哄自家二儿子开心亲手绣得,面容当然和周乐雅有六七分相似了。
    最后,要有共承人的一滴血,一缕头发,然后是《天一心术》里的法决,心头默念着法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用自己的血写在了小玩偶的背面,在小玩偶的正面,写上哥哥周博雅的生辰八字,看着血滴渗入小玩偶慢慢消失,周乐雅松了口气,随后抓过自己脖子上的平安符,拆开,慢慢的重新折叠起来《天一心术》里的有祈福和保佑的棱形形状的符文。
    ――别看这很简单,一百人折叠都未必能折叠出真正的有祈福效果的符文。这需要全身心的虔诚的投入,折叠的时候不能说话,动作不能断,必须一气呵成。
    这时,外头响起了脚步声。
    周乐雅刚刚好折叠完毕,于是赶紧的拿起小玩偶爬下了床,就听到了外头周博雅的声音,“乐儿!乐儿!”
    周乐雅赶紧的走到了门口,刚刚想打开门,门就被打开了。
    周博雅微笑的站在门口,弯腰抱起周乐雅,“乐儿,你在做什么呢?”
    周乐雅晃了晃手里的棱形形状的平安符,弯弯眉眼笑着。
    周博雅抱着周乐雅坐回床上,接过平安符,看了看,不由笑道,“乐儿是要把这个送给哥哥?”
    周乐雅点头,又将怀里抱着的小玩偶塞到周博雅怀里。
    周博雅愣了一下,这个小玩偶是娘亲绣给乐雅的,乐雅虽然不喜欢玩,但是乐雅很重视的,现在……乐雅是要给自己?
    周博雅抬头看着周乐雅,迟疑的问道,“乐儿,你要把它给我吗?”
    周乐雅笑眯眯的点头。
    周博雅看着周乐雅笑眯眯的脸,忍不住抱紧周乐雅,额头抵着周乐雅的额头,低声说着,“谢谢乐儿。”这个小玩偶还有平安符,他会好好珍惜的。
    周乐雅听了,咧嘴一笑。
    只要哥哥随身携带着小玩偶,哥哥肯定就能平安归来。
    这日,周乐雅被李绣娘抱着,站在周府的侧门,看着方元静和哥哥周博雅骑马而去,心里默默的念着:一切平安。
    周博雅出门了,周乐雅也就结束了每日跟着哥哥到前堂练字看书的日子,李绣娘不放心他一个人住在清兰苑,而清兰苑正在重新修整,也不适合他一个人住,就让周乐雅搬到了松竹院。
    于是,周乐雅每日就陪着两个小小孩玩,一边写字画画。
    周文德见周乐雅写字画画那么认真,就将松竹院里的另一间书房给了他,每日给他布置任务,写不好还要罚。
    李绣娘看着周乐雅每天坐在大大的书桌后头,努力的写着字,心疼了,就想劝说周文德不要这么严厉。
    却不想――
    “你是想让他做一辈子的废人吗?”
    “可是,老爷,乐儿身体刚好,等乐儿再大一些……”
    “我周文德的儿子,哪怕失语废疾,也是堂堂男儿。绣娘,你难道想让他一辈子都依靠别人活着?”
    李绣娘一听这话,就不再开口了。
    她自然不愿她的乐儿成为一个废物,只能压抑着心头的心疼,每日亲自督促小厨房炖些补汤。
    这日,周博雅离开的第十天。
    周乐雅手握毛笔,慢慢的在宣纸上写下“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周文德看着周乐雅写下的字,笔势不够强健,还有些颤抖,但一笔一划十分的工整利落。周文德心头满意的点头。
    “嗯,不错,但这个强字还需要再转一点。”周文德指点着。
    周乐雅认真听着,随后就继续在纸上练习起来。
    周文德见周乐雅下笔练着,很是专注,不由暗暗点头,乐儿有这番心志,倒也难得,正欲再多指点一下,就见外头周福探头探脑的。
    周文德皱了皱眉,转身走出了书房。
    “什么事?”周文德威严问着。
    “老爷,跟着方先生出去的小六回来了。”
    周文德一听,微微眯了眯眼,小六?那是他安排在方先生和博儿身边的几名护卫之一。
    “让他去前头书房等我。”
    “是。”
    周文德看了眼后头低头写字的周乐雅,小心的掩好书房的门,就转身离开了。
    周文德一离开,周乐雅就抬头,刚刚是有哥哥的消息了吗?周乐雅这几日心神不定的,此时见爹悄悄离开,心头更加烦闷了起来。
    周乐雅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不要想太多!周乐雅跟自己说,有了共承,哥哥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如此这般的反复告诉自己后,周乐雅低头,慢慢的用写字来平复自己躁动的心情。
    前头书房很大,是周文德专用的书房,除了李绣娘外,任何人都不许随便踏入。
    周文德进了书房,看着跪在地上衣服破烂,还有血迹斑斑的小六,周文德心头一突,瞬间下沉,难道……博儿那边出什么大事了?!
    “方先生和大少爷呢?!”周文德忍不住厉声问道。
    跪在地上的小六是周府的家生子,自小就被周文德挑选进了周府的护卫队里,周文德非常重视的护卫队,请来的师傅都是有能耐的,小六肯吃苦,又对周府忠心耿耿,周文德对他也颇为欣赏,也因此对他就用心栽培!
    这次奉命跟随方先生和大少爷前往沿溪府,带着的人都是周府的护卫队里的有能耐的,而他周六就是带队的队长!
    ――但却不想,沿溪府里的盐帮竟敢软禁沿溪府的府官!
    方先生从沿溪府的府官那里拿到了这几年的账本,打算离开的时候,沿溪府的府衙里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一路追杀!方先生将账本全部托付给他,命他必须送回来,他只好只身一人赶回了华夷洲!
    周文德脸色阴郁的接过仔仔细细的用棉布和油布双层包裹的布包,深吸一口气,他没有马上打开,反而压低声音问着双膝跪在地上垂头的小六,“你说,方先生和大少爷在你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
    “是!”
    周文德脸色阴郁不已,他沉声道,“你马上带着小八小九,赶回去!”
    “小的明白!”小六应了一声,就立即转身迅速离开。
    周文德扬声对着外头喊道,“周福!”
    “小的在。”
    “拿着我的玉佩去找林大人,请他马上过来!”
    “是!小的这就去!”
    吩咐完毕后,周文德才慢慢的拿起手上的布包,一层一层的仔细打开。里头有一个账本,还有一封信。
    而等周文德看完账本和信,周文德的脸色就阴郁的简直可以滴出墨汁来!
    ☆、乐雅的成长史(7)(修补)
    夜色如墨。
    在沿溪府郊外废弃的小屋里,周博雅看着外头黑色的天空,拧眉深思着。
    此时,他们前有追兵,后无退路。
    周博雅转身看着身后的躺在地上捂着伤口的几名护卫,还有靠墙坐着的脸色有些苍白的同样凝眉的老师方元静。
    他们来沿溪府,本来只是想看看,老师说过,只要能够看出端倪,了解百姓民生,就算是完成任务了,至于具体的,没有官衔在身,他们能够查出什么?
    他有些不服,就擅自行动,假装乞丐,混入了沿溪府的乞丐帮里,意外的撞上了盐帮交易的场面,因此得知了沿溪府的府官被软禁!他把这事告诉了老师方元静,老师很震惊,随后就怒骂了他一顿,但怒骂过后,老师就让他想办法混进沿溪府。
    他带着老师成功的混进了沿溪府,在府官那里拿到了非常重要的证据!
    而之后,追杀就开始了。
    为了保证证据能够送到爹的手里,他提议,让小六和老师带着证据先走,他留下来引开他们的注意力。
    老师同意这个提议,但是,却只让小六一个人走,他自己坚持不肯走,留了下来。
    他只好和老师两个人,带着剩下的护卫,引着盐帮那些人,在沿溪府开始了声东击西!
    但这个过程极其不易,他和老师虽然有武艺,护卫的武艺也不弱,但毕竟就他们几个人,且,他到底年少,武艺不够精湛,老师的武艺也仅仅只是自保而已,而对方人多势众,沿溪府又是对方的地盘。
    一路声东击西,一路拼杀,至此,他们都已经伤痕累累。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无力再战!
    周博雅摸了摸胸口,昨日,他和老师在逃命时,对方扑杀了过来,险些刺进了他的胸膛,好在,有这个平安符为他挡了一刀!
    乐雅,他的弟弟乐雅现在……睡了没有?
    周博雅轻轻的按了按他的腰间,腰间悬挂着一个小布包,小布包里有一些银两还有乐雅送的小玩偶,他一直都未曾离身过。
    “博雅。”低低的声音响起。
    周博雅回过神,看向靠着墙坐在地上的脸色苍白疲惫的老师方元静,“老师?”
    “你不能死。知道吗?博雅。”方元静缓缓说着,声音沙哑透出浓浓的疲倦。
    周博雅看着方元静,许久,脸上扬起了浅淡的笑容,“这是当然,老师。”
    他当然不会死。
    他要照顾乐雅,他要担负起周府的未来。
    他怎么会死在这里?乐雅,乐雅还等着他回去……
    方元静看着周博雅脸上浅淡的平静的笑,不由缓缓的也笑了,笑容很是欣慰。
    这次沿溪府之行,让他惊喜不已――他的弟子周博雅。果然当初答应周文德做他儿子的老师是明智之举呀。
    十一岁的少年,心智坚定,敢想敢做,计谋频出,果断狠辣。
    将来……他的成就不可小觑呀。
    “博雅,那你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方元静问道。
    “老师,博雅斗胆问一句,老师所求援的那位朋友可是一定会前来?”周博雅拱手问道。
    哪怕身处此时的险境,周博雅的一举一动也从容自若,严谨守礼,该做的该守的礼仪未曾逾距半分。
    这也是方元静对他欣慰赏识的其中一个原因。
    “会的,他会来。”方元静非常肯定的说道,说罢,皱起眉头,“我怕的是他赶不及……”
    三日前,他向他的至交好友发出了求救信,他的这位至交好友武艺高强,最重要的,交友广泛,沿溪府的这个险境本来该有周文德出面,但,若是周文德出面,只怕将来会被对方抓住了把柄,毕竟他和周博雅私自前来沿溪府,还偷偷潜入了沿溪府的府衙,这些都会成为周文德的把柄!
    最好的办法,就是由第三方――搭救他们!
    这样,即可做成他和周博雅游学来此,偶然发现盐帮做的事,继而被盐帮追杀的事件,博得一个大义无私的名声,也可让周文德摆脱故意制造证据的嫌疑!
    但现在……已经三天了,还没有出现……
    而现在,他们被困在此,外头不远处有盐帮的人正在赶来,后方却是一个悬崖!
    进不得,退不得!
    “如此,老师,我们就最后再搏一一次如何?”周博雅压低声音说着,嘴角微微扬起了笑,浅淡,却透出不自觉的自信。
    方元静看着周博雅,到这个地步了,他的弟子周博雅还能有什么计策?方元静好奇着,心头本来因为援军未来的烦躁感消散了不少。
    ――因为周博雅,对于被救的期望竟然多了几分!
    “你说。”方元静笑道。
    如果此次能够获救,他定要将周博雅推荐给他的恩师鬼谷先生!
    夜色如水。
    华夷洲的周府里,烛光已经渐渐熄灭,但在松竹院的挂着“听风斋”的大书房里,烛火透亮。
    大书房里,屏风隔开的后方圆桌和旁边的长桌旁边,穿着深色素服的四五个中年男人,他们中有人神情凝重的一边翻

章节目录

重生纨绔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千棵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千棵树并收藏重生纨绔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