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 作者:霜色十字

    分卷阅读8

    ”

    见曹嵩的脸色有所缓和,曹操继续说道:“父亲想必是知道陛下的意思的,可却依旧拿不定主意,是认为陛下年纪尚幼,而宦官把持大权,不宜与之为敌吗?”

    曹嵩没说话,曹操就当他默认了,可曹操却不能赞同曹嵩的观点。

    “在我看来,并非宦官把持了陛下,而是陛下手握宦官们的命脉。”

    曹嵩一听这话就想反驳,可曹操今天说的话确实很让他深思,因此这种话他也终于有耐心详细问了一句:“何以见得?”

    “杀窦武,杀陈蕃。”

    曹操这话说的坚定:“父亲真的以为,没有陛下的支持,仅凭宦官们就能在一夜之间诛灭一个大将军和一个太傅吗?”

    不要说是默许,在曹操看来,这很有可能就是皇帝支持的。

    至于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操反问:“以父亲观之,宦官于陛下如何?窦氏于陛下如何?”

    曹操已经把话说到这里,曹嵩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他微微瞪大眼睛:“你是说……”

    “不错,这正是陛下借宦官们的手铲除窦氏。”

    对于皇帝来说,他必须对自己的位置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是窦氏扶持起来的皇帝,只要窦氏还在一天,他就必然会成为窦氏的手中的傀儡。

    窦氏会选中他,不就是看他早年丧父孤单无依年纪又小吗?

    可哪个皇帝愿意做外戚手中的牵线傀儡呢?尤其是,这外戚还不是他自家的,他跟窦氏没关系的好吗!

    皇帝上位之后宠信宦官就是在试探各方面的反应,窦氏做了傻事,他们明明白白的表现出了自己的野心,再加上智商欠费,所以他们是一定要死的。

    窦氏要诛灭宦官,宦官就一定会反击,可宦官们凭什么去跟一个大将军连带一个太傅斗?

    如果看的仔细点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做的快准狠,窦氏连带陈蕃等人在定罪之后直接就被下旨灭族,宦官们可没这本事呀。

    窦氏覆灭之后,皇帝看似被掌握在宦官手里,可实际上呢?

    窦氏虽灭可树大根深,谁知道窦氏的门人还有多少?再加上陈蕃呢?再加上那些被他们联络的党人呢?

    宦官看似风光,实际上已经成了天下之敌,他们只要有点智商就该知道,这种时候唯一能够保护他们的就是皇帝。

    而且宦官嘛,没了生理上的某些特征之后,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会有一群七大姑八大姨的跑出来,最重要的是,不会有真正的儿子,这样算来,对家族的私心也就少了,他们没有家族可以依靠。

    因此,当年的事情,看似是宦官斗败了窦氏,实际上在曹操看来,更像是皇帝借着宦官的手铲除了他最大的威胁,顺带着抓住了宦官们的命脉。

    这一点他没有切实的证据,也不能去询问皇帝这件事情,但只要看看这些年的事情就知道了。

    宦官们权势虽大,可却没有一个人敢对皇帝生出不臣之心,甚至连一点点不敬都不会有,在外面趾高气扬,可到了皇帝面前,就是皇帝的一条狗,他们得陪着笑脸,讨好皇帝,让皇帝高兴。

    而如果当年宦官们真的有本事单枪匹马干掉窦氏和陈蕃,他们还需要这样吗?

    完全不需要好吗!

    现在,皇帝年纪渐渐大了,十六岁的皇帝当然和十三岁的皇帝不一样。

    他表明了态度,就看宦官能不能听话了,几年过去了,确实是时候再提醒一遍宦官们,到底谁才是主人了。

    当然,这也可以成为试探朝臣的方式,至少皇帝能够知道,有哪些人是不惧宦官的,有哪些人是心向皇帝的,又有哪些人已经完全跟宦官们站在一起了。

    否则你还真以为他在乎窦太后啊!

    扯淡呢!窦太后跟他有关系吗?

    至多也就算是个名义上的母亲而已,还是临时扯出来的认的,刚认了没几天他就让太后去云台关小黑屋了。

    还有啥指望呢?

    “当然,这么做对陛下是有好处的,有人反对,陛下才好决意执行,不正是体现了陛下对太后的孝心吗?”

    这年代很看重孝道呀,就算皇帝不喜欢窦太后,他也不能明摆着对太后不好,他给太后送去关小黑屋已经让人说三道四了,这时候正该表现一下嘛。

    只要皇帝好好葬了太后,大家立马就要说,以前那些不好都是宦官们的锅,皇帝是孝顺的,他只是被蒙蔽了而已!

    瞬间把自己给洗白白了。

    曹嵩叹了口气:“可就算如此,陛下若没有诛宦官之心,我此时站出来与他们作对,谁知道日后会不会被记恨报复呢?”

    也许这正是皇帝想要的?

    为了互相对付,大家就都得拉住皇帝,就得听他的话了。

    “既然如此,父亲何不两面讨好呢?”

    曹操对曹嵩笑道:“宦官们不是傻子,如果是一群傻子,他们也不能活到今天,他们之所以最开始反对,一方面是私仇,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像通过亏待太后来讨好陛下呢?他们只是还没看清现实罢了,父亲不妨帮他们一把。”

    反正宦官的命脉在皇帝手里,他们早晚要顺着皇帝把这事给办了。

    既然如此,不如曹嵩提前一步分析利弊,以一个大好人的身份提醒宦官们注意皇帝的意愿,然后在朝堂再支持厚葬太后。

    行了,问题解决了。

    和宦官过不去的官员会觉得曹嵩是个不错的人,宦官们也得记着曹嵩的好,至于说皇帝,难道他有理由讨厌一个顺着他的意思办事的人吗?

    “既然可以一举三得,讨好三方,为何偏要沉默不语得罪三方呢?”

    曹嵩没说话,好半晌之后他才对曹操摆摆手:“行了,你下去吧,这事我还得再想想。”

    曹操这时候也不再劝说,而是很听话的退下了。

    等曹操离开,曹嵩才看向丁氏,他有些感慨:“这孩子,比我强得多啊。”

    曹操不过十七岁,看事情却比他还要清楚深入的多,经曹操一说,他才发现那些事情背后原来还隐藏着那么多的玄机。

    第二天,曹嵩一大早就出门了,终于成功在朝会开始之间与宦官们说上了话。

    等到了朝会上,曹嵩一反之前的低调,大力支持厚葬窦太后。

    朝堂上的声音空前的统一,而皇帝自然也从善如流的答应了,并且说道:“太后以朕为子,朕岂能不以太后为母?子无黜母,臣无贬君,一切宜如旧制。”

    听到这话,谁还能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呢?

    曹嵩直到下了朝回到家里,才算是真正的松了口气,之前宦官赵忠等人看他的眼神是,实在是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不过,对于曹嵩来说,他现在对曹操是另眼相看了,时不时有什么事情也跟曹操说说,曹操

    分卷阅读8

    -

章节目录

窃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窃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