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帜道:“朕省得!”
    高鸿兴冲冲地跑了来,给父皇行了礼,高帜道:“过来,离朕近些。”高鸿依言凑近,高帜反手一个耳光甩到了他的脸上,干脆利落。高鸿被打得一个踉跄,红肿了半边脸,惊叫道:“父皇!”
    高帜道:“这次出征,分两路大军,各攻燕赵两国。淮儿小,你先挑。”
    高淮立即道:“父皇,儿臣想去赵国历练一番。”
    高鸿一听大怒,他处心积虑了许久,就是想和赵元采交手,如今却是死不甘心,道:“三弟,打仗那可是真刀实枪的拼杀,不是让你由着性子去历练的!父皇,孩儿再不好,也东征西讨这许多年,三弟他……他没有打过仗,两国交兵,不是儿戏。父皇,您不能这么偏心!”
    高帜冷冷地道:“朕一点都不偏心!这次谁先拿下敌国,手持国君玉玺得胜回朝,朕就立他为太子!这是你那死鬼老岳父出的馊主意,还当着许多人的面将我。所以为公平起见,让你三弟先挑。朕如何就偏心了?淮儿,你是否还要挑赵国?”
    高淮垂着眼睫毛,坚持道:“儿臣还是想去赵国。”
    高鸿脸色一变,眉毛微微跳动,终于压制住了隐隐的喜色,道:“那么父皇打孩儿这一耳光……”
    高帜阴沉沉地道:“你非要让朕当着云丞相和你三弟的面明说吗?安雅是朕的女儿,就这么不明不白死了,朕打你一耳光,还是轻的!等朕把这事弄得明白,证据确凿的时候,就不是一耳光那么简单了!”
    东齐国皇帝下了圣旨,朝廷张了皇榜,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边境战争,东齐拟选拔一批将领直接入伍,便将春闱武试提前了,但是和以往的武试相比,规格和次序稍有变动,简化了不少。以前是三项均试完之后张皇榜,如今却是过一项一张皇榜,如此往下一批批淘汰应试之武生,也算别开生面。
    丁无暇在自己父亲那里得到消息较早,拿了朝廷的文书急匆匆地跑去找萧谏。萧谏正在翠袖书院后园子中的草地上,从善如流地和一群姐姐妹妹调笑玩乐,气氛融洽热烈的很。萧谏可以随便欺负丁无暇,丁无暇对他的混闹却不敢置一词,只是把他抓出人群,拿文书给他看了。
    萧谏看罢文书两眼放光,当下激动得按住丁无暇的肩膀一阵摇晃:“老丁,太好了,我一直等着想从军啊,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想从军做将军了!机会难得!你呢?你去不去报名?”
    丁无暇道:“家父同意了让我去,我已经报上了名,这就赶紧过来找你。萧谏,你功夫现下练得怎么样?虽说第一项策问是文试,但既然是要选拔将领出去打仗,我心里觉得大家最看重的一定是武试,你应该没问题吧?
    萧谏笑道:“当然,要不咱俩过几招?”忽然左腿横扫,双手就势一扳,只一招就把丁无暇放倒在草地上,直接压了上去按住,道:“怎么样?”
    丁无暇大惊失色叫道:“萧谏萧谏,你要干什么?我可是你未来的妹夫啊!”
    萧谏看他一瞬间面红耳赤,伸手挠挠头,奇道:“我没干什么,我在和你过招啊,你脸红什么?”丁无暇看着他大睁着无辜的黑眼睛,只得无奈叹道:“压死我了,快起来吧。”
    萧谏放他起来,忽然想起一事,拧起了眉头道:“无暇,我这……罪臣之后,有没有报名的资格?对了,人家若是不让我报,能不能让丁伯父替我斡旋斡旋,我可以更名改姓的,我暂且先不叫这个名字好了,你说呢?”
    要挟
    丁无暇接着无奈叹息:“萧谏,文书我都给你看了,人家没说罪臣之后就不能参加比试,你还是咱东齐国的良善颛民。只是要求是武秀才资格才可应试,若不是武秀才,便须朝中五品以上官员保荐。这个家父会为你想办法的,你不用担心。可是你为了从军,就激动成这样,连姓氏都可以不要了?”
    萧谏顿觉无趣,斜眼看看他,抽了抽唇角,丁无暇道:“你过来。”将他拉到一无人处,沉吟了片刻,道:“田田,我要问你几句话,你爷爷当年为东齐立下了大功劳,你爹在开城门的时候还让人给杀了,可如今朝中却没有人感念你萧家的恩德,你爷爷还糊里糊涂地送了性命,难道你的心里,就一点都不怨恨东齐皇室?还这么想出去替人家卖命?”
    这话问得甚是大逆不道,但两人自小在一处却是言无不尽。萧谏看着他郑重的脸色,眼圈却慢慢红了,片刻后道:“无暇哥,虽然当年我爷爷曾是南楚的大臣,但我从小却认定我是东齐国民了。你我自小在一块儿饱读圣人诗书,这些道理,我还是明了的。我要从军,为的是东齐这个国家能富足强盛,百姓能安居乐业,尽我个人绵薄之力,可不是为了哪个人。这是我从小的志愿,总不能因为国君误杀了我家人,我就投敌叛国吧?况且我姑姑也确实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当然我也有些私心,想借着自己建些军功,洗脱我这贰臣之后的名声。所以无论如何,我不能对皇上存任何怨怼之心,就算有,我也忍着!”
    他言语凿凿,神色凛然,但眼泪却啪地掉了一颗下来,丁无暇怔怔地看着他,不由自主地伸袖给他拭去了泪水,叹道:“萧谏,是我问得冒昧了,我就怕你想不开,你能这样想,很好。”
    萧谏笑道:“你放心,无暇哥,这世上没有我萧谏想不开的事情。就算当时想不开,回头多想想,就想开了。”丁无暇道:“那我就替你处理一切事情了。萧谏,你这几天做好准备,如果选上了,我会和你一起出征,出征前,我要和窈窈成亲。”
    他沉吟了一下,接着很坚定地道:“我会好好待窈窈,争取做你最合格的妹夫。”
    东齐国本次武试,策问为第一项,出题为一文一诗。主考官员正是云瑞丞相,高帜极看重这次武试,将阅卷之处设在了御书房中,可他经历了安雅公主之死,又重新卧床不起,想来看看也有心无力。只得派遣了高鸿高淮过来给云瑞帮忙阅卷。高鸿懒得看这些东西,自坐在一边喝茶,也没人敢说他啥。
    那卷面均由弥封所将姓名以纸封严实了,云瑞带着几个文官阅卷,高淮帮他整理看过的卷子,云瑞一份份认真看来,却在看到一份卷宗时忽然一拍书案:“好诗!”
    高鸿往这边瞥了一眼,道:“云丞相啊,什么东西好湿?拿出去晾晾不就干了?”云瑞对他的风言风语置若罔然。
    众人一听凑了过去看,见那卷面上一笔端正秀雅的簪花小楷,工工整整地书了一首古风《明月出天山》:自小读书不甚解,却羡明月出天山。画笔难描谪仙子,岂可效步学邯郸?铁马冰河曾入梦,一梦悠悠二十年。古时田横五百客,投荒万死志犹坚。东海精卫来复去,玄衣白喙仍翩然。 英雄浩气长相忆,天风夜雨齐喧喧。我当报国请长缨,不学蝼蚁惜残年。塞上画角连云起,荒草落日枕烽烟。扫得天下清平乐,放马踏月玉门关。”
    高淮道:“是挺好的。”
    云瑞道:“他的策问文风也很典雅洗练。从前几次武试,这些学武之人,文试也好的那是凤毛麟角啊!”
    等最后所有的试卷都阅完了,云瑞却对着几份出类拔萃的试卷思忖。他瞧中的这份试卷的字体和文风,很像自己的门生韩凛,却也有些拿不准。若点他为文试头名,是否世人会说自己营私舞弊,提携门生。云丞相心中犹豫了片刻,终于将之批为文试次名,另选了一份点为头名。
    高淮疑惑地看他一眼,心道:“夸人家好,还给个次名,难道有比这更好的吗?又为什么不让我见识见识?”
    结果当揭去封纸的那一瞬间,云瑞端起他瞧中的试卷看了半晌,喃喃道:“萧谏?萧太师的孙子?不是韩凛?”
    前三十名中,金陵的世家子弟颇多,兵部尚书的家的儿子丁无暇列第十二。
    高鸿早走得不见踪影了,云丞相找个茬口将众人支使的远远的,提笔便欲将萧谏的名字划掉,高淮却在他的身边,在一边拦住了他的手,侧头看着他道:“丞相这是干什么?”
    云瑞道:“贰臣之后,用他作甚?老夫听闻三殿下也不待见萧家的人,就做不见可好?”
    高淮道:“我是对萧润成见甚大,但也觉不可如如此对待其后人。”
    云瑞无奈低声道:“萧太师生前在朝中树敌甚多,若想萧谏平安活着,就别让他从军,在民间太平一生足矣。”
    高淮摇头,坚决不允许,道:“既然他自己选择来应考,生死祸福都是他的命。”
    而头名的试卷落到云瑞眼前时,老奸巨猾的云丞相更是当场愣住,明明白白就是自己那个门生韩凛。
    云瑞很尴尬,骂道:“臭小子,什么时候学的这么一手字体?害得老夫要晚节不保了!”伸手又要去拿笔,再一次被高淮拦住:“我来作证,不会有人说长道短。”
    云瑞无奈,只得如此张了第一榜。
    弄个次名,萧谏也很高兴,翠袖书院中的一干姐姐妹妹听到这个消息,立时沸腾了,似乎麻雀窝里飞出了金凤凰一般。未央拉着萧谏的手,上上下下把他看了半天,道:“田田,没想到你看起来傻乎乎的,还有这等本事。届时姐姐带着这一干丫头,去给你喝彩助威!”
    萧谏道:“我怎么看起来傻乎乎了?都说我生得好看!那个……姐姐,接下来的武试在城南皇家大校场,由朝中重臣坐镇,恐怕不会让女子进去的。”
    未央伸手一拍他的肩头,豪爽无比:“朝中重臣?哪个不是这帮丫头的入幕之宾?这金陵城啊,除了皇宫,还没有我未央去不了的地方,你等着看好了!”
    萧谏和丁无暇一起去兵部领取自己的中选文帖,兵部的小官吏发放了丁无暇那一份,对着萧谏摊了摊手,道:“萧少爷,你的那份文帖被大殿下拿走了。他说他和你是故友,所以代领了。让你去他王府中取。王爷还说特意设了盛宴,要为你庆贺一下。”
    萧谏侧头看看丁无暇,变了脸色。朝廷有规定,这份文帖拿不到手,接下来的武试就没法子参加了。丁无暇皱眉冲那小吏道:“这重要东西,都是要亲手交付中选之人,你怎么可以随便给别人?”
    那小官吏苦着脸道:“大殿下是这次武试的副主试,他过来抽了那份文帖就走,恰好当时丁尚书等人又都不在,下官……怎么敢阻拦?”
    丁无暇怒道:“你去给我们讨回来!”
    那人哆哆嗦嗦地道:“下官真的不敢。”大殿下的脾气兵部的人都知晓,惹怒了真拿刀劈了他,他也就是个屈死鬼,只能到阎罗殿里去喊冤,还不知阎王理不理。
    萧谏强忍着心中愤怒,把丁无暇扯到了一边无人处,道:“你不用着急,我晚上悄悄去他府中偷出来就是。”
    丁无暇道:“诺大个王府,你去哪里找这一份小小的文帖?况且萧谏,说不定他就在等你去自投罗网!”
    萧谏拧眉道:“那怎么办?难道我再一次闯宫告御状去?”
    丁无暇道:“皇上……病着呢。我去找家父,让他帮着想想办法。”
    萧谏叹道:“没用的,只能让世伯为难。算了,他让我去,我就去,我看他能把我怎么样了!”丁无暇闻听此言,惊慌失措地抓住了他的衣袖,道:“田田,千万别去,他他他真的不怀好意!咱不去打仗了行不?这高家的人一个个都这个样子,咱给他打什么仗?”
    萧谏回头看着他,眼光慢慢转得可怜巴巴:“可是我想去。无暇哥,我真的想去。我从小想到大的……他高家的人,对了!”
    他忽然想起那一日在荔汀别业,高淮问他有没有什么心愿,他说他要娶妻生子,当时三皇子接着问:“这个愿望很简单,还有没有?”
    如今终于有了。
    萧谏厚着脸皮就去找了高淮。高淮却住在东齐的皇宫中,萧谏、丁无暇均和蒙昕熟识,两人一起去找到蒙昕,央他进宫通报一声,蒙昕义不容辞地答应下来。
    高淮今天心情却低落之极,正站在窗前发呆,听了蒙昕的传达,最后终于点了点头,同意见他。
    萧谏看见高淮的时候,他依旧站在窗前,怔怔地望着窗外,白色的长衣在窗前投过来的阳光中隐隐泛着一圈晶莹柔和光环,额发微乱,脸色沉静寂寥,弄得整个殿中的气氛都跟着沉重起来。
    萧谏躬身行礼:“三殿下,你好。上次在翠袖书院蒙您解围,我一直没有过来致谢,是我失礼了。这次特意过来谢谢您。”
    高淮慢慢转过脸,看了他一眼,道:“废话少说,有什么事?”
    萧谏一听他语气不太好,也就不再拉扯客套,干脆利落地道:“大殿下把我的文试中选文帖扣留了,你去帮我要回来。”
    高淮微蹙眉道:“你自己怎么不去要?”他很显然还是有些魂不守舍,随口就问了这么一句。
    萧谏道:“我如何去要?那一天在翠袖书院你也见了,他……他……三殿下,在荔汀别业的时候,你说要替我完成心愿的,现在该是你兑现诺言了。”
    高淮淡淡地道:“你的心愿不是要娶妻吗?我已经给过你银子了。至于你究竟拿钱干了什么,就不干我的事了。”
    萧谏道:“可你说,这个要求很简单,还有别的没有?这是你说过的话,你不能不认吧?做人要守信用对不对?”
    高淮道:“我是说过。”见他锲而不舍的架势,侧头思索片刻,道:“你走吧,我要来了给你送去。你居于何处?丁家还是书院?”
    萧谏听他答应下来,终于放了心,道:“书院。”转身就走,走了两步,又回头郑重地道:“谢谢殿下。”想起他以前一直追问那块玉佩从何而来,而自己却捣乱不肯告诉他,思忖片刻,道:“那块玉佩是三年前三月二十七那天,我在十三旗总坛的青琐印花楼中,我孙疏华哥哥给我的,我们两家曾是世交。他当时还写了一封信,让我一并交给当今圣上。而后七公子要惩罚他们,那个曲护法受刑而死,疏华哥哥就走了。我带着玉佩和信回了金陵,夜半闯宫觐见皇上。而后皇上就把那玉佩当场赐给了我。事情就这样。”
    高淮从听他开始说话,身子就开始轻轻地颤抖,他的左手一直扶着梅花纹的窗棂,待听到孙疏华三个字,手上一紧,骨节忽然转为惨白的颜色,接着慢慢慢慢伏在了窗台上,良久方哑声道:“我知道了。”
    祭日
    萧谏看他不对劲,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了?”
    高淮寂然无语,就那样伏在窗台上。萧谏疑惑起来,赶紧反身回来,探头去看他。却见高淮脸色苍白,满脸是泪,右手揪扯着自己胸口的衣服,闭着眼一动不动。萧谏这一下慌了手脚,忙道:“你……你是什么宿疾犯了吗?是不是心口疼?要不要叫大夫?”想去扶他,又有些怕他,却听他忽然喃喃地念了一句诗:“何年共钓寒江雪?何处落花乱纷纷……”
    原来他还活着。
    萧谏凝神听着,忽然心中一动,问道:“你是不是认识他?他后来去哪儿了?我问过十三旗的叶七公子,他不回答我。”
    高淮同样不回答他,片刻后涩声道:“我没事儿,你走吧。”萧谏无奈地看看他,只得怀着一腔的疑惑出门而去。
    今天四月初七。
    三年前的今天,在蜀南的金沙江畔,杜鹃花开,子规声声,青山迤逦,江水轰鸣。那位红衣飘渺的香草美人在群敌环伺下扔了手中的长剑,落入金沙江中,再也没有回来。
    当时的高淮名叫颜淮月,明白过来后,沿着江水往下游疯了一般寻找了很远,钟若塔雇来了大批的当地山民一块找寻,几乎要把奔腾的金沙江翻过来,最后终于找到了人,颜淮月挣扎着要过去看一眼,却被桃夭和钟若塔死死拉住,当地跟着做向导的长者劝告他道:“你不要过去,你的眼泪若是滴在他身上,他牵挂着你,就永世不能超生。”
    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多少柔情似水,怎当得起这永隔阴阳?从此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高鸿在王府胸有成竹地等着萧谏,没想到却等来了高淮,而且是满身肃杀之气的高淮。
    高鸿甚是出乎意料:“老三?哎呀呀,在咱家那金碧辉煌的皇宫中待腻了吗?怎么有这等雅兴光临哥哥这破烂不堪的府邸?愚兄顿觉蓬荜生辉啊,蓬荜生辉!”
    高淮道:“皇兄,你是不是扣留了萧谏的入选文帖?给我吧。”
    高鸿挑眉看着他,道:“我和萧太师是故交了。他就留下这么一点血脉,本王怎么能不好好地照顾提携有加呢?他小孩子家不懂事,所以本王哄他过来商讨一番而已,也是为他的前途着想。”
    高淮道:“皇兄,你想提携谁,须得两厢情愿才成。”
    高鸿冷笑:“两厢情愿?看来老三深谙这怜香惜玉之道啊!可惜本王却没那好耐性,天生见不得这些不识抬举的东西!他越是要故作姿态推推脱脱,本王就越想把他压住操办了。你让他自己来拿!”
    高淮听他言语粗俗蛮横,心里反感起来,淡淡地道:“皇兄,萧谏得到过父皇的特别恩准,你不怕他进宫告御状?”
    高鸿接着冷笑:“三弟,你别动不动就把父皇抬出来。父皇病了,管不得这些闲事。还是你想让父皇再多吐两口血?反正你住得近,父皇真要有个什么闪失,你也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对吗?”
    高淮本就心情郁郁,这一下听得大怒,沉着脸忽然拔剑出鞘,流光闪过,高鸿大惊,飞身闪躲,却忽然颈上一凉,剑已架上了颈项,他临危不惧,喝道:“你想干什么?”
    高淮缓缓地道:“皇兄,我若真的一不小心杀了你,杀了也就杀了,就算父皇让我抵命,可是你的一腔抱负,半世豪情,却也跟着付诸东流。你甘心吗?你可想清楚了!”
    高鸿怒道:“老三,你为了一个外人,和你皇兄动刀动枪的!你是色迷了心窍不成?那萧谏有什么好?值得你这样?”
    高淮道:“既然没什么好,皇兄又何必扣住他的文帖威胁他?”
    两人一剑就这样的姿势僵持着,殿外的侍卫在门口挤了一大堆,但无人敢进来,这殿中的森森冷气一直在往外冒,往外冒,让人冷彻肺腑。高鸿脸上肌肉抽搐扭曲跳动了半晌,想着这眼前亏不能吃,真闹到父皇那里自己也站不住脚,可就这样还了文帖,却也是不甘心的很,便忍着气笑道:“来人,把萧谏的文帖拿过来!三弟,你把剑收了,咱从长计议。你这样白要了文帖去,却让哥哥的面子往哪里放?”
    高淮依言收剑,反手归鞘,干脆利落,道:“臣弟我除了出剑快,杀人利索,也没别的本事,而且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没什么耐性。皇兄须谨慎,有话就快说。”
    高鸿道:“好,那就直话直说了。这次武试后,三甲及前十名必定是出类拔萃的人才。本王我带着兵士在南蜀打了三年,折损的将领也很多,你我二人既然打算同时出征,这些人却怎么分配呢?”
    高淮道:“你说。”
    高鸿道:“三弟做什么事不是讲究个两厢情愿吗?我们就共同去向父皇进言,前十名由他们自行选择愿意追随何人,所差之悬殊由第十一名往后替补进来,如何?”
    高淮微蹙眉,明白了皇兄的险恶用心。这一批通过春闱匆忙招来的小将领,并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须得历练一番,方才能瞧出谁是可用之才。高鸿带着许多部下征战多年,断不会把这些人瞧在眼里。但他名声在外,树大招风,若这样让人自由抉择,想建功立业的自然都投奔了他去,自己这边不会有人来,只能从十名以后替补了。他这样做,没别的缘由,不过是借机想让自己丢脸而已。
    但高淮活到现在,已经不在乎这些脸面什么的东西,便道:“那就依你。明日你进宫,一起去觐见父皇。”
    高鸿命人取来了萧谏的文帖,高淮接过,确认无误,一声不响反身出门,高鸿在身后带笑道:“三弟,慢走不送,以后常来。”
    待看不见高淮的身影,他恶狠狠地叫道:“速给十三旗七公子传信,把他的护法叫过来两个给本王护驾!这要三天两头让剑架着脖子,本王这日子还过不过了?”追到殿门处往外看看,咬牙道:“老三,你等着!你惹恼了本王,哪一天逮住机会,本王连你一块儿按倒!这怜香惜玉之心,本王也不比你少!”
    高淮到翠袖书院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未央、萧谏、丁无暇号称要给萧谏庆贺一下,带着一帮女孩子在鸣莺堂占了一个雅室,红飞翠动,暖玉生香,猜枚喝酒疯得不亦说乎。萧谏很招女孩子们的待见,如今在书院中已经混到了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的境界。他被众女子按住灌了许多酒,微微醺然,软绵绵地靠在自己妹夫的身上。丁无暇一只手圈着他,一只手替他抵挡几个劝酒的妹妹,正叽叽喳喳闹得欢腾无比。
    高淮在小丫鬟的带路下,忍着空气中弥散的脂粉气息行到了室门口,一看这懊糟场景,慢慢沉下了脸,只伫立于门侧不进去。未央伶俐之极,忙起身迎了过来:“未央见过三殿下。三殿下大驾光临,不知有何吩咐?”
    清俊淡雅的三殿下依旧沉着脸,递出那份文帖,道:“没有吩咐。这是萧谏的,你给他。”萧谏在室中听到他说话,顿时清醒了,惊喜交加之下,忽然跳起来飞身抢到,伸手一把抓过了文帖,仔细看过,再一次两眼弯弯,喜不自禁。勉强站直了身子恭恭敬敬对高淮行了一礼,道:“多谢三殿下。”
    高淮心道:“你倒放心的很,在这里喝酒取乐。就不怕我给你要不来?”却也懒得和他多说,起身欲走,被未央身子一闪,拦住了,道:“三殿下,未央代我这不懂事的弟弟感念您的大恩。请赏脸进来让我敬您一杯酒可好?”
    高淮微微向后让了一下,道:“不必了。”未央久经风月,洞察世事,隐隐约约看出他不喜欢和女子过于接近,忙道:“我让姑娘们都出去,重开宴席。只让田田和无暇公子陪着好吗?”不等他答应,已经吩咐了下去。接着给萧谏和丁无暇使眼色,让他们来请高淮。
    萧谏并不傻,看到未央的眼神,忽然悔悟到其中关窍,赶忙跟过来,笑道:“三殿下,您三番四次照拂有加,容在下给三殿下敬酒,聊表心意可否?我大哥临走交代我,江南五大堂和三殿下渊源颇深,在下作为金陵分堂的副堂主,原该多向三殿下请教请教。以前得罪之处,还请海涵。”
    高淮见他堵住了去路,言语间把萧雄都抬了出来,也不好执意要走,况且今日这般心境,回去独自一人对着那孤月高悬,却也是寂寥落寞、备受煎熬。想至此,便随着他进了室中。未央已经快手快脚地带着人重开酒宴,请高淮在上首落座,果然把姑娘们都轰了出去,唤了两个青衣童子过来斟酒。
    初始气氛却有些沉闷,高淮只是一声不响,萧谏和丁无暇不敢多说,未央实则也没有多大年纪,不过二十余岁,为人处事却通达老练,言语间弟弟们长弟弟们短的,片刻后就气氛就热烈起来。席间丁无暇借机打听这次武试中骑射和比武的主试官是谁,高淮扫过两人殷殷期盼的眼神,道:“丁尚书不知道吗?怎么来问我?”
    侍寝
    丁无暇道:“家父谨慎认真,下官不敢问。”
    高淮缓缓地道:“主试官依旧是云丞相,副主试很多,我大皇兄、梁飞将军、杨宝桢将军,还有我和丁尚书。”
    他提到大皇子,萧谏神色明显地一僵,高淮看在眼里,道:“他不会在那里很久的。”高鸿根本就没把这次春闱武试放在眼里,还要赶着去忙自己的大事,定不会在大校场呆多长时间。
    萧谏一听放了心,两只眼睛在高淮身上转来转去,打起了主意。京城已经风传这次准备出征的是大皇子和三皇子,从目前他的处境来看,如果他武试及第,他断断不能落到高鸿那厮手中,只能选择跟着三皇子混了。萧谏迅速审时度势,便把以前两人的过节忽略不计,言语间开始有了讨好的味道。见高淮脸上隐隐一丝抑郁之色,便道:“那天在荔汀别业,何眠告诉我一件怪事,他说林堂主第一次光临他的艳魔堂的时候,在后院种了一棵树,名叫柽柳,不知殿下听说过没有?”
    高淮道:“据说是北方的树,我没去过北方。”
    萧谏接着道:“我也没去过。听何眠说后来那棵树越长越大,何堂主嫌它遮了其它花草的阳光,想除了它,叫了堂中所有的人来帮忙,结果树太大了,竟然除不掉。”丁无暇插口道:“是这树成精了吗?怎么会除不掉呢?”
    萧谏道:“不是,就是树太大了。然后有一天,我大哥他就大驾光临了,看到他们在除树,很辛苦的样子,便道:‘老三,把你收的那几坛子好酒给我拿出来喝了,我就把这树给你倒拔了出来,让你见识见识大哥的功夫。”
    “何老三没有办法,只得把酒拿了出来,大堂主一口气把几坛子酒喝完了,然后就找地方睡觉去,何堂主说:‘大哥,你干嘛去?’大哥说‘腰疼啊,没想到喝个酒也腰疼,睡觉去!唉,这少年不惜力,老了没力气!’”
    何堂主急了,问道:‘那树呢?你答应帮我除树的!’大堂主才想起来这码子事儿,就捶着腰走到树跟前,伸手只一下子,就把树给拔出来了。”
    这次换了未央道:“不可能,多大的树,一下子就给拔出来了?”
    萧谏道:“大哥武功高强,你又不是不知道。然后忽然起了一阵妖风,刮得那树骨骨碌碌飞了出去,何堂主吓一跳,他除这树,本打算给紫眼狐狸打家具做嫁妆的……”未央又插口道:“做嫁妆?她嫁给谁?谁敢要她?要不嫁给你吧,我看她老爱缠着你……”萧谏道:“我没钱,我娶不起她!姐姐你别打岔好不好?你听我接着说!”
    “那树滚啊滚的,就滚到了一条山沟里,沟里恰好有人在坐着吃饭。此人在江湖上很有名声,叫武林至尊所向无敌世间无二天下第一的好吃货王大嘴,他一看见这树,就说:‘哟,我正愁吃白饭没有菜,结果这菜就来了,真是老天有眼啊!’就一筷子挟起那棵树,吃了。”
    未央道:“田田,剩下的我可以替你讲了。接下来艳魔堂的饭桌上天天摆的都是牛肉,何老三吃了几天受不了了,问厨子说为啥天天吃牛肉呢?厨子说街上死牛太多了,堵了去买菜的路,只好先将就着吃了,再吃几年也未必能吃完呢!”
    高淮很认真地听到一半,已经明白他在胡扯,待听到最后,忍不住一笑,指着桌上的一盘卤牛肉道:“这个说不定也是那时候剩下来的。”他一笑温雅恬淡,仿佛三月间桃花初放,柳絮纷飞。萧谏本就是要逗他笑一笑,跟着两眼弯弯,道:“我不爱吃牛肉。”
    丁无暇道:“你喜欢吃蟹黄莲蓉包。”萧谏道:“是啊,那一年我和无暇、窈窈、还有张靖言他们几个一起吃饭,谁出了个上联:鸡声茅店月,说不许对人迹板桥霜,要自己想,对不出来就学狗叫。我就对的蟹黄莲蓉包,窈窈对的鱼头豆腐汤。都说我对的最工整,从那以后我就心存感激,爱上蟹黄莲蓉包了。”
    未央忍着笑道:“无暇公子对的什么?”
    丁无暇翻眼看看她,不说话,萧谏道:“他对的是汪汪汪汪汪,也很工整。”
    高淮正在饮茶,忽然呛住了,咳嗽不止,萧谏忙道:“三殿下怎么了?要不要无暇哥用他的美人捶给您捶捶背?”丁无暇狠瞪他一眼,心道:“你怎么不亲自去捶?”
    高

章节目录

明月出天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俞洛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俞洛阳并收藏明月出天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