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东都洛阳,为天下之最,自有南北二宫之格局,更有闻名遐迩的华林园,有万园之灵的美誉。
    此园引城外北侧的渠水入内,经西侧的大夏门进园,水东唤华林园,水西名苍龙海。
    再汇人东南部的大湖天渊池,将园内的玄武池、流筋池、扶桑海等湖池串连一体,最后向东流人阳渠归洛水。
    园内草木兴盛,四季美景常在,汇集天下名贵花木,争奇斗艳,皆以廊桥勾连,来人莫不流连忘返。
    犹记得,上元佳节日,光武帝于华林园内宴请四方肱骨,群臣兴致所然,作曲殇流水之戏,一旁歌舞做陪伴。
    十几艘龙舟于园内竞相争头,数以万计的百姓,将两岸围得水泄不通,喝彩声,欢呼声,鼓舞声持续了整整一天,场面好不热闹。
    魏明帝之后立曹芳,临幸华林,赐群臣酒至酣,上援笔赋诗,群臣以次作,二十四人不能著诗,授罚酒。
    晋永康元年,贾后擅权,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仑召集宗族与华林园,发动宫廷政变,那一夜血流成河。
    不久后,就迎来了匈奴人的马蹄,存世数百载的华林园毁于一旦,洛阳亦不复往日风光。
    故人西去,华林已毁,草木凋零,楼台倾塌,繁华遁入空门中,可惜!可惜!
    ......
    初晨的日光,静静的看着繁华后的落寞,远处有几队残兵走来,踩着灰白的路石,步入了园子,向早已干涸的苍龙海走去。
    苍龙海中有一高台,名为九华台,为昔年魏帝所设,高十几丈,皆以巨石,层层磊筑,颇为雄伟。
    北军将近之际,洛阳城防缺乏,故王肃早上收到军令,率兵入华林园,前来拆九华台,取巨石,以构建城防之用。
    九华台上有一殿,为清凉殿,相传魏帝夏日避暑,常宿于此。
    如今殿内早无人影,蛛网横生,瓦砾故里草木深,墙面斑驳惹人怜。
    一名鹅黄衣女子,青丝镶以玉簪,生的落落大方,站在殿前,低眉垂怜,凝视注目。
    两名青衣侍女择了一块空地,架好了一把古琴,鹅黄衣女子随即转身坐下,迎着朝霞薄雾,弹琴煮茶。
    白烟袅袅升起,薄雾稀稀疏疏,一阵琴声悠悠泛游华林园内,或急或缓,急时入战鼓擂动,缓时如浮云流水。
    有点像是古曲《将军令》,但此曲貌似是从唐朝皇家流传出来了,而且《将军令》一般是许多种乐器联合演出,才能奏出磅礴的气势。
    但不得不说,这名鹅黄衣女子的琴技相当高超,虽是只用古琴一种乐器演奏,但琴音浑厚不单薄,收拿得当,听的王肃如痴如醉。
    腰系长剑,身穿盔甲的王肃,不忍打扰这美丽的琴声,挥手止住了队伍,抱手立于远处,静静欣赏,待琴声渐落,隔着薄雾喊道:
    “姑娘琴技之高超,为之罕见,本不应打扰,奈何本将公务在身,不得不唠叨几句,还请见谅。”
    抚琴女子起身看向了不远处的王肃,又看了看后面隐隐约约有几队残兵,不解道:
    “不知将军何事?”
    王肃如实道:“洛阳城防薄弱,需取九华台之石,构建城防,怕是一个不小心伤了姑娘。”
    女子闻言诧异,想了想,不由得嗤笑一声,召唤侍女,递给了王肃一杯热茶。
    趁着侍女收拾琴茶之际,女子携茶缓步走至九华台边,满园落寞,一眼尽收。
    九华台旁的蓬莱山,经久未修而塌,远处的渠水已断,天渊池底枯草丛生,一片枯黄色。
    整座园子,断无一丝人烟,只剩得几只鸟雀飞过,几只小兽欢闹,甚是荒凉。
    这苦败的黄,从天渊池一路延伸至天际尽头,那里孤寂的矗立着几座荒废的佛家寺庙。
    女子挽发,喃喃有词,不禁悲从中来,叹息道:
    “洛阳已不复当年十之一二,人人竞相南渡,便是搬了整座华林园去,又能抵御几时?”
    离的近了些,王肃也看的清楚了些,女子鹅黄衣迎风泛泛,身影清瘦,口中词让人动容,不由的王肃想起一句诗来,脱口道: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女子闻言,回眸浅笑道:
    “此诗极好,将军好文采,可有上阙?”
    王肃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惊讶,认出了眼前的女子就是画中女鬼未死前的本体,因为有一回,画中女鬼在梦里要杀他,便是眼前女子的模样。
    本能的惧怕使得王肃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吞了吞口水,不过又想到,她现在又不是女鬼,怕个什么,于是,又上前几步,好看个仔细。
    薄雾漫漫,青丝飞舞,一双桃花眼,两弯柳叶眉,生的古香古色,真当是个美女,比之电视里的明显,更显一丝韵味。
    王肃的举动着实孟浪了,在女子看来极为失礼,面色不悦,随即转过身去,娇呵道:
    “莫非将军觉得小女子不配听与此诗?”
    “没有!没有!”王肃急欲解释道:“我绝没有这个意思。”
    女子却是置之不理,显然已经生气,见侍女已经收拾好琴茶,一言不发,便匆匆离去。
    王肃一时也不知如何才好,只傻傻的看着手里的茶杯,陷入了深思,不免有些后悔,忘记了问她名字
    不知是哪家待字闺中的小姐?
    女子已经下了台阶,不见了身影,王肃觉得此时如若贸然去问,怕是不妥,说不得又孟浪了,免得惹得这位愈加的生气,为以后的工作增加难度。
    还是待以后细细打听吧。
    这是王肃与鹅黄衣女子的第一次相识,就闹得有些不愉快。
    俩人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第二次相识会来的如此之快。
    今夜的洛阳,繁华依旧,还是在那个摊位前,三人带着王肃前来应约,心里顿时充满了底气。
    没过一会儿,一个束着发,一身白色学子袍的清瘦公子,赫然出现在几人面前,女扮男装的她,又从家里溜了出来,前来准时赴约。
    王肃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这位正是在九华台,清凉殿前弹琴的女子,早上刚刚惹得她生气,没想到晚上又见到了。
    王肃存着好心,想用微笑示个好,缓和一下关系,哪知女子也一眼认出了几人身后的王肃,余气为消的她,随即抹过脸去。
    王肃对着空气,笑了个寂寞,显得很尴尬,急忙转过脸去,看向了别处。
    “昨夜,李兄突感不适,未能继续,还请包涵。不过,为了弥补昨日过失,特请来我等好友王兄,有什么想问的尽管提,王兄定会好好的替姑娘解惑。”
    赵姓公子哥,自豪的指着王肃,惹得女子傲俏的脸庞,露出一丝不屑,讥讽道:
    “怎么,今日就痊愈了?”
    女子再看向王肃时,脸上的不屑表情更甚。
    赵姓公子哥脸色一红,被一女子当众戳破,不免有些难堪,急忙撇过脸去,避之不理。
    女子嗤笑一声,斜眼看向常服打扮的王肃,心中生出一股傲气,早上的事还没过去,晚上就送上门来,打算好好为难一顿,道:
    “一江清水乘风去。”
    好在身体主人自身才华过硬,王肃只稍稍思索,便还以字谜,说道:“琵琶琴瑟各成双。”
    “一”与“江”合成“汪”,去掉水便是“王”字,至于王肃所答,“琵琶琴瑟”每字,皆有两个“王字”,所以唤成双。
    女子有些惊异,这么快就答出来,不免多看了王肃一眼,继续说道:
    “千载浮云一望手。”
    这是个“丢”字谜,王肃不假思索道:
    “高人云聚汇川中。”
    女子不气馁,再继续说道:“竹叶纷纷落裙边。”
    这是个“衫”字谜,王肃当即答道:“杨柳依依复斜川。”
    ......
    如此反复多次,王肃依旧答出飞快,两人之间你来我往,却是让一旁的三人傻了眼,没有一点参与感。
    最后,女子实在是问无所问,气的撅起了嘴,终是王肃略胜一筹,借此机会,态度诚恳的道歉道:
    “九华台上无疑冒犯,只是初次相识,觉得好像与姑娘在哪里见过,甚是面熟,便想看的仔细些,还请见谅。”
    “哦!”女子轻哼,问道:“哪你说说,可想起什么了?”
    王肃不知怎么回事,鬼使神差的答道:“我与姑娘在梦里相识过。”
    女子闻言,俏脸瞬间爬满了红晕,双唇咬紧,一时无语,胡乱的喊出:“登徒子!”
    随后女子骄怒,转身欲回家,快速步入人潮中,这可急坏了王肃,赶忙呼喊道: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位女子一看就是出自大户人家,平时出来一样不容易,若是不知道名字,找起来很麻烦。
    若是直接问女子芳名,但又显得很冲撞,所以王肃脑子一转,用字谜的方式问出。
    昏黄的灯火照拂下,女子闻声止步,蓦然回首,脸红了一片,故意说道:“林红谢了春红,太匆匆。”
    王肃皱眉,不由的挠了挠头,咋还吟起词来了,口中细细品位这句词,一时半会没能想出来。
    等再次看去,灯火阑珊处,已然没有了女子的身影,不禁哑然失笑。

章节目录

考古毕业的我成了大堂经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疯狂的小芦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疯狂的小芦苇并收藏考古毕业的我成了大堂经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