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大人,您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开口,我等干不死,就往死干!”先前流民中,有一中年男子开口。
    “呵呵,这事啊……”
    范旭笑了笑:“倒也不急,大家伙先将房子盖好再说!”
    安置流民,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吃食,其次是住处。
    吃食有了,再将住处营建好,这些人没了后顾之忧,才能真正的劳作。
    又简单交代了几句,范旭带着一些衙役赶赴文安县的主要河流。
    河流大概有两条,其中一条为子牙河,另一条为小白河。
    这两条河的流量还是不错的,寻常年头足够灌溉,只是到了而今多年大旱时节,如果没有足够的蓄水,文安县必将遭受旱灾。
    水库的修建,势在必行。
    没办法,种地啊,靠天吃饭的行当!
    走寻了大概两日时间,他选取两个适合修建水库的地点,又来到先前流民的建房出。
    “大家可能很好奇,本官要你们做什么。”
    范旭朗声道:“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挖土!本官欲修建两个大的蓄水池,储存水量,以对抗连年的干旱。”
    唰!
    话音落下,下侧一阵寂静。
    诸多流民皆是定住,其余赶来帮忙的近万青壮也都神色怔怔,其间一些年岁较大的,已是眼眶通红。
    这事,看似稀松平常,却是真真实实为百姓着想啊!
    要知道,自崇祯帝以来,十年里至少有七八年是大旱的,粮食产量锐减。
    期间所欠缺的,就是灌溉的水源。
    到了夏天、秋天,田地里没有水,作物如何产粮?
    修建蓄水池,说起来很简单,好像是所有的县官都可以做到一般。
    可实际上,对于诸多百姓而言,这是一个天大的难事。
    因为……县衙要供给粮食,供饭!
    大家伙可以去挖土、可以去劳碌,县衙,至少要供饭吧?
    可是,县衙有钱吗?
    据说,至今的文安县的县衙,还倒欠了一万多两银子的债!
    就是这样,连百姓们的饭都供不上,如何修建蓄水池?
    “本官的银子不多,也都是先前某个京官赏赐的!”
    范旭缓缓说道:“大概呢……可买一千石米左右,工期,大约二十日,所需人力,约万人左右,大家伙可以将消息告知下去,在不耽误春种的情况下,凡是体力适宜者皆可参与劳作!”
    四周的百姓皆是激动不已。
    修建了蓄水池,大家今年耕地的收入,大概就有了保证了啊!
    晚些时候。
    县衙后堂。
    朱徽娖提着半坛酒走到凉亭间,看了看范旭,倒了两碗酒,低声道:“你要修建蓄水池?所费怕是不少啊!”
    “嗯!”
    范旭只是应了一声。
    事实上,就算没有那数百流民,这蓄水池也必须修建起来。
    无论怎样,他这个县官要保证百姓们的饭碗。
    有了蓄水池后,大概可以保证旱涝保收。
    而百姓们有了粮食,这个县衙才能逐渐富裕起来。
    “也就是说,按照你这个预算,一千石粮,最多也只能保证所有人力一个月的口粮?”
    朱徽娖侧目:“那么,一个月后,那些赶来的流民失去了赈济,如何生活?”
    范旭有些厌烦:“这个事再说,我现在担心的是人手不足,准确来说是合适的青壮人手不足。”
    按道理来说,劳动的主力的青壮年。
    而今春种在即,大多数家庭也都开始准备种子、翻地等等事宜,要凑够万人的劳动力,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嗯……”
    朱徽娖应了一声:“我倒不觉得有问题,先喝酒吧,是否有人愿意去挖土,明日便会一目了然。”
    实际上,她有些想笑。
    这浑人,当真不知道自己在百姓间的号召力吗?
    竟还担心人手不足?
    莫说其他,单单只是一个供饭,便足以召集足够多的百姓了啊!
    这个晚上,范旭没敢多喝,只是小酌一口便睡觉了。
    朱徽娖看着范旭的背影,心间犹豫了许久的问题终究没有问。
    又是一日。
    范旭早早起来,简单吃了些东西,来到城头前,放眼看去,直接惊呆了。
    他本担心不已,可城外所站着的百姓,着实令他大吃一惊。
    足有数万人,而且后续还有一批批人手赶来。
    到了巳时,也就是后世的九点左右,城外的百姓,足足聚集了近十万人!
    要知道,整个文安县在册的百姓才七万多而已啊!
    走下城头,看着眼前的众人,范旭高声道:“感谢大家伙的支持,修建蓄水池只需万人左右,所以,本官将会在你等中,挑选合适的人选。”
    “选我!”
    “大人,选我!”
    “大人,我家没多少米了,您一定要选我啊!”
    诸多百姓七七八八的开口,十分吵闹。
    范旭甚至看到一名中年女子扯着自家半大的儿子,纷纷请求去挖土、建造蓄水池。
    他不禁有些感慨。
    如此劳作,可是没有薪资的啊!
    这近十万的百姓,为了一日能吃上饭,竟如此疯抢!
    如何不教人触动?
    最终,他在众人中间仔细挑选了一万人,开始了水库的修建事宜。
    “一二一!”
    不足半个时辰,五千人一队的挖土小队,便挖了近半丈高的巨大深坑。
    即便如此,一个个仍旧火热异常,斗志十足!
    诸多男子提着铁铲、镐等工具,有序的挖土。
    跟着有人将挖好的土装入篮子中,吊着绳子,上方有一些了老、妇,牵扯绳子,将铲出来的土提上两岸。
    劳作现场,斗志昂扬!

章节目录

大明第一猛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何夜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何夜月并收藏大明第一猛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