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三刻,通州千户所教场。
    崔武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走来,后面跟着一大队宣武营士兵,举着灯笼火把。
    “禀大人,兵点齐了!”
    宣武营五百锐士分成几行威压地排列着,没有一点声音。
    在松明火把的照耀下,徐煌策在马上,身后是千户所仅有的五十骑,人人披甲,且每个马蹄子上都包着厚厚的稻草。
    这队骑兵是徐煌用家底打造的,一半是靠剿寇罗体仁家丁得来的。
    望着候命的宣武营,徐煌双目中不断闪着光,沉声道:“今晚有重大任务,废话本官就不多说了,你们只需听命行事,不要乱打听,事成之后,军官记功,士卒每人十两银子!”
    旋即,徐煌目光一冷,喝道:“谁若是坏事,提头来见!”
    所有人齐声吼应:“是!”
    崔武一挥手,几个怀抱成捆筷子的兵跑来,发放筷子,一人一根。
    约莫半刻钟后,徐煌抬头望了眼昏暗的月亮,道:“走,去通州码头!”
    说着,将一根筷子横衔在嘴中。
    五百士卒纷纷依法炮制,将筷子衔在嘴中。
    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人衔枚,马裹蹄!
    人在口中咬着东西的时候不会打喷嚏,不会咳嗽,不能说话,呼吸声音会减小,进而加大军队夜袭作战的隐蔽性。
    最重要的是,封建社会大多士兵营养不良,有夜盲症,在夜间行军会产生恐慌。
    嘴里咬着筷子,会大大降低因恐惧黑暗造成的不必要麻烦。
    甲叶铮铮作响,徐煌一挥手,一马当先。
    身后马队、步军疾行,如一群幽灵直奔通州码头。
    ......
    远处,通州码头遥遥在望。
    黑暗中,密密地排着几艘商船。
    一名盐帮管事紧张地指挥盐帮的挑夫,将一袋一袋的盐挑到船上。
    岸上堆着的盐包不多了,罗二用催促道:“天快亮了,赶紧的,装完就起锚!”
    那盐帮管事笑道:“二爷何必心急,咱们合作又不是一两次了,这么多年都过去,今晚还能出事不成?”
    罗二用皱眉道:“废什么话!天亮之前船要是进不了大海,你知道后果的!”
    想到后果,盐帮的管事只得把话咽回去。
    不一会儿,随着几道吆喝声,几艘船上的锚慢慢往上升起,掌船的也都拿起来篙子,一众水手吃力地呼喝。
    罗二用喝道:“别磨蹭,快点!你们盐帮的人也去帮忙!”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码头上响起:“要不要本官来帮忙?”
    罗二用和盐帮管家,以及盐帮众人一齐向码头望去。
    夜色中,徐煌带着几个百户慢慢走了过来。
    盐帮的管事厉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是你们的祖宗!”
    徐煌手一挥:“围起来!”
    黑暗中,数十把松明火把瞬间点燃,照亮了码头北岸,在灯火的照映下,显露出数百名士卒,还有一众骑兵。
    “上!”
    崔武一声断喝,宣武营疾步跑来,快步向码头逼来。
    “所有人,放下兵器,抗拒者杀无赦!”朱盛鸿大喝道。
    看到徐煌身影的那一刻,罗二用整个人都傻了。
    他身后的家丁,仿佛响起了当初被围的一幕,身上寒气直冒,有人下意识地将兵器扔掉,接着所有人都将兵器扔掉。
    盐帮的人本想反抗一下,但见罗大人的家丁们这般行为,全都傻眼了!
    他们没有过被扒光的恐怖的经历,无法理解罗家人的行为。
    管事的拿钱办事,拱手赔笑说道:“这位大人,我看你们是误会了,我们的这些盐都是官盐,且都有盐运司衙门的盐引,是运往江南的。”
    徐煌瞥了他一眼,问:“你是什么人?”
    管事道:“小的是盐帮的管事,贱名......”
    “滚!”徐煌断喝道。
    那管事哪里还敢再问,急忙向码头跑去,盐帮的人不明所以,也跟着跑。
    正此时,只听朱盛鸿大叫道:“大人,船上的孙子要跑!”
    徐煌看去,有两艘船已经驶出码头,慢悠悠的往东开去。
    他二话不说放出信箭,喝令道:“登船,全部拿下!”
    “咻!”
    一道红色信号弹呼啸着窜向天空,在漆黑的夜空绽放出耀眼的红芒。
    对岸平静的江面上,忽然出现几艘亮着火把的战船,赫然打着操江水师的旗号。
    福船甲板上,一名年约三十岁的武官眺望着通州码头,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他对左右平静地道:“传令下去,巡查走私,一条船都别放过!”
    ......
    码头上,宣武营已经控制住了岸边的三条商船。
    “哪位是徐大人?”
    其中一条商船上走下来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他身材消瘦,头戴六合一统帽,放眼寻找徐煌。
    “本官在此!”
    徐煌登上商船,眉眼打量着这商人,道:“你是何人?”
    “在下州城李海,东家是通州盐商分会李富会长。”那商人抱拳道。
    “哦?”
    徐煌笑了:“我说谁胆子这么肥,一次走私这么多私盐,原来是知州李大人家!”
    李海抱拳道:“徐大人说笑了,我们是正常的海贸船队。”
    “发往哪里贸易?”徐煌喝道。
    李海面色如常,回道:“发往东番和濠镜澳。”
    东番,也就是台湾,北面被西班牙人占着,南面被荷兰人占着,此时荷兰全称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濠镜澳则是澳门,由广东省直接管辖,部分地区租给了葡萄牙人用于贸易中转站。
    (此时是合法平等租赁,并非殖民地,晚清时葡萄牙才与鞑清签订条约,才正式殖民占领澳门)
    徐煌又问:“船上装的什么?”
    李海笑呵呵的,仿佛智珠在握:“无非就是茶叶、丝绸、瓷器和香料。”
    徐煌冷笑:“搜!”
    “徐大人!”李海急了,说道:“你这般行为,就不怕上官责备?”
    徐煌瞪他一眼:“你也不打听一下,老子怕过谁?”
    他一挥手,一队队宣武营士卒涌入船舱,呼喝着搜船。
    作为李家的包工头,李海倒也不惧,任凭徐煌折腾。
    他坚信李家和罗家的背景,不是徐煌这个愣头青可以撼动的!
    不多时,宣武营果真搜出了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品。
    又在船舱搜出了粮食和盐,不过这些盐并非普通的盐,而是颗粒细小、晶莹透亮的精盐!
    大明盐法甚严,严禁一切私自贩卖盐的行为。
    徐煌笑吟吟地道:“这些盐和粮食怎么说?”
    “运往福建的。”李海随口胡诌道。
    贩卖私盐还不承认?
    徐煌伸手讨要:“市舶司特许的贸易文书拿与本官查验!”
    李海呐呐道:“这......没有。”
    这年头干海贸,谁还走市舶司啊!再说最近的市舶司在浙江,形同空架子。
    李海知道徐煌是在故意找茬,却也无法反驳。
    徐煌猛然喝道:“我看你是打着海贸为借口,前往辽东资敌清虏!”
    这么一顶决定生死的大帽子扣下来,李海当场傻眼,吃惊叫道:“胡说八道!我等绝没有资敌,这些船是发往日本的!”

章节目录

煌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大明第一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明第一帅并收藏煌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