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普鲁士使者的到来,整个欧洲的命运都交到了沙皇手上。
    而沙皇并不急着做出决定。
    不可能说为了平衡考虑,就立刻出兵把奥匈帝国揍一顿,这不是沙俄的行事风格。
    亚历山大都不用去打探,就知道英国现在肯定急的跳脚。
    送走使者后,他的困意已经完全消失,立即便召集众大臣前来冬宫商议。
    闻讯赶来的戈尔恰科夫等人都对沙皇的决定很支持,万万不能为普鲁士打白工。
    “陛下,我认为要静观其变,等到普鲁士坚持不住了再出手。”
    亚历山大点点头,他正是这么想的,虽然暂时还没有向普鲁士扩张的想法,但邻国能削一点是一点。
    而且只有真正的遇到生死危机,普鲁士才会愿意给出足够的好处。
    这次前来寻求结盟的使者只是说战后可以将加利西亚和匈牙利交给俄罗斯,别的一句没提。
    笑话,俄国真参战了这些东西都叫做战利品,只有盟友给出的好处才叫好处。
    而且说实话,俄国对奥匈的地盘还真没有太大的兴趣。
    如果可以,亚历山大更想在一旁保持威慑,在战局焦灼时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随着戈尔恰科夫发完言,其余大臣都依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英国也得给点好处。”
    “至少1000万英镑无息贷款。”
    “普鲁士要交出梅梅尔。”
    “西里西亚是我们的。”
    ……
    众人越说越离谱,尤其是对普鲁士的条件,恐怕奥匈真的打赢了也不敢这么开。
    他们都知道现在说这些没有意义,一切都还要看后面局势的发展,只是说出来讨沙皇开心而已。
    而他们也确实成功了,亚历山大闻言哈哈大笑,终于是扬眉吐气,一解这些年被英国和其余西方国家压制的苦恼。
    冬宫载歌载舞的同时,时间悄然来到了3月7号上午8点。
    普奥边境的军官们都没有收到国内停火的命令,这只代表了一件事——那就是普鲁士没有服软。
    战争开始了!
    奥匈帝国一开战就表现出了十足的侵略性,部署在林茨和布拉格的军队立刻开始向着西边和西北方向挺近。
    主要由奥地利人和波西米亚人组成的南方军第二师,国防军的精锐,正马不停蹄地沿着多瑙河支流伊萨尔河前进。
    慕尼黑与第二师的驻地只有不到150公里,如果没人阻拦的话,最快三天后他们就将进入南德的心脏。
    但这是不可能的,仅仅一个小时,他们就迎来了一支普鲁士军队的阻击。
    此时普奥双方在边境上的军队都为20万左右,这点人分布在近千公里的广大战线上,和捉迷藏也没什么区别。
    再加上普奥边境缺乏防御工事,导致双方的战争可以说是开了战争迷雾的野战。
    与法奥的战场形式不同,这里的战争主要以师和团为单位进行。
    低效的防御手段使得两边的控制区在一刻不停地变换着。
    面对普军,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奥地利炮手立刻开始倾泻火力,而对面的克虏伯钢炮也顺势展开了回击。
    普奥边境的地形相对比较平坦,以森林、丘陵和平原为主,无论是进攻方还是防御方都不会吃到太多地形惩罚。
    在这类中小型规模的交战中,克虏伯钢炮的性能展露无遗,虽说从去年普法开打后各国就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火炮的研发,但短时间内很难有什么成效。
    第二师的炮火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被压制住了。
    好在现在已经是三月份,几乎一小半的战线上都在下着雨,第二师所处的地方也是如此。
    泥泞的道路和模糊的视线都阻碍了普鲁士进一步的发挥。
    奥匈帝国的南方军司令,贝奈德克将军此时正跟随第二师一起行动,他眼看己方陷入劣势却丝毫不慌,因为这正在他们的预料之中。
    双方目前投入作战的兵力只有原先的边境部队,奥匈帝国的国防军还分布在国内各个地方,未能第一时间赶到前线。
    这些部队为了扰乱视线被打得很散,调集过来需要时间。
    在理想情况下,奥匈帝国仅需一周时间便会拥有多达40万野战兵力。
    根据军部几小时前的开会研究,普鲁士要抹平这个兵力优势需要3—4周时间。
    这中间的时间差足够他们做很多事了,何况普鲁士会动员,他们同样会。
    哪怕匈牙利不管事,光是内莱塔尼亚也足以再动员出数十万大军。
    此战必胜!
    但打脸来的飞快,交战持续到第二天凌晨,震天的炮火声中,一个副官小跑过来,附到贝奈德克耳边说了些什么。
    “第四师被击退了,让我们后撤?”贝奈德克皱眉问道。
    “是的,据可靠消息,击败第四师的普鲁士军队正在北上,如果我们不撤,有被包围的风险。”副官大声道。
    贝奈德克转头看了战场一眼,形势不容乐观。
    他之所以成竹在胸就是觉得友方的援军不日就会抵达,到时候就能靠着两面夹击取得胜利。
    没想到两面夹击是有了,受害者却是他们。
    “该死的。”贝奈德克咒骂一句,随后便连续签署数道军令,命令前线士兵立刻回返。
    ……
    贝奈德克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包括波西米亚境内的军队,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失败。
    显然,事情的发展并不如奥匈帝国所想的那般顺利。
    霍夫堡宫内,弗朗茨皇帝正在大发雷霆。
    “前线士兵正在血战,你跟我说没有空余的班次?”
    是的,这正是第四师失败的主要原因——援军未能按时抵达。
    参谋部只有如何进攻/防御普鲁士的计划,这些计划中并不包括如何将军队调往前线。
    因为皇帝的隐瞒措施,直到战争开始,参谋部才开始临时草拟调配方案。
    在几个小时之内,制定一个能通过公私混营铁路,将成分复杂、驻地复杂的20万大军,连带着装备一起运到前线的计划,这显然超出了这个才设立不到5年的机构的能力。
    别说是他们,谁来谁都抓瞎。

章节目录

西班牙日不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穴居之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穴居之人并收藏西班牙日不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