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要开印刷作坊,苏云开始准备。
    第二天早上起来,换了衣服,苏云去西市找人。
    刻字的师傅一般都在西市找活干。
    之前的酒坊和造纸作坊,工人大部分从苏家庄而来,刻字不一样,没有个十年八年练不出来,所以只能到西市找熟练工。
    骑着马进了西市,见到胡汉相杂的商人大声吆喝着。
    这里虽不如东市那边高档,但如果论热闹,还真是西市更胜一筹。
    胡商站在摊位前,高声叫卖,有的还让胡姬当众跳舞,吸引眼球。
    “大食国的琉璃器,上好的琉璃。”
    一个大食国的商人吆喝道。
    旁边一个舞姬扭动腰肢,像蛇一般。
    苏云不禁多看了两眼。
    早听说波斯女子的妙处在于腰肢柔若无骨,风情全在于此。
    “果然不同国度的女人,风情就不一样。”
    苏云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到了一处角落,这里明显安静许多。
    一排排桌子和凳子摆在低声,几十个手上长着老茧,脸上皮肤略显粗糙,但是身上又有斯文气质的人坐在那里。
    他们或者聊天,或者下棋,或者看书。
    这些人就是刻制书版的匠人。
    这些匠人全都识文断字,所以有儒雅之气。
    苏云下马,走了过去。
    匠人抬头,看到苏云,吃惊地站起身来。
    “您是...苏云?”
    一个匠人惊问道。
    苏云笑道:“看来我是真的出名了,您老都认识我。”
    这个匠人年纪差不多五十岁,是长辈。
    匠人笑呵呵地拜道:“见过苏掌柜,您前些日子在芙蓉池一人一天350首名诗,如今这大唐有谁不认识您呀。”
    其他匠人纷纷起身过来围观。
    上次隔得太远,看不真切,现在可以近距离围观了。
    “苏掌柜长得果然英俊,难怪现在长安城的女子都想以身相许啊。”
    匠人们玩笑道。
    这话是玩笑,也是真话。
    苏云刚才一路走过来,街上的女子都看着他嬉笑,那眼神分明是爱慕之意。
    “各位师傅说笑了,我不过是一个商人。”
    苏云笑道。
    此时的身份是商人。
    匠人笑道:“就凭您这才华,早晚登上天子堂。”
    其他匠人附和道:“做官还不是唾手可得,不像我们一辈子干苦力。”
    刻字匠应该算技术活了,工钱比西市的真苦力高多了。
    苏云笑了笑,说道:“今日就是有个活计,请各位师傅帮个忙。”
    匠人们听说苏云有活干,连忙问是什么活计?
    他们早听说了,跟着苏云干活的都发了。
    酒坊的,还有造纸工坊的,全部高薪酬。
    “我打算刻字,不知道各位师傅能不能干?”
    苏云说道。
    匠人笑道:“苏掌柜您这是考我们呢,我们是刻版的,怎么不会刻字。”
    大家都笑了。
    刻版就是在一块木板上刻字。
    苏云笑道:“我知道各位是刻版的,不过我只刻字,不可字版。”
    只刻字,不刻字版?
    匠人们感觉奇怪了,问道:“苏掌柜,您要一个个字干嘛呀?”
    他们一直给印刷房刻版,经常刻一本完整的。
    如果赶时间来不及,也会大家分一分,至少刻几张纸的文字。
    单独刻字的活儿,他们头一回听说。
    苏云笑道:“这个您别管,如果刻的好,就一直在我那里干活,薪水不会低。”
    听说能给苏云做长工,大家高兴了,这是一个绝佳的赚钱好机会。
    有钱赚,匠人们不再问为什么。
    “行,苏掌柜让我们刻字就刻字,书版能刻,字当然也能刻,您吩咐就行。”
    刻字匠开心地说道。
    苏云拿出自己写的一幅字,放在桌上,说道:“请各位按照这个字体刻几个出来我看看。”
    众人围过来仔细看,这个字体与大唐现在通行的字体不一样。
    苏云喜欢颜体字,日后出版物也全部用颜体字。
    “苏掌柜诗文一流,这字写得也是一流啊。”
    匠人眯着眼睛仔细看这幅字。
    他们对于书法的鉴赏,甚至超过那些读书人。
    因为他们要把字刻在木板上,对每个书法家的字体琢磨得很透彻。
    “劳烦各位师傅试试。”
    苏云说道。
    匠人对着这幅字忙活起来。
    十几个字,不花多少时间,大家都刻出来了。
    苏云一个一个看,他要挑选最好的匠人回去。
    总不能花钱养个没能力的,他不是慈善家。
    一番对比之后,苏云选出了十个刻字好的。
    “这位大叔,您的年纪最大,以后就请您负责这些刻字匠。”
    苏云对一个年长的刻字匠说道。
    刻字匠被苏云选中了,心中欢喜,说道:“苏掌柜,叫我老曹吧,能给您干活,我乐意,他们也乐意。”
    苏云有名气,给钱又大方,谁会不乐意。
    商定好了薪水,苏云带着他们回青龙坊。
    印刷房还没有建好,暂时住在酒坊后院。
    进了宿舍,苏云和老曹一帮人坐下来。
    “老曹,你们把所有常用字刻下来,要多久?”
    苏云问道。
    老曹思索一会儿,说道:“全部常用字啊,我们常用的字有7千个左右,全部刻下来,恐怕要些时候。”
    苏云记得汉字总共九万左右,常用七千,大唐时期看来也差不多。
    不过刻字在大唐更为复杂,因为那时候用的是繁体字,笔画更多。
    “你们给我刻制出最少十套出来,所有常用字都要。”
    “你们先把这本书上的刻出来,后续的我会写好,你们再对着刻。”
    苏云拿出一本书,递给老曹。
    这本书是苏云按照颜体写出来的字,大概2千个字。
    所有的字,必须苏云先写出来,然后他们对着刻。
    他们不知道颜体字什么样的,要给个模板。
    老曹看了,点头道:“行,掌柜的把材料给我们。”
    苏云马上让黄强把准备好的东西给老曹,让他们马上开始。
    本来苏云打算用烧制陶瓷字模的方式,但是这个制作方法比较麻烦,必须找到好的烧窑工匠。
    古代瓷器最好的是景德镇,但此时的景德镇还叫做昌南,只能烧制青白瓷,工艺也很一般。
    所以暂时用木刻,日后再想其他办法。
    苏云回到家里,开始闭门写字。
    几千个字要写出来,一些生僻字可能用到的,也要写。
    每一个字都必须写得最好,因为这是模板。
    其间,李世民来过几次,苏云都闭门不见。
    知道苏云在忙,李世民也回宫了,等着苏云出关再说。
    赚钱是正经事情,李世民一点不生气。
    很快,苏云写好了字帖,交给老曹他们刻字。
    房玄龄建造作坊的速度也很快,选址就在造纸作坊旁边。
    皇宫,御书房。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房玄龄进来拜道:“皇上,驸马派人送信来,说印刷房开张了,请皇上过去看看。”
    李世民听说印刷房开张了,心中大喜。
    “走,去看看。”
    放下手中毛笔和奏折,李世民和房玄龄两个人坐着马车,蔡新当车夫,悄悄出了长安城往印刷房去。

章节目录

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炼丹炉好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炼丹炉好冷并收藏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最新章节